1. 主页 > 分享干货

性早熟是吃出来的吗

性早熟

近年来,越来越多家长关注孩子肥胖、性早熟、矮小等问题,据统计,每100个孩子中就有1个性早熟,性早熟已成为仅次于肥胖的第二大儿童内分泌疾病,且发病率成逐年升高


01

性早熟定义


性早熟是指男孩在9岁前,女孩在8岁前出现第二性征。男孩主要表现为睾丸增大,女孩主要表现为乳房发育。女孩更易患性早熟,发病率约为男孩的5倍~10倍。

父母都希望孩子长高,但并非所有的短期内长高都是正常的。如果孩子还未到发育年龄却突然蹿个,家长就应该警惕孩子是否性早熟。

02

性早熟四大危害

危害一:影响成年身高
由于过早的性发育,在性激素的作用下,身高快速增长,但是同时促进了骨骺过早地融合,骨骺线一旦闭合,长高的空间也就基本消失了。所以性早熟儿童的生长周期会明显缩短,最终使其成年后的身高比一般人矮。

危害二:造成自卑心理
性早熟的孩子可能因为自己在体形、外表上与周围小伙伴不同,以至于过早地背起沉重的思想包袱,产生自卑、恐惧和不安情绪,心理负担加重,学习兴趣和学习成绩下降,认知能力落后于同年级的学生。对日后的心理健康产生长久的不良影响。

危害三:性行为可能提前
性早熟儿童的心理发育与身体发育极不匹配,加上患者生理年龄小、社会阅历浅、自控能力差,发生早恋、早孕、早婚的风险增大,受性侵害的风险也增加。

危害四:肿瘤征兆
10
.8%的儿童性早熟由器质性病变引起。其中部分为肿瘤引起,也可能为肾上腺疾病所致。如未及时发现尽早处理,将威胁患儿健康。

03

性早熟是吃出来的吗

反季蔬果


大众经常说这些蔬菜瓜果是用激素催熟的,这个说法其实很不严谨。严格来讲,这些所谓的植物激素其实叫植物生长调节剂,和人类激素是两码事。植物激素导致人性早熟有点天方夜谭。动物和植物的生理生化机制完全不同,植物激素和人类激素也不存在化学结构上的相似性。




豆浆

有人说,豆制品里面含有类雌激素大豆异黄酮,可能导致婴幼儿性早熟。可是请大家注意类雌激素的“类”字,类雌激素并不等同于人体的雌激素,而且在豆制品中含量也十分有限。只要不过量,每天一杯也是不会有问题的。


蜂蜜

蜂蜜中的糖占总量80%以上,再除去百分之十几的水,其他成分不到1%。而这1%的成分包括维生素和矿物质、蛋白质、有机酸、微量元素、酶类以及花粉。蜂蜜中因含有花粉,确实存在少量植物激素,但并没有动物性激素。因此并不会对人体产生太大的影响。但蜂蛹、蜂王浆,包括成人补品如雪蛤,都不适于儿童食用。


可乐配炸鸡

美味可口的炸鸡加可乐,刚说孩子,大人也都爱吃。但有传言,制作炸鸡的鸡是被打了催长素激素长大的。真相是,我们通常吃到的大块头的鸡是良种选育、科学喂养的结果,鸡打激素后不仅不会长胖长大,反而更加容易生病。目前没有科学研究证明,这两种食物和性早熟有关。但炸鸡配可乐,吃多了容易长胖,而肥胖是导致性早熟的一大原阂。


鸭脖

有些人担心,现在的家禽多是被“催熟”的,禽肉中的“促熟剂”残余主要集中在家禽头颈部分的腺体中,因此,长期吃鸡鸭鹅的颈部,就成了“促性早熟”的高危行为。实际上,经过正规处理的鸭脖是不存在这些问题的,偶尔食用不会造成性早熟。但鸭脖这类食物普遍盐分含量高,摄人过多的盐的确不利于儿童的身体健康。


04

性早熟治疗


并不是所有确诊性早熟的儿童都需要治疗,治疗前要考虑三个方面:

1.预测是否影响成年身高;

2.是否还有生长空间;

3.女孩是否初潮过早来临。

目前国际上通用的治疗方式:注射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每隔2 8天~30天注射一次。治疗的目的是抑制性激素分泌,延缓青春发育过程,最终改善成年身高,一股情况下治疗需要两年以上。
注射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副作用较少,即使发生也比较轻微,如情绪异常、面部潮红、多汗等。不过无需过度担心,医生会进行随访观察。
另外,不管需不需要治疗,只要确诊性早熟,都建议每隔三个月进行一次检查。


谢谢

观看



冬季《流感》来袭

孩子睡觉打“呼噜”的危害

不要让你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矮身材)


参考文献:罗小平.性早熟是吃出来的吗[J].大众健康,2020,(12):44-45.DOI:10.3969/j.issn.1002-574X.2020.12.015.

作者:卢海红

编辑:郭诗君

广东省人民医院赣州医院(赣州市立医院)儿科发布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203304862@qq.com

本文链接:https://jinnalai.com/fenxiang/11257.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