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公认抗日第一名将,消灭日寇十万,晚年被李登辉迫害
看近代中国历史,我们国家曾经内忧外患,在战火纷飞中风雨飘摇,命运将倒。
但是在危难存亡之际,我们的先辈们“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不忘血海深仇,以拯救山河图救亡为己任而前赴后继。
在战争时期有一位抗日第一名将,消灭日寇十万,晚年却被李登辉迫害,这个人便是薛岳。
敬仰岳飞,立志精忠报国
1896年,薛岳出生在广东乐昌县的一个农民家庭,这也是《马关条约》签订的第二年。
这段丧权辱国的条约,深刻在每个中国人的骨子里,所以薛岳的父亲给他取名为“仰岳”,意为敬仰岳飞,希望薛岳有朝一日能像岳飞一样精忠报国,所以薛岳从小便在父亲的培养下习武。
父亲对薛岳说:要想收回汉族失地,必然是靠武力取胜,若只传授经学则无当大局,练习武事才能在时局中灵活应变。
在父亲的影响下,薛岳从小便有一颗爱国之心。
1907年,11岁的薛岳带着报效祖国的热情来到了保定陆军校学习。他的军事天赋逐渐显现,不拘泥与学校教科书里面的军事理论知识,而是结合实际情况能制定对敌方案,往往是一招制胜。
薛岳出色的军事才能让他在军校里面脱颖而出,能力越大责任越大,时局的动荡让薛岳明白,与其敬仰岳飞,不如自立自强投身到战场来得痛快。于是改名“薛仰岳”为薛岳,立志从戎报国,成为救国家于危难之中的“岳飞”。
1910年,薛岳从军校毕业,受革命思想影响,四年后加入了革命党,1921年,孙中山担任非常大总统,而他总统府的警卫便是薛岳。
当时孙中山为结束军阀混乱的局面,主张进行北伐,而粤军司令陈炯明主张“联省自治”,政见向左的两人暗潮涌动。
1922年,薛岳事先侦查得到消息,陈炯明将以北伐名义攻占广州,便秘告正在广东的孙中山进行撤离。
6月16日,陈炯明发动“六一六事变”,带着3万多人的部队,要想一举拿下孙中山,毕竟当时薛岳的警卫队只有800多人,实力悬殊太大。
但是薛岳临危不惧,即便没有重型武器,顶着敌人的炮火坚持了三天三夜,成功将宋庆龄护送出险境,算得上是扭转了近代史被改写的可能。
抗日第一名将,消灭日寇十万
侵华日军总司令岗村宁次曾经说:撼山易,撼薛将军难。他所说的薛将军便是薛岳,是他在侵华战争中遇到的硬骨头,为此付出了血泪的教训。
1939年日军攻陷武汉和广州后,在9月开始进攻长沙,目的是以长沙为跳板占领湖南,进而攻陷在重庆的国民政府。
日军来势汹汹,长沙地理位置不占优势,易攻难守,都主张放弃长沙,再做长远打算,但是薛岳站了出来:湖南作战条件不利,但是作为天下粮仓,如果被日军占领,那么对后面的战争局面十分不利。
所以守住长沙才是守住湖南的关键,因此这一仗关系到国家民族利益,他决心与长沙共存亡。
薛岳一腔热血,但是并不是有勇无谋,他根据长沙的特殊地形,制定了一套对敌战术,这便是历史上著名的“天炉战术”。不与日军硬碰硬,而是与敌人展开“疲劳战”,不脱离战场,保存自己实力的同时,边打边退。
等到敌人疲于应战之后,便从后方杀出,攻日军一个措手不及,这场战役历时3个星期,最终以日军战败,我军收复失地而告终,这场战争是自日军侵华战争以来,我军第一次将日军迎头痛击,极大的鼓舞了国军的士气。
薛岳保住了长沙,粉碎了日军包围重庆国民政府的阴谋,日军的败退也给了我军争取到了休养生息的时间。随后,薛岳依靠“天炉战术”与日军在长沙开展了激烈的战争,史称“长沙会战”。
薛岳指挥军队杀伤杀死日寇近十万人,成为了日本人的梦魇,人称抗日第一名将。美国杜鲁门总统特别授予薛岳一枚自由勋章,以表彰他在抗日战争中的功绩。
晚年被李登辉迫害
1949年,蒋介石领导的国民政府遭受失败后,带领残存的势力退到了台湾。1950年,薛岳几经辗转也来到了台湾,对于这样一位名将,蒋介石自然有所顾虑,恐其功高震主,便有意架空薛岳,给他的职位都是并无实权。
戎马半生的薛将军已把名利看淡,对于蒋介石刻意的安排欣然接受,过起了与世无争的生活。
后来蒋经国去世,李登辉担任台湾省领导人,试图独裁为其代表的政治集团谋取最大利益,生性耿直的薛岳自然是看不惯的,不愿与其同流合污。
李登辉本来就是一个自私小气没有大局观的人,薛岳公然反对让他恼羞成怒,于是撤销了光复大陆设计委员会,等于是薛岳的虚职也没有了。
当时薛岳的房子是政府租住的,每个月都要上缴一定数额的费用充当房租,没有官职薛岳只能自己负担房租,但是台湾银行向薛岳索要高额房租,这自然是薛岳无法接受也承担不起的。
1993年,在李登辉的授意下,台湾银行将薛岳告上法庭,对于国民党的如此做法,大家心里都很清楚,薛岳是被李登辉杀鸡儆猴的故意针对。
薛岳自知状告无门,95岁高龄的他为了最后的尊严,搬出了在台北的住处,只得选了一个小平房居住。
1998年,薛岳因病去世,享年103岁,他死后李登辉仍故意针对,不以原本的礼仪安葬这位将军。这位抗日战争时期杀敌10万余人的战神,就这样被李登辉迫害到如此地步,是在是令人唏嘘不已。
如今战争的硝烟已经散去,薛岳将军也早已离去,但是他的天炉战法仍是历史的经典,他精忠报国的壮志,仍然是我们的榜样。
薛岳救国救民的初心在战火中淬炼,他无愧于他的名字,无愧一个顶天立地的中国人。
注:本文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203304862@qq.com
本文链接:https://jinnalai.com/fenxiang/109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