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妈妈是精灵》:感情是世界上最黏的胶水
今
天的分享,来自儿童阅读师资能力认证中级学员辛芳老师,她将为大家解读儿童文学作家陈丹燕老师的名作《我的妈妈是精灵》。
精灵的世界是什么模样?是否比现实生活更加美好?一起走进这个故事寻找答案吧~
![](https://www.jinnalai.com/uploads/article/2021/11/29/68746.png)
文 / 辛芳西安煜星外国语小学语文教师
“感情是世界上最黏的胶水”。
这是我听到的最贴切、最生动的比喻,也是一提到这本书便会想起的一句话。
感情越深的人,心里的胶水流得越多,彼此之间也就黏得越牢固。
![](https://www.jinnalai.com/uploads/article/2021/11/29/68747.jpg)
▲陈丹燕/著 福建少年儿童出版社
(儿童阅读师资能力认证初级必读书目)
陈淼淼因为一次偶然,不小心将黄酒倒入了妈妈的杯中,妈妈因此露出了原型—— 一个轻飘飘的蓝色精灵。随之而来的便是惊异、惶恐,以及对真相的渴望。
接着作者便为我们详细讲述了精灵和爸爸相遇相知、组建家庭的过程。在这个有精灵的家庭里,也发生着寻常家庭可能会经历的事情,升学、交友、离婚......
![](https://www.jinnalai.com/uploads/article/2021/11/29/68748.png)
童心盎然的孩子
和我们所了解的幻想小说不同的是,当陈淼淼知道自己的妈妈有神奇的能力时,并没有像其他故事的主人公一样惩奸除恶、行侠仗义,而是非常好奇地想看看学校里男厕所的样子,也想让妈妈带着,体验一下飞的感觉。
我想如果是我,是我的学生,应该也会和陈淼淼一样,所期盼的也就是生活中最渺小的事情,渺小到我们平时都已经不再关注。
这就是孩子。学校和家庭,同学与朋友便已是他们的全部,孩子们真正渴求的其实并不多,但他们却对事物充满了好奇与热情。
![](https://www.jinnalai.com/uploads/article/2021/11/29/68748.png)
麻木的成年人
这座城市的街道很繁华,路上挤满了下班的人们,可是他们都不抬头看一看天......每个人的脸上都很累的样子,他们急急忙忙地从街上走过,手里拎着大大小小的公文包。
《永别了,妈妈》这章中写到:
大树上唱歌的小精灵们全部显现出来,整个49路车站上的人全都惊呆了,他们一声不吭地看着突然发光的大树和大树上的小人,一个头发梳得光光的男人夹着公文包,突然点了点头,对身边的人说:“原来是激光表演,这是哪家公司的广告创意?”
孩子们眼里的大人好像都没有了生气,他们总是拖着疲惫的身子穿梭在大街小巷,也总是以自己的经验为真理习惯性地度过每一天。
没有人会闲着没事看看天上有什么,还能有什么呢?
没有人会对飞行的精灵和淼淼感到怪异,嗔怪什么呢?
没有人再对这个世界充满好奇,好奇什么呢?
这让我想起了《小王子》,一个孩童在成长的过程中到底会丧失些什么呢?热情、好奇、想象力、乐观……如果仅仅以生活经验、金钱来代替这些,我想成年后的我们是贫穷的。
![](https://www.jinnalai.com/uploads/article/2021/11/29/68748.png)
无法抗拒的升学压力
五年级的陈淼淼要接受一个挑战:
强化班→初中重点班→好的高中→好的大学
这条路线仿佛在告诉所有的孩子,小学开始你就需要努力奋斗,还要找最好的老师来补习,否则你就会成为一个没有“好工作”的“穷人”。好像每一个成年人都会用这样的话去“激励”学生,包括孩童时的我们,包括拥有精灵妈妈的淼淼。
爸爸找来考上交通大学的学生给陈淼淼补课。那位学生告诉淼淼考试不是最重要的,如果一个孩子只为考试,为考上大学而活,那进了大学会无聊得要死。爸爸认为这个时候不太适合说这些,于是有了下面的这段对话——
那学生猛摇头,说:“你完全不明白,你们那一代人想要上大学,可上不成,你们就疯了,你们想成名成家,想疯了,你们才不会有大学新生的那种精神危机,我们才有你们这种爸爸妈妈,生生把我们这一代人给害惨了,连小女孩子要害。”学生说着说着脸突然就红了,好像要哭,他用眼睛瞪着爸爸,爸爸垂着头......
——《我有精灵助考》
妈妈在一边看到了,冲过去挡在爸爸面前,对那学生说:
“大家都是疯的,只有他一个人不疯,怎么可以呢?这里的人什么都要和别人一样,没有人喜欢不一样的人,就是装也要装得和别人一样,你又不懂,所有的人都是自己,缺少什么就想要什么?谁也不是要害谁......”
——《我有精灵助考》
就像妈妈说的那样,大家都是“疯”的,根本无可奈何,不做就等于失败,又有谁甘为人后呢?
爸爸的话更是让人深思,大环境无法改变,我们又怎能“一意孤行”?
考得好的孩子也许还可以大肆地说说自己的心得,因为有个名校撑腰,总没人说不好。考得不好的同学面临的是另一种人生,责备、懊悔、失落、误解等等,源源不断的负面体验已经让他没有资格去“质疑”了。
这是不公平的,但也是无奈的,我们心里都知道孩子需要什么,渴求什么,但每年的高考大军苍苍茫茫,不会有人去质疑高考给努力的孩子带来新机会。
![](https://www.jinnalai.com/uploads/article/2021/11/29/68748.png)
扑朔迷离的友情
《孩子的生活真不容易》章节中,谈到了这个年龄段孩子的友情。
陈淼淼的“朋友圈”
班长:尽职尽责 官威 自我
“疯狂地记名字,准备告诉老师谁今天没有遵守纪律。她从前做过我的朋友,我们很快就不好了,因为她把我当成她的跟班,什么都听她的,我可受不了。”
同桌:渴望友情 自我 娇气
“从前我和她也做过好朋友,可她什么都要我听她的,要是不听她就哭......其实我们也不要和她一起玩,她太麻烦,我们一天里面只有回家的路上,自由一小会儿很宝贵,不情愿浪费在她的身上。”
李雨辰:离婚家庭的孩子 善良 心事重 独立 坚强
与淼淼“同命相连”,秘密的分享者,是淼淼最好的朋友。
“我喜欢她这么拍我一下,又拍我一下的,就像卖西瓜的人拍西瓜一样......我觉得“啪”地拍了一下是一种特别的赞扬。”
五年级的孩子已经对友情有了自己的理解,她们也有标准,知道自己和什么样的人在一起会舒服,和谁能够分享自己的小秘密。
孩子们都已经有了独立的思考,但是友情又很复杂,需要双方互相关注,互相支撑,给彼此的小秘密一个安全的空间,最好还能“同命相连”。两个同命相连的可怜孩子,因为有了共同的目标和感受,走得越来越近。
![](https://www.jinnalai.com/uploads/article/2021/11/29/68748.png)
离 婚
“离婚”这个词在今天并不陌生,没有了往日那种强烈的道德负重感后,“离婚”的枷锁也渐渐消失,人们更追求自己的良好状态,更关注自己的感受。像淼淼家这样为了让心爱的人生活得更好而离婚的确实少之又少,淼淼的爸爸和精灵妈妈因爱在一起,却因为一个惊天秘密又因爱分离。
爸爸妈妈离婚了,到底谁最倒霉呢?当然是孩子。父母都可以在另一段感情自愈,可对于孩子来说却好像是在折断她们的翅膀,凭白无故的,所有的疼痛与另类的眼光都得孩子自己承受。
可书里的这两个孩子多可爱呀,可爱得让人怜惜。
她们准备“化悲痛为力量”,李雨辰的家庭已经破碎了,绝对不能让淼淼也过上没有妈妈的日子。可李雨辰的经验是多少日夜的泪水换来的,是多少没有妈妈温暖的日子攒来的。亲爱的各位爸爸妈妈,你们可曾注意过这些小小的人儿为了这个家所作出的努力呢?
她们查报纸,借鉴了各种成功的经验——为了生病喝凉水、吹空调;替爸爸买花给妈妈;跟爸爸交谈;穿奇装异服、夜不归宿学坏。她们如此努力,比起大人想尽办法离婚,好像只有孩子才会做与之相反的事情。
![](https://www.jinnalai.com/uploads/article/2021/11/29/68748.png)
“小孩子学坏并不容易”
作为老师,面对班级那些正处于低谷、行为不良的学生时,会怎么想?很多时候我都在想所谓的“坏”孩子真的就喜欢变坏吗?他们愿意吗?
在淼淼和李雨辰的身上我看到了作为一个孩子该有的坚持和自觉。她们为了阻止爸妈离婚,准备变成“坏孩子”时,不忘记写下日记,提醒自己一定不能真正地变坏。她们互相勉励,互相监督,不但不能变坏,而且要成为上海最出色的人。
孩子的心是善良的,怎么可能真的去伤害别人呢?大人们是否也能想象到那些已经变“坏”了的孩子曾经又有过怎样的挣扎和犹豫,是否也能相信那些孩子刚开始也很善良与单纯?可他们没有淼淼幸运,没有遇见一直关注他的爸爸妈妈,他们遭受更多的是不理解、指责以及异样的眼光吧......
故事的最终,妈妈还是离开了,连一张照片都没能带走。
“生活有时痛苦,却也有着令人难忘的美。长大本身就是分离的过程,与生活中最重要的部分一点点离开。”
这本大孩子与小孩子都可以读的故事,让人在期待完美结局的过程中慢慢接受了不完美。
![](https://www.jinnalai.com/uploads/article/2021/11/29/68746.png)
扫码了解儿童阅读师资能力认证
解锁更多整本书阅读技巧
![](https://www.jinnalai.com/uploads/article/2021/11/29/68750.gif)
![](https://www.jinnalai.com/uploads/article/2021/11/29/68751.jpg)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203304862@qq.com
本文链接:https://jinnalai.com/fenxiang/109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