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主页 > 分享干货

大赛回顾002|关于2019年全国职业院校教学能力比赛之教学实施报告的思考

土地是粗糙的,有时狭隘,然而,它有历史,有一份天空,一份月亮,一份露水和早晨。我们爱土地,我们站着,用木鞋挖着泥土,门也晒热了,我们轻轻靠着,十分美好。墙后的草,不会再长大了,它只用指尖,触了触。

——顾城《门前》

大赛是有难度的,备赛的过程,一时阳光一时阴雨,我们聚在一起,不说话,各自努力着,就十分美好。

今天笔者来聊聊关于大赛教学实施报告的思考。

关于今年大赛的教学实施报告,国赛文件是这样要求的:

教学团队在完成教学设计和实施之后,撰写1份教学实施报告。报告应梳理总结参赛作品的整体教学设计、课堂教学实施成效、反思与改进等方面情况,突出重点和特色,可用图、表等对实施、成效加以佐证,字数不超过3000字。


今年,参赛老师关于实施报告的疑问集中在如下几个问题上:

  • 今年的实施报告和往年教学设计赛项的教学效果、特色与创新是不是一样?

  • 实施报告的写作思路是什么?

首先,根据国赛文件,我们提取关键词,会发现,实施报告主要需要写清楚整体教学设计课堂教学实施成效反思与改进

今年的公共基础课要求选取不少于12课时连续、完整的教学内容,专业课要求选取不少于16学时连续、完整的教学内容,我们的实施报告,也就不再仅仅针对单个课时去进行梳理,而应该着眼于整个作品来进行写作,这是与往年教学设计的思路不同的地方。

笔者总结出一个实施报告的框架,纯属个人见解,仅供各位参赛老师参考:


首先,整体教学设计

第一步需要针对作品的整体设计思路进行简短概述,为什么说简短呢,因为大赛要求实施报告要3000字以内,那么如何能在有限的字数限制内,表述尽可能全面的内容呢,当然是能用图的就不用字,能用表的就不用图喽。

笔者总结了一个结构图框架,供各位老师参考:

当然,各作品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绘制不同的结构图,然后进行简短的介绍,毕竟图示更一目了然。一定要注意体现如何结合实际情况(教学对象、特色、优势、需求等)对教学内容进行重构与处理。


第二,实施成效。

实施成效的写作分如下几个方面:

  • 教学流程的实施、教学目标是否实现,是否高效实现?

  • 评价方案是如何实施的?

  • 教学重难点是否突破?

  • 今年大赛文件反复强调的学生主体”“因材施教”“个性化学习怎么体现?

  • 创新与特色体现在哪里?

当然,以上每一条都需要根据大赛的核心要求与评分标准来完成,比如:教学是否遵循学生认知规律,教学流程是否得当,信息化手段是否运用合理,教学活动,环境,德育,公共基础课如何为专业课服务,专业课如何为学生未来职业发展服务等等,都需要说清楚。


第三,反思与改进。

笔者相信,每一个能够进入省赛、国赛的作品都是经过参赛团队精心打磨的,那么,我们的设计在实施过程中,受到了哪些阻碍?遇到了哪些不可控的因素导致我们的设计无法顺利实施?在今后的教学中,这些问题如何改进呢?

很多老师在这个模块里写到信息化的应用问题,笔者认为,信息化手段是用来辅助教学的,是信息化去适应我们的教学,而不是我们的教学迎合信息化,也许当前我们参赛团队能够使用的信息化手段未必能够真正100%契合我们的教学流程,而信息化的平台、工具、资源来自哪里呢?大多还是来自我们的企业、研发团队,所以,笔者认为,这里反而也是体现我们“校企合作”和参赛团队教科研能力的一个点,如何与信息化资源的研发方合作,让我们的信息化手段更加契合我们的教学,如何将当前的信息化手段充分运用并改善我们的教学现状,这是我们在未来信息化教学的探索道路中,要面对的一个长期问题。

最后,笔者需要强调的是,字不如图,图不如表,文字写得再好,我们的实施报告也需要佐证!所以,在我们的信息化教学过程中,数据、过程性的资料、图片、成果等,是不是都能作为我们的有力佐证呢?

以上内容仅代表个人观点,如果各位老师有任何不同想法,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交流。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203304862@qq.com

本文链接:https://jinnalai.com/fenxiang/10903.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