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张官图搭配一串颠覆性参数,追觅汽车的首次亮相便搅动了新能源汽车行业的神经。轮端扭矩近 23000 牛米、零百加速<1.8 秒、风阻系数 0.185Cd—— 这些数据足以让顶尖超跑侧目。但当柏林建厂计划、模糊的产品定位与跨界手机的野心相继浮出水面,这家新势力的造车逻辑,正呈现出令人费解的张力。
参数拆解:技术突破还是纸面狂欢?
追觅公布的核心参数,每一项都精准击中行业痛点,但背后的技术实现难度与量产可行性仍需审慎审视。
轮端扭矩 23000 牛米:作为直接作用于车轮的核心动力指标,其数值达到纯电超跑标杆 Rimac Nevera 总扭矩(2300 牛米)的 10 倍。这意味着车辆能通过四轮独立驱动系统实现瞬时动力响应,理论上可解决高速行驶中的动力衰减问题,但如此大的扭矩输出对传动系统强度、轮胎抓地力的要求堪称严苛。
零百加速<1.8 秒 + 超级 BOOST 模式:不仅超越 Rimac Nevera 的 1.85 秒,更通过动态动力增强技术实现 30% 的性能冗余。这一成绩需依赖高功率密度电机与精准的扭矩矢量控制技术支撑,而持续高负荷下的热管理问题,将成为量产前的关键考验。
风阻系数 0.185Cd:刷新了吉利银河 E8(0.199Cd)保持的量产车低风阻纪录。这一突破得益于隐藏式 B 柱、流线型车身等空气动力学设计,按行业规律测算,风阻每降低 0.01Cd,续航可提升约 5-8 公里,为高性能车型平衡续航提供了基础。
车身技术:安全与刚性双突破
采用 2000MPa 航天级热气胀钢与>45000Nm/deg 扭转刚度的组合,已达到超豪华车水准。其中,热气胀钢的屈服强度远超传统高强度钢,此前仅在极氪 7X 等高端车型中应用;而扭转刚度不仅超过布加迪 Chiron(约 35000Nm/deg),更优于比亚迪海豹(40500Nm/deg),为车身操控性与碰撞安全性提供了结构保障。
从技术参数看,追觅无疑具备了冲击高端市场的潜力,但参数落地需跨越量产工艺、成本控制、品控管理等多重关卡,目前尚无更多技术细节佐证其可行性。
工厂布局:紧邻特斯拉的野心与挑战
追觅将德国柏林定为海外工厂选址,且紧邻特斯拉超级工厂,配合法国巴黎银行的合作背书与 9 月 12 日完成的首轮融资,全球化野心显露无遗。但其 “年底奠基、2027 年量产、年产 50 万辆” 的目标,在产业落地层面面临多重阻力。
特斯拉柏林工厂的建设历程颇具参考价值:2019 年官宣选址,因环保审批、林地开发等问题延迟至 2022 年投产,耗时超 3 年,当前年产能约 37.5 万辆。追觅计划以更短时间(约 2 年)实现更大产能(50 万辆),难度显著。德国严格的环保法规(如生物多样性评估、废水排放标准)、工会协调流程,以及欧洲供应链的适配周期,均可能成为进度瓶颈。
50 万辆产能对应的是上千家零部件供应商的协同支撑。尽管紧邻特斯拉工厂可共享部分配套资源,但高性能车型所需的定制化部件(如高扭矩电机、低风阻车身套件)仍需重新搭建供应链体系。此外,智能化产线的建设、技术工人的招募与培训,均需时间与资金的持续投入,并非仅靠融资就能快速解决。
战略迷局:定位分裂的底层矛盾
相较于技术与产能的挑战,追觅模糊甚至冲突的战略定位,更令人担忧其发展路径的清晰度。
从 “致敬” 布加迪的设计语言与超跑级参数来看,追觅的核心竞品理应是 Rimac、保时捷 Mission R 等高性能纯电车型。但有消息称其内部提出 “造车 PK 理想”,二者在目标用户(超跑爱好者 vs 家庭用户)、产品逻辑(性能导向 vs 舒适导向)上存在本质差异,这种错位定位可能导致产品开发方向的混乱。
在造车尚未落地之际,追觅同时提出 “手机与华为、小米三分天下” 的目标,更显战略分散。智能手机行业已形成成熟的竞争格局,华为、小米等头部品牌在芯片研发、供应链管理、专利储备上积累深厚,追觅作为跨界新玩家,缺乏核心技术壁垒与用户基础,短期内实现 “三分天下” 的可能性极低。这种多线作战的策略,反而可能分散造车业务的资源与精力。
写在最后:理想与现实的距离
追觅的亮相,折射出中国科技企业跨界造车的典型特征:技术参数亮眼、资本运作高效、全球化目标明确,但也暴露了战略定位模糊、落地能力待考的共性问题。其 2000MPa 钢材应用、低风阻设计等技术储备,以及柏林建厂的全球化布局,确实展现了差异化竞争的思路;但产能目标与时间规划的不匹配、产品定位与竞品选择的矛盾,又让其陷入 “法拉第未来式” 的质疑。
2027 年的量产节点已近,柏林工厂的地基尚未动工,产品定义仍在摇摆。追觅若想成为 “下一个特斯拉”,而非 “第二个法拉第”,亟需聚焦核心赛道,以技术落地能力替代参数噱头,用清晰的战略逻辑赢得市场信任。这场跨界造车的赌局,才刚刚拉开序幕。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203304862@qq.com
本文链接:https://jinnalai.com/car/7771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