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主页 > 社会焦点

中国企业给俄罗斯无人机发动机?合同发票都曝光,外交部发声

木叔这篇国际评论,分析西方又指责中国支持俄罗斯无人机。

7月24日,路透社引述消息人士的话说,中国有公司正在规避西方的制裁,将中国制造的无人机发动机运送到一家国有俄罗斯制造商,并将其标记为“工业冷却装置”以避免被发现。

最近一段时间,有关中国公司与俄罗斯无人机相关的报道很多,基本都指向这些公司要么通过空壳公司运作,要么从第三方非法流入俄罗斯。

而木叔注意到,这次的报道不同之处在于:

路透社获得了俄罗斯无人机公司内部的文件,包括合同、发票和海关文件等。由于信息的敏感,一些透露此事的欧洲安全官员要求匿名,并要求从媒体看到的文件中删除某些具体细节,如日期与合同费用。但这些反而更加证实了具有此类交易。

特别是媒体报道,中国公司与之合作的俄罗斯无人机公司,这是一家俄罗斯国防部的外包公司。他们今年计划生产6000多架自杀式无人机,是去年的三倍。

乌克兰方面称此类无人机针对乌克兰的民用和军事目标无差别袭击,每个月差不多对乌克兰发射500架。

路透社报道的事情经过是这样的:

此前这家俄罗斯无人机公司就被曝出用了中国厦门一家企业的发动机,结果厦门企业被美欧制裁。

此后一家北京公司继续给这家俄罗斯无人机公司供货发动机。经过路透社记者审查的发票、俄罗斯公司内部邮件和运输文件已经证明了这一点。

北京这家公司的销售转了两道手。他们通过俄罗斯的空壳公司交货,后来又转给一家俄罗斯企业,这家企业才与俄罗斯无人机公司直接接触。而且提到物品敏感,运输文件中描述为“工业冷却装置”。

这样做的好处是无需通知中国有关部门,即可出口到俄罗斯。

面对这个指控,中国外交部在给路透社的一份声明中表示:

不了解向这家俄罗斯无人机公司出口零部件一事;不过中方坚持认为,根据中国法律和国际义务,中国不对交战国提供两用货物。

同时我们外交部驳斥:“中国一直反对缺乏国际法基础且未经联合国安理会授权的单方面制裁。”

同时我们外交部发言人认为,乌克兰问题不是中欧之间问题。我们驻联合国代表也批评西方在这个问题上对中国的指责。

换句话说,我们认为西方对中国的指责有问题,不合理,中国政府从不支持对俄罗斯或者乌克兰出售军用物资。

至于以上提到的企业行为,如果涉嫌故意逃避监管的话,在证据确凿的背景下,或许也会被我们的法律法规惩罚。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203304862@qq.com

本文链接:https://jinnalai.com/jiaodian/764890.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