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娱乐圈从来不缺传奇人物,能活到九十多岁还精神矍铄的更是凤毛麟角。
前几天一位96岁高龄的老艺人在酒楼办寿宴,虽然坐着轮椅,穿戴打扮却依然讲究,一头乌黑的头发配上红润的脸色,看着就让人羡慕。

这位在华人影坛开创了女侠戏先河的传奇女星,究竟有着怎样跌宕起伏的人生故事?

从330部电影走出来的女侠传奇
罗艳卿这个名字对现在的年轻人来说可能有些陌生,但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粤语电影圈,她绝对是响当当的一号人物。
1949年踏入影坛开始,她在银幕上一待就是二十年。
这二十年里拍了多少戏?
超过330部!这个数字放在现在简直不可思议,要知道现在的演员能有三四十部代表作就已经很了不起了。

她最厉害的地方在于开创了一个全新的戏路。
在那个年代,女演员大多演温柔贤淑的角色,或者是大家闺秀。
罗艳卿偏偏不走寻常路,成为华人影坛第一个以女侠角色成名的女演员。

《白发魔女传》《碧血剑》《七剑十三侠》这些武侠片,她演得那叫一个英姿飒爽。
观众看惯了温婉柔弱的女性形象,突然看到一个能飞檐走壁、行侠仗义的女英雄,自然就疯狂迷恋上了这个风格。

一段短暂婚姻背后的选择
1957年对罗艳卿来说是特别的一年。
那年她和粤剧名伶何非凡结了婚,圈内人都以为这对璧人能长长久久。
谁知道这段婚姻来得快去得也快,同一年两人就离了婚。
这在当时的娱乐圈引起不小的轰动,毕竟两个都是圈内顶尖的角儿,婚姻却维持不到一年。

具体是什么原因导致分开,外界众说纷纭,但罗艳卿从来没有公开详细说过。
她只是继续专注自己的事业,把更多精力投入到拍戏当中。
这段婚姻给她留下了一个儿子,多年后回看,她选择了把重心放在养育孩子和发展事业上,感情的事就随缘了。
这种果断的性格,和她银幕上那些敢爱敢恨的女侠形象倒是挺吻合。

在旧金山悄悄成为投资高手
1990年代中期,罗艳卿做了一个决定,淡出演艺圈移居美国旧金山。
很多人以为她就此隐退过清静日子,实际上她在美国的生活精彩得很。
她不但买了商厦做投资,而且理财投资做得相当出色。
这里有个有意思的小插曲。

李小龙的父亲李海泉早年也是粤剧界的名角,和罗艳卿算是老相识。
李海泉不光戏演得好,在投资理财方面也很有一套。
他曾经专门指导过罗艳卿投资的理念和方法,教她怎么看准时机,怎么分散风险。
罗艳卿把这些经验用在实践中,还真让她赚了不少。

到了八十年代,她在旧金山的商厦市值就达到200万美元。
这在那个年代可是相当可观的财富。
很多演员拍了一辈子戏,退休后生活拮据,她却早早为自己的后半生做好了经济保障。
这份头脑和眼光,不得不说确实厉害。

独居岁月里的富足与平静
罗艳卿有个儿子,但成年后各自有各自的生活。
她这么多年基本都是一个人过日子,听起来好像挺孤单,实际情况却不是这样。
她在美国的那些年,经济富裕,生活自在,想做什么就做什么,没有太多牵绊。

一个人住有一个人住的好处,不用迁就别人的作息习惯,不用为琐碎的家庭事务操心。
她把日子过得井井有条,该吃吃该喝喝,身体保养得特别好。
很多老人上了年纪就开始这疼那疼,她却一直精神头十足。
这种生活质量的维持,和她年轻时打下的经济基础分不开,更和她良好的心态有关系。

90岁时的回流决定
在美国生活了这么多年,罗艳卿心里还是惦记着香港。
大概是想落叶归根,也可能是想念这里的老朋友老戏迷,快90岁的时候她决定从美国回流香港。
这个年纪还敢跨洋搬家,普通老人想都不敢想,她却真的做了。

回到香港后,她和当年的粤剧迷们重新建立起联系。
这些老戏迷当年追她的戏,现在也都是六七十岁甚至更老的人了。
大家能重聚一堂,聊聊当年的戏码,回忆那些激情燃烧的岁月,对彼此来说都是莫大的慰藉。

年年生日宴的温馨传统
回到香港这些年,罗艳卿养成了一个习惯,每年生日都要和粤剧迷们一起庆祝。
这不是什么盛大的明星派对,就是在酒楼订几桌,老朋友老戏迷聚一聚,吃吃饭聊聊天。
气氛特别温馨,没有商业味道,纯粹是感情的交流。
今年11月她96岁生日,照例又办了寿宴。

虽然年纪大了需要坐轮椅,但她对自己的形象还是很在意。
穿戴打扮雍容华贵,首饰衣服都搭配得很讲究,一看就知道是见过大世面的人。
最让人惊讶的是她那一头黑发,96岁的人了,头发还是乌黑浓密,脸色也红润,精神状态好得不得了。

在场的人都感慨,这位老太太是真的活出了生命的质量。
她不是那种病恹恹躺在床上靠人照顾的老人,而是思维清晰、谈笑风生的健康长者。
这样的状态,除了基因好,更重要的是一辈子心态平和,没有给自己太大压力。

比白雪仙小一岁的殿堂级女星
香港演艺圈95岁以上的艺人本来就不多,罗艳卿算是其中之一。
她比同样是粤剧名伶的白雪仙小一岁,两个人都是那个时代粤语片的殿堂级人物。
白雪仙以《帝女花》等剧目闻名,罗艳卿则是武侠女侠的代表。
她们这一代艺人,经历过香港娱乐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整个过程。

见证了粤语片的黄金时代,也目睹了电影工业的变迁。
能活到现在还保持这么好的状态,本身就是一种传奇。
年轻一代的演员看到她们,大概能更深刻地理解什么叫敬业精神,什么叫艺术生命。
330部电影背后的拼搏岁月
很多人听到罗艳卿拍了超过330部电影,第一反应都是不相信。
现在的演员一年能拍个三五部戏就算高产了,她怎么做到的?
实际上那个年代的拍摄模式和现在完全不同。
五六十年代的粤语片制作周期特别短,有时候一个月就能拍完一部。

演员经常是这边戏还没杀青,那边已经进了另一个剧组。
罗艳卿就是在这种高强度的工作状态下,一部接一部地拍。
早上五六点起床化妆,晚上收工可能都半夜了,休息时间少得可怜。
这种拼命的劲头,放在现在的年轻演员身上估计坚持不了多久。

她却整整干了二十年,拍出了那么多经典作品。
这份敬业精神和职业态度,是值得后辈们学习的。
能在96岁高龄还被人记住、被人尊敬,靠的就是当年一部部扎扎实实的作品。
结语
罗艳卿的人生故事告诉我们,真正的传奇不是靠炒作出来的,而是靠实打实的作品和时间的沉淀。

从330部电影里走出来的女侠,到如今96岁依然精神矍铄的老人,她活出了自己的精彩。
有钱有健康有人惦记,这样的晚年生活,大概是很多人梦寐以求的样子。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203304862@qq.com
本文链接:https://jinnalai.com/yule/791560.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