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主页 > 娱乐资讯

国家出手!短短10天,连续3位顶级网红塌房,下场没一个值得同情

最近10天,网红圈堪称“地震”,张雪峰、户晨风、蓝战非这三位在不同领域呼风唤雨的顶流,接连遭遇账号封禁、限制关注的处置。

这不是偶然的个案,背后是国家对网红行业违规乱象的雷霆整治,他们曾靠着各自的“杀手锏”爆火,却为何在巅峰期突然跌落?是流量冲昏了头脑,还是无底线逐利触碰了红线?

三位被封的网红

张雪峰:从“升学救星”到“焦虑贩子”,教育流量变现终触红线

如果说教育领域的流量变现需要守住初心,那么张雪峰的经历,恰好成了“忘了初心”的反面教材。

2016年,一条《7分钟讲透34所985高校》的视频,让张雪峰从普通教培从业者变成“升学救星”。

高考季、考研季里,他的解读视频被家长们反复转发,不少考生说“看他的分析才敢填志愿”,这份信任让他迅速积累近3000万粉丝。

张雪峰

但爆火后的张雪峰,很快把“教育初心”换成了“商业算盘”,他推出的“梦想卡”标价12999元,“圆梦卡”更是高达18999元,瞄准的正是家长“怕孩子输在起跑线”的焦虑。

而真正让他翻车的,是对教育行业的轻慢言论。

“文科行业说到底就是服务业”“银行、新闻工作没含金量”,这些话不仅拉踩了无数专业与职业,更给考生传递了“功利化择校”的错误导向。

张雪峰

后来他虽道歉、甚至尝试捐款平息争议,却难掩“贩卖焦虑”的本质,直到9月24日,多平台对其账号实施“禁止关注”,网友才直言“这是对教育流量乱象的及时刹车”。

当教育变成收割焦虑的工具,国家的出手,恰是对千万家庭教育期待的守护。

张雪峰

户晨风:靠“国外观察”出圈,用“制造对立”收割,全网封禁成必然

如果说张雪峰的跌落是教育领域流量变现的警钟,那么户晨风的封禁则是对网络对立乱象的重拳。

这位全网约200万粉丝的博主,最初靠“国外购买力挑战”出圈,拍各国消费水平、对比中外物价,这种“信息差”题材在国内少见。

很快吸引了一批好奇的观众,他还给自己贴上“社会观察家”的标签,营造专业形象,可随着流量增多,户晨风的画风彻底跑偏。

户晨风

他把“观察社会”变成了“制造对立”,在视频里宣称“安卓人=低收入群体”,把手机品牌变成“阶层符号”,公开说“月入五千不配跟我说话”,从学历、职业到消费习惯,构建起一套完整的鄙视链。

不仅如此,他一味吹捧苹果、特斯拉,贬低国产,甚至扬言“中国该向韩国学习”,崇洋媚外的态度引来了大量反感。

他的“对立打法”,本质是为了收割打赏,据网友统计,他的收入九成来自直播打赏,而核心打赏群体是25-30岁的一线城市年轻中产,几乎都用苹果手机。

户晨风

有业内人士透露,他的直播只要引发两次争吵,打赏就能过万。

可这种“靠对立赚钱”的路终究走不通,当全网账号被封禁、视频清空时,连韩国网友都因他“吹韩”的言论“破防”。

制造对立的流量从来不是长久之计,国家的封禁,正是对网络和谐生态的坚决维护。

户晨风

蓝战非:草根逆袭成“游戏顶流”,炫富误导加公司异常,多平台限制不冤

当制造对立的网红被清退,另一位靠草根逆袭却迷失在炫富中的顶流,同样没能逃过监管的眼睛,他就是蓝战非。

从每天只花10块钱的游戏代练,到成为职业电竞选手,再到退役后靠《绝地求生》直播涨粉至2000万,蓝战非的“逆袭故事”曾让不少人共鸣。

早期直播间只有几个人,他靠通宵练技术、幽默互动慢慢积累人气,巅峰时一条视频报价150万,2025年直播销售额更是高达数千万元。

蓝战非

可财富与流量的膨胀,让他渐渐忘了“草根出身”的本分,在一次直播中,他公然炫富,“若全身心商业化,年收入九位数都小看我”。

还说“环球旅行500天花200万,这只是一年利息”,这番话不仅引发“资产与收入不符”的税务质疑,更给青少年传递了“读书无用、网红赚钱快”的错误信号。

有家长在教育局留言,“孩子天天看他直播,说‘上学不如当主播’,这不是误导是什么?”

蓝战非

更可疑的是,2025年他集中注销了5家关联公司,存续的“长沙蓝北文化传媒”还因未公示年报被列入经营异常名单。

种种反常操作,再加上炫富误导的言行,最终让他遭遇多平台限制关注。

当网红的炫富冲击着“读书改变命运”的主流价值观,国家的限制,正是对年轻一代成长环境的坚定护航。

蓝战非

结语

10天里,三位顶流网红从巅峰跌落,不是运气不佳,而是无底线逐利触碰了监管红线、违背了社会价值。

张雪峰把教育变成焦虑生意,户晨风靠对立收割流量,蓝战非用炫富误导青年,他们的共同点,都是把“流量”当成了无底线的通行证,却忘了流量背后该承担的社会责任。

国家的出手,从来不是“针对个人”,而是对网红行业的“价值观校正”。

从建立“主播黑名单全国联网机制”堵死复出之路,到严惩侵权、网暴、炫富等违规行为,每一项举措都在明确“流量要配得上责任”。

观众不是傻子,谁真心分享,谁收割流量,一眼就能看清。

对于所有内容创作者而言,这三位顶流的塌房是最好的警示,流量是把双刃剑,用好了能传递正向价值,用歪了只会反噬自己。

未来的网红行业,不再是“博眼球就能赢”,而是“守底线才能走得远”。

毕竟,网络空间不是法外之地,任何靠消耗社会价值换取流量的行为,终究会被监管盯上,被观众抛弃。

信息来源:张雪峰、蓝战非、户晨风,接连被封!

中国新闻网 2025-09-26

信源截图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203304862@qq.com

本文链接:https://jinnalai.com/yule/778800.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