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主页 > 娱乐资讯

交大博士VS郭德纲:200万投资的“公式相声”6年后现状如何?

还记得2018年那个在《相声有新人》舞台上,当面把书摔给郭德纲的博士吗?上海交大工程博士李宏烨,带着自创的“公式相声”叫板传统相声界,一句“您要不让我过,下次我坐您那位置”让全场哗然。

热搜登顶,争议炸锅,他手握200万融资风头无两。

六年后的今天,当郭德纲的德云社一票难求,这位扬言要颠覆行业的博士,却连母校的大门都进不去了。

时间倒回2018年,那是李宏烨人生的高光时刻。顶着上海交大博士的光环,他带着理工科思维闯进相声圈,创立了一套“公式相声”,笑点密度用方程式计算,表演技巧靠数学模型拆解。

在《创业英雄汇》的舞台上,他凭这套理论成功说服投资人,拿下200万融资,投资人看中的是他“批量生产相声演员”的商业蓝图。

紧接着《相声有新人》的舞台,成了他命运的转折点。当他和妻子郑钰表演完那段充斥着生硬笑点和博士优越感的《好浪漫啊》后,郭德纲的否决票彻底点燃了他的怒火。

那场充满火药味的对峙,让他一夜成名,却也埋下了失败的伏笔。

短暂的喧嚣后,危机悄然降临。靠着在《中国相声小品大赛》中获得姜昆的赏识,李宏烨的新语相声社一度迎来虚假繁荣。

剧场坐满好奇的观众,一些家长甚至把孩子送来,以为找到了相声“速成班”。团队扩张到十几人,全国商演接踵而至。

可惜好景不长,观众很快发现,那些用公式套出来的段子,第一次看新鲜,第二次就味同嚼蜡。缺乏生活气息和即兴灵感的表演,像流水线上的标准化产品。

票房如同漏气的皮球,迅速瘪了下去。

困境中的李宏烨没有选择反思,反而将矛头对准郭德纲。他在网络上持续开火,指责节目组恶意剪辑,声称郭德纲打压创新。

郭德纲一句轻飘飘的“他骂我能卖票也算本事”,更显其气急败坏。网友嘲讽他格局太小,早期积累的支持者纷纷离去。更致命的是,他亲手斩断了最后的退路。在公开场合贬低单口相声价值,甚至用“垃圾桶”的隐喻暗讽曾提携他的姜昆。

姜昆的彻底冷落,意味着他在本就讲究师承与圈子的相声界,彻底成了孤家寡人。团队核心成员相继离开,打造“德云社第二”的梦想化为泡影。

随后的挣扎显得苍白无力。2021年,夫妻俩登上《四味毒叔》试图复出,李宏烨仍固执地推销他的公式理论,观众反应冷淡。

他转战直播和小视频,流量却持续走低。2023年秋天,他的社交媒体账号彻底停更,消失于公众视野。如今搜索李宏烨,零星的信息拼凑出唏嘘现状:新语相声社名存实亡,仅靠偶尔的线下小演出和少数老粉支持艰难维系;母校上海交大拒绝他参与校园活动,避免带来负面影响;妻子郑钰疑似因屡遭歧视,已不愿再公开露面。

2024年那部试图翻盘的新作《那一笑行》,如同石沉大海,未能激起一丝涟漪。

李宏烨的跌落,是一场傲慢与行业规律碰撞的必然结果。博士学历是他的光环,却也成了蒙蔽双眼的枷锁。

他迷信理论万能,试图用几个数学公式解构一门扎根市井、依赖人情练达的艺术。他忽略了相声的灵魂在于对生活的敏锐捕捉、扎实的基本功和代代相传的技艺精髓。观众想听的是能会心一笑的烟火气,不是生搬硬套的数学课。

更致命的是他在人情世故上的彻底失败。郭德纲、苗阜、姜昆,相声界举足轻重的人物被他得罪个遍。尤其是背刺姜昆,无异于自绝于整个行业。当人脉尽断,口碑崩塌,纵有高深理论也无力回天。

李宏烨的经历像一面镜子。跨界创新值得鼓励,但任何行业都有其深厚的积淀与运行规则。妄图以高学历为敲门砖,轻视传统、践踏规则、目中无人,终将被现实狠狠教育。

他的故事印证了一个朴素的道理:靠争议博眼球能赢一时关注,靠真本事才能走得长远。公式或许能计算理论上的笑点密度,可算得出人心向背、世态炎凉?

从豪言“坐郭德纲的位置”到如今的沉寂无声,李宏烨的抛物线轨迹,给所有心怀梦想的跨界者敲响了警钟。生活总会给狂妄者补上最深刻的一课。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203304862@qq.com

本文链接:https://jinnalai.com/yule/778755.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