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午玉
编辑|黄毅来了
在电视荧屏的黄金时代,王小骞曾是央视主持界备受瞩目的存在。
她凭借清新自然的风格与专业沉稳的台风,收获了无数观众的喜爱。
然而,就在事业如日中天之际,她却离开央视舞台,此后更是屡次陷入争议。
如今,一则消息的曝光,彻底揭开了王小骞的真实处境。
而她也终究为自己的所作所为付出了“代价”。
1、离开央视的“生活导师”
1973年,王小骞出生于山东青岛一个书香世家,父亲是教师,母亲则是医生。
自幼,她便在家庭氛围的熏陶下,萌发了强烈的求知欲望。
学生时期,王小骞是班级里名列前茅的好学生,也是街坊口中“别人家的孩子”。
由于综合素质太过出色,还在读初中的她就被电视台选为中学生栏目《明天》的主持人。
虽然当时的表现略显青涩,但这段宝贵的经历却让王小骞对主持人职业产生了向往。
从中国传媒大学毕业后,她如愿进入中央电视台,正式踏上了追逐理想的道路。
在经历了四年的摸爬滚打后,2000年,王小骞被选中,成为《为您服务》的主持人。
这个面向普通观众的平台让她成功找到了自己的定位。
在节目中,王小骞始终以亲和自然的姿态传递实用信息,用真诚温暖的话语连接屏幕内外。
这种贴近百姓的主持风格,很快得到了观众的认可,也让她在央视逐渐崭露头角。
不过,真正让王小骞家喻户晓的,是2005年开播的《交换空间》。
作为节目主持人,她既能解读装修知识,又能捕捉家庭中的情感故事。
成功实现了娱乐性与人文关怀的完美融合。
《交换空间》播出后,“家装”成为街头巷尾的热议话题。
王小骞也因此走进千家万户,成为了“国民级”主持人。
虽然取得了如此巨大的成就,但王小骞并未满足于此。
她不断挑战自我,拓展主持边界。
自2016年起,王小骞成为厨艺竞技类综艺《厨王争霸》的“御用主持人”。
凭借对美食文化的深刻理解与对竞技节奏的专业把控,节目播出后广受好评,她的事业也因此再攀高峰。
然而到了2019年,王小骞却突然宣布离开央视,表示要“追求人生的多样性”。
彼时,观众对这位陪伴自己二十年的主播满是惋惜,没人想到,日后她竟会陷入争议之中。
2、流量狂欢下的道德失守
离开央视后,王小骞敏锐地抓住了自媒体发展的浪潮。
她在短视频平台开通账号,将自己的专业积累从荧屏延伸到线上。
起初,她只是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分享育儿经验和家居知识。
没想到很快便得到了认可,不到一年就突破百万粉丝,成为颇具影响力的知识类创作者。
许多商家见状,纷纷向王小骞抛来橄榄枝,邀请她能为自家产品带货。
得益于在央视积累的路人缘,众多粉丝纷纷下单支持,直播间商品销量一度名列前茅。
在尝到流量红利的甜头后,王小骞彻底“放飞自我”。
为了赚取更多利益,她精准抓住家庭主妇的消费心理。
一边极力鼓吹自己售卖的都是外国“高级货”,一边不遗余力地贬低国产品牌。
为了增加说辞的可信度,王小骞还“以身说法”。
在以色列局势动荡期间,她特意前往当地旅游,将死海海泥涂满全身,声称:
“这种物质具有美容养颜的功效,我带货的产品就含有类似成分。”
但当有网友反问“我国四川也有死海,你怎么不去那里取材”时,王小骞却闭口不谈。
这种罔顾事实,只为商业利益的“双标”宣传,很快引起了众人的不满。
面对外界的质疑,王小骞丝毫没有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反而“变本加厉”。
今年五月份,我国著名演员朱媛媛在抗癌五年后不幸离世的消息,让整个娱乐圈陷入悲痛。
这位低调的一级演员生前从未以病情博取关注,即便在拍摄新作期间,也向剧组隐瞒了自己的身体情况。
这种对演艺事业的敬畏与坚守,本应获得最起码的尊重,却成了王小骞眼中的“流量富矿”。
她在短视频平台发布了一段妆容精致的悼念视频,全程难掩微笑,丝毫不见悲戚之情。
更令人愤慨的是,这条悼念视频发布仅两小时后,王小骞便切换回带货模式。
她在直播间兴致勃勃地推销商品,将对逝者的哀痛转化为个人的流量密码。
这种“吃人血馒头”的恶劣行为迅速引起了网友的声讨。
但王小骞并没有选择道歉,而是以下架视频、删除恶评的方式进行“冷处理”。
这种傲慢与冷漠,不仅是对逝者的不敬,更是对良知的漠视。
当一个曾经的媒体人将职业素养异化为表演技巧,将人性关怀简化为流量算计时,她的命运也早已注定。
3、善恶终有报
近日,王小骞在网络上发布的一则视频,再次将她推上了舆论风口。
视频中,52岁的她为了准备肠镜检查,八小时内喝下三公斤的药剂。
镜头记录着王小骞因脱水头晕的狼狈模样,与之前在死海度假时的精致形象形成刺眼对比。
更让她难以置信的是,检查报告显示其体内检测出三个肠息肉,丈夫则多达十三个。
这些在医学上被视为肠癌潜在预警信号的增生物,恰如王小骞近年来积累的“争议病灶”。
一些网友冷嘲热讽,说她以“养生专家”自居,却无法照顾好自己的身体,更有甚者,称其是“报应”。
从曾经受人喜爱的“央视名嘴”,到沦为如今人人喊打的对象。
外界对王小骞的批评,本质上是对真诚与善良的坚守。
在这个流量至上的时代,越来越多的创作者痴迷于点击量与转化率。
她们逐渐丧失了对道德的坚守,视利益为一切。
当王小骞坐在精心布置的镜头前,用抑扬顿挫的播音腔完成那场“缅怀表演”时。
她或许未曾意识到,这种将他人死亡异化为流量素材的行为,正一步步将自己推入深渊。
而现在,她也终于为这份不当之举,付出了应有的“代价”。
写在最后
在流量狂欢的喧嚣中,王小骞的故事如同一面镜子,照见了我们这个时代的欲望与焦虑。
它提醒每一个公众人物:
流量终会褪去,唯有德行方能致远。
部分参考文献:
青瞳视角|《主持人王小骞为丈夫谭江海庆生 同吃长寿面太甜蜜》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203304862@qq.com
本文链接:https://jinnalai.com/yule/7782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