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主页 > 娱乐资讯

打败周杰伦成为新晋“华语一哥”,27岁“广东仔”只用了两张专辑



打败周杰伦成为新晋“华语一哥”,这个27岁“广东仔”只用了两张专辑



一夜之间,华语乐坛一哥换人了。

周杰伦,直接败给了一个才发了两张唱片的广东仔。


你可能不认识他,但你一定刷到过这样的视频:



这样的:



还有这样的:


魔性舞蹈,配上一段经典《帝女花》的戏剧前奏音乐,再加上几句充满“塑料广普”韵味的洗脑说唱:


“别墅里面唱K,水池里面银龙鱼,我送阿叔茶具,他研磨、下笔,直接给我四个字,说大展宏图,大师亲手提笔作,大展宏图,搬来放在办公室,哎大展宏图,关公都点头......”



一瞬间,写下这首歌的年轻Rapper成了这个夏天最火的音乐创作人。


他的原创歌曲也登上全球最大流媒体音乐播放平台之一的Spotify之首,以月听众数302.2万的成绩,成为了超越周杰伦的男人。


他就是揽佬


揽佬




01

完全不懂,但氛围感拉满



今年5月,短短22秒的《大展宏图》舞火了。


只见一群穿着中年大叔身着经典衬衫、老干部风西裤,腰间挂着灵魂钥匙串;



他们踩着老式皮凉鞋、随着节奏陶醉律动,跳出了一种不顾网友死活的自信美。


随后,这段舞蹈开始强势霸屏互联网,引来众多自媒体博主模仿;



没过多久,明星们也纷纷来模仿。


有保剑锋、陈小春、李乃文、印小天、刘冠麟等许久不见的顶流男神;



有新晋小生张新成、胡夏,女神宁静、曹颖、曾黎、柳岩;




有专业舞者汪苏泷、沈佳润,跨界舞者孟鹤堂、牛莉、黄渤、孙红雷。



甚至连息影多年的爷圈顶流“陆司令”寇振海、“诸葛孔明”唐国强,都放下偶像包袱,跳起了“大展宏图”。



那段时间,每逢公众场合,必跳《大展宏图》。


后来,这阵风还吹到了国外。


外国友人虽然听不懂,但并不影响他们“感觉到位了”,然后竞相模仿。



舞蹈简单,但十分律动,动作搞笑,直接击中了所有人的笑点。


看完以后,保证脑子里一整天都是这四个字:大展宏图!



可若是仔细揣摩这首歌的歌词,很多人听完都会来一句:“写歌这人恐怕是梦到啥写啥吧。”


但很快,广东网友们来现身说法了:“这真的不是梦到啥写啥的!和我家(豪宅)装修得简直一模一样!”



原来两广地区老派豪宅真的是“别墅里面唱K,水池里面银龙鱼”,墙壁上挂着的字真是“大展宏图”。


妥妥地艺术来源于生活,而揽佬真的很有生活!



养鱼、喝茶、写毛笔字,是中年老板的标配,而歌词后半部分密集出现的烧腊、九爷鸡、大排档、啫啫煲、凉茶、叉烧包绝对是典型的岭南要素。


再加上断断续续出现的《帝女花》戏腔,便构成了独特的东方氛围感。


《帝女花》片段


或许,你听不懂粤语唱腔,也听不懂部分rap歌词,但依然能感受到广东有钱人家的豪气,甚至想要融入进去。




02

“我觉得地球上的人类,都会喜欢钱”



另一首让揽佬出圈的歌曲,叫做《八方来财》。



乍一听这名字,就让人感觉“特俗”。


再仔细一听,“不行,更俗了!”


满耳的“来财”“玉牌”“香炉”“六合彩”“等河牌”“好运”“紫气东来”“步步高升”。



揽佬丝毫没有掩饰自己想要发财的想法。


MV一开头就是揽佬和兄弟们虔诚拜佛,上牌桌赌钱的画面,财富扑面而来。



他夹杂着塑料广普的唱法,也似是在大白天说梦话,自带一种微醺感,不真实感。


因此有人说,这首歌是在嘲讽广东地区那些整日求神拜佛祈求发财的中年人。


但这又何尝不是揽佬对岭南文化和自己内心的探寻和描述。



这首歌火了以后,记者问他写这首歌的原因,他直接简单明确回复了两个字:“缺钱”。


因为缺钱,所以要四面八方来财。


因为想要钱,所以在歌词里一直唱“来财”。


而这简简单单的两字,也成了打动当代众多年轻人的原因。



没有人不喜欢钱,也没有人不期望四面八方来财。


很快,这首歌的总播放量就突破了100亿。


缺钱的揽佬,终于不再缺钱了。


网传他的版权收入达到了1.2亿,他说他只是外卖标准从20元提升到了90元。



但无论事实如何,揽佬都成为了他歌里的主人公,开始大展宏图。


他开始接受媒体专访,应邀在国内外多地举办音乐会,势头一片大好。


可鲜有人知的是,揽佬其实不是科班出身,也并不是一开始就想要玩rap。




03

误打误撞的人生,意料之外的爆火



1998年,揽佬出生于广东惠州,母亲是广东土著,父亲是四川乐山人。


从小到大,家中算不上特别富有,但并不寒酸。


有事没事,父亲就带着揽佬去家庭富有的叔叔伯伯家里做客。



当时,小小的揽佬眼睛里,到处都是极具岭南特色的装帧:


别墅、唱K房、水池、银龙鱼、书法作品......


在他眼里,这些都是有钱人的标配。



但当时,谁也没想到这些再寻常不过的物件,竟会在多年以后,出现在揽佬的歌曲里。


18岁那年,揽佬考到了四川传媒学院表演专业,回到了父老家。



在此生活的几年,极大激发了揽佬身上岭南文化和巴蜀文化的交融。


毕业后,揽佬做过跟组演员,跑过龙套;也去过电力公司上班,还在老干妈直播间卖过辣酱......



但无论做什么,他都很穷,他的内心也难以安定,总觉得体内有一股无法压制的叛逆感和洪荒之力。


于是,他开始利用空余时间专注自己的爱好——说唱。


2019年,他为自己起艺名为“揽佬”,和粤语中的“捞仔”接近,带着暗戳戳的贬损,又隐含一种痞气和江湖气,与rapper的玩世不恭态度很相近。



紧接着,他利用业余时间在短视频平台发布自己的说唱作品。


尽管一开始没有任何火花,但他依旧坚持为爱发电。


2023年,揽佬发行首张专辑《顺风顺水顺财神》。



2024年,他又发布了第二张专辑《八方来财》,凭借其中的《八方来财》《因果》《大展鸿图》等歌曲获得大量关注。


时隔一年之后,揽佬再次凭借这几首歌曲登顶。



爆火之后,很多人觉得他运气好,有人骂他太土,更有人痛心疾首:“华语乐坛要完了!”


可只有懂rap的人,才明白他付出了多少;只有读懂他歌词的人,才知道他有多难得。




04

“孟菲斯说唱”的广式演绎



揽佬的音乐能迅速穿透文化壁垒,并非仅仅依靠魔性旋律和短视频传播。


最重要的是,他完成了一次“孟菲斯说唱”与“岭南文化”的嫁接与融合。



2019年,揽佬最初在短视频平台发布说唱作品时,并没有固定风格,反响也是平平。


直到2023年,他初步尝试用孟菲斯说唱风格演绎,才渐渐有了名气。


孟菲斯说唱起源于美国孟菲斯市,其核心特质是“粗粝感”与“生活化”。



不追求华丽的编曲,常使用简单重复的鼓点、采样自街头音效或复古音乐的片段,歌词直白得像邻里聊天,甚至带着点“碎碎念”的随意感。


这种风格,无关乎精英化,更贴近于普通人的日常情绪。


揽佬正是将这一点,与岭南文化融合。



他的大部分歌里都有一种没落的广东美学。


既有经济上行时期人们对于发财的痴迷,也有对广东传统生活方式的白描,还藏有一层对以古惑仔为代表的港片时代黑帮江湖的怀念。



除此之外,这种地域美学之下,又有一种接地气的小人物叙事。


有小人物对于财富的渴求,也有他对于小人物出入社会的处世哲学的表达。



在《大展宏图》中,他没有用复杂的flow炫技,而是以近乎说话的节奏推进说唱,鼓点简洁有力,像老广踩着皮凉鞋走路的步伐;


前奏采样的《帝女花》戏腔,并非精致的交响乐改编,而是保留了传统粤剧的原声质感,带着一丝岁月沉淀的粗糙。



这种不完美正是孟菲斯说唱的灵魂。


《因果》中,前奏是86版《西游记》中的天庭bgm,画面里揽佬穿上仙风道骨的衣裳。



再加上“因果”、“因果”二字的循环说唱,整首歌“玄之又玄”起来,仿佛上天早已注定好了一切。



更巧妙的是,他将岭南生活里的“银龙鱼游动声”、“茶具碰撞声”等细节音效融入背景,让音乐变成了一幅可听的广式生活画卷。


彻底打破了说唱音乐的西方语境,让孟菲斯说唱的骨架里,长出了中国市井的血肉。



正如他在采访中说得那样:“文化这个东西,我觉得是非常有必要让更多人知道。我很愿意让自己的家乡,包括广东、岭南这一部分,被全世界的人知道。”


揽佬的创作,始终体现着那股深入骨髓的文化自信。


当外省网友、乃至外国网友模仿舞蹈时,或许听不懂歌词,但总会好奇“银龙鱼是什么?”“啫啫煲有多香?”。


而这份好奇,正是中华文化传播最柔软也最有力的开端。




05

土到极致就是“潮”



揽佬如今的爆火,不仅仅引发了一场“谁是华语一哥”的讨论,更是一场“什么是艺术”的讨论。



有人痛斥他的音乐“太土,拉低华语乐坛水准”,也有人在他的歌词里找到了共鸣,在他的旋律里感受到了生活的温度。


有人说揽佬的爆火是华语乐坛的倒退,也有人说他的出现是华语乐坛的扩容。



因为,艺术从无高下之分。


而所谓“土”与“潮”的边界,从来都是由大众当下的喜好来定义的。


正如当年凤凰传奇的《最炫民族风》被批俗,却依旧能火遍大江南北,且在二十年后成为乐坛风向标。



正如当年唱出大俗歌《2002年的第一场雪》和《冲动的惩罚》,被人嫌弃的刀郎在20年后突然成为了90后听众的“刀神”!



这些被贴上“土”标签的音乐,本质上都是生活的镜子。


它们不追求晦涩的艺术表达,而是用最直白的方式,将普通人的情绪、生活、向往唱出来,而被听懂,正是艺术最核心的价值之一。


揽佬的“土”,从来不是粗制滥造的“土”,而是扎根生活的“实”。



他歌词里的“别墅唱K”“八方来财”,没有回避人们对富足生活的向往,也没有用 高大上的包装掩饰对金钱的直白追求。


这种不装的态度,更是戳中了当代人内心最真实的渴望。


我们不必都活成诗和远方,对美好生活的朴素向往,本身就值得被歌颂。


而真正有力量的创作,从来不用追着潮流跑,这种扎根生活的真诚,本身就是最长久的潮。

(非凡君 一日一度)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203304862@qq.com

本文链接:https://jinnalai.com/yule/777448.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