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事名言名句大全(中国古代兵书中100条经典名言)
兵法,用兵作战的方法、策略施诈于漫漫千军。相关的著作有《孙子兵法》。《孙子兵法》是中国古典军事文化遗产中的璀璨瑰宝,是中国优秀文化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容博大精深,思想精邃富赡,逻辑缜密严谨。
共敌不如分敌,敌阳不如敌阴。
——《三十六计》
解释:进攻兵力集中、实力强大的敌军,不如使强大的敌军分散减弱了再攻击。攻击敌军的强盛部位,不如攻击敌军的薄弱部份来得有效。
不敌其力,而消其势。
——《三十六计》
解释:如果在力量上不能战胜敌人,那就转而削弱敌人气势的根本源泉。
宁伪作不知不为,不伪作假知妄为。
——《三十六计》
解释:宁可假装不知道而按兵不动,也不要假装聪明而轻举妄动。
刚中而应,行险而顺。
——《三十六计》
解释:使用适当的强硬手段,可以得到拥护和响应;在危急时刻使用果敢的手段,才能使人信服和顺从。
投之亡地然后存,陷之死地然后生。
——《孙子兵法》
解释:把军队置于必死之地,身陷绝境,反而能转危为安。
用兵之法,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分之,敌则能战之,少则能逃之,不若则能避之。
——《孙子兵法》
解释:用兵的原则,有十倍于敌的兵力就包围敌人,有五倍于敌的兵力就进攻敌人,有一倍于敌的兵力就要设法分散敌人,有与敌相等的兵力要设法击败敌人,兵力比敌人少就要退却,实力不如敌人就要避免决战。
五行无常胜,四时无常位,日有短长,月有死生。
——《孙子兵法》
解释:用兵的规律就像自然现象一样,“五行”相生相克,四季依次交替,白天有短有长,月亮有缺有圆,永远处于变化之中。
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
——《孙子兵法》
解释:上等的军事行动是用谋略挫败敌方的战略意图或战争行为,其次就是用外交战胜敌人,再次是用武力击败敌军,最下之策是攻打敌人的城池。
阴在阳之内,不在阳之对。
——《三十六计》
解释:秘密往往潜藏在公开的事物中,并非存在于公开暴露的事物之外。
信而安之,阴以图之。
——《三十六计》
解释:让对方相信自己,深信不疑,使其麻痹松懈,我方则暗中策划、图谋。
兵强者,攻其将;将智者,伐其情。
——《三十六计》
解释:敌人兵力强大,就去对付他们的将领;将领英明多谋,就从情感上去挫败他的斗志。
虚者虚之,疑中生疑。
——《三十六计》
解释:兵力虚弱之时,故意让敌人看到兵力空虚的样子,就会让敌人产生怀疑,认为我们是在弄虚作假。
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
——《孙子兵法》
解释:用兵作战没有固定不变的方式,如同水流没有固定的形状,能够依据敌情的变化而取胜,可称得上用兵如神了。
善出奇者,无穷如天地,不竭如江海。
——《孙子兵法》
解释:善出奇谋的将帅,战法变幻就像天地自然那样变化无穷,像大江大河那样奔流不竭。
善守者,藏于九地之下,善攻者,动于九天之上
——《孙子兵法》
解释:善于防守的,隐蔽自己的兵力如同深藏于地底,使敌人无形可窥;善于进攻的,展开自己的兵力如同神兵天降。
利而诱之,乱而取之,实而备之,强而避之,怒而挠之,卑而骄之,佚而劳之,亲而离之。
——《孙子兵法》
解释:敌人贪心就用小利来引诱他上当;敌人混乱就乘机攻取他;敌人实力雄厚就要谨慎防备;敌人强大就暂时避开其锋芒;敌人容易冲动发怒,就设法挑逗他,使其失去理智;对于小心谨慎的敌人,要千方百计骄纵他,使其丧失警惕;敌人安逸就设法骚扰他,搞得他疲劳不堪;内部团结的敌人,要设法离间他,让他分裂。
人不自害,受害必真。假真真假,间以得行。
——《三十六计》
解释:人不会自己伤害自己,所以受到伤害必然是真的,别人必定也认为是真实的。如果我们此时以假作真,便可施展离间之计了。
有用者,不可借;不能用者,求借。
——《三十六计》
解释:世间许多看上去有用处的东西,往往很难操控;而看上去没用的东西,往往可以利用它发挥作用。
逼则反兵,走则减势。
——《三十六计》
解释:打击敌人太过猛烈,就会遭到反扑;让敌人逃跑,反而能够削弱敌人的气势。
微隙在所必乘,微利在所必得。
——《三十六计》
解释:敌人出现微小的疏漏也必须趁机利用;微小的胜利也要力争获得。
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孙子兵法》
解释:百战百胜固然好,但不是好中之好;不经过战争而使敌人屈服,才称得上好中之好。
知彼知己者,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殆。
——《孙子兵法》
解释:了解敌方也了解自己,每一次战斗都不会有危险;不了解对方但了解自己,胜负的机率各半;既不了解对方又不了解自己,每战必有危险。
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孙子兵法》
解释:战争,是国家的大事,是关系到多少人生死和国家存亡的大问题,不能不慎重对待。
攻其无备,出其不意。
——《孙子兵法》
解释:趁敌人没有防备的时候进攻,采取敌人意想不到的出击行动。
将多兵众,不可以敌,使其自累,以杀其势。
——《三十六计》
解释:敌方兵力强大,不能硬打,必须运用谋略,让他们自相牵制,以削弱他们的实力。
左次无咎,未失常也。
——《三十六计》
解释:左为后,指代退却。根据实际情况,让军队后撤,并不是什么过错,以退为进,有时不失为常道。
疑以叩实,察而后动。
——《三十六计》
解释:发现了疑点就应当查明真相,情况完全掌握了才可以采取行动。
类以诱之,击蒙也。
——《三十六计》
解释:用类似的东西去引诱敌人,让迷惑懵懂的敌人上当,趁机打击。
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
——《孙子兵法》
解释:大凡用兵作战,总是以正兵当敌,以奇兵取胜。
主不可以怒而兴师,将不可以愠而致战;合于利而动,不合于利而止。
——《孙子兵法》
解释:国君不可因一时愤怒就发动战争,将帅不可因一时气忿而出阵求战。对国家有利才能出兵,不利就应停止行动。
善战者,立于不败之地,而不失敌之败也。
——《孙子兵法》
解释:那些善于用兵打仗的人。总是预先创造不被敌人战胜的条件,来等待可以战胜敌人的时机。
故将有五危,必死可杀,必生可虏,忿速可侮,廉洁可辱,爱民可烦。
——《孙子兵法》
解释:帅有五个致命的弱点:只知硬拼,就有被杀的危险;贪生怕死,就有被掳的危险;刚忿急躁,就有被轻侮的危险;清廉自好,就有被污辱的危险;宽仁爱民,就有被烦扰的危险。
备而后动,勿使有变。
——《三十六计》
解释:充分准备后立刻行动,防止意外发生。
势必有损,损阴以益阳。
——《三十六计》
解释:当局势面对不得不遭受损失的时候,应当舍弃次要利益,以保全重要利益。
困敌之势,不以战。
——《三十六计》
解释:迫使敌人陷入困顿的形势,不一定要用直接进攻的方式。
静不露机,云雷屯也。
——《三十六计》
解释:运用计谋就像雷电在发声、发光之前那样沉静,蓄势待发,指暗中筹划不露声色。
昔之善战者,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不可胜在己,可胜在敌。
——《孙子兵法》
解释:善于用兵作战的人,总是首先制造不可被敌战胜的条件,并等待可以战胜敌人的机会。使自己不被战胜,其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中;敌人能否被战胜,在于敌人是否给我们以可乘之机。
知彼知己者,百战不殆
——《孙子兵法》
解释:如果对敌我双方的情况都能了解透彻,打多少场仗都不会有危险。
善用兵者,避其锐气,击其惰归,此治气者也。
——《孙子兵法》
解释:善于统兵打仗的人,总是会避开敌人锐气强盛的时候,趁其士气衰竭时才发动攻击。
无约而请和者,谋也。
——《孙子兵法》
解释:敌人尚未受挫而主动请求讲和的,是另有阴谋。
借局布势,力小势大。
——《三十六计》
解释:借助某种局面而形成有利的形势,虽然兵力弱小,但阵势却显得很强大。
顺以动豫,豫顺以动。
——《三十六计》
解释:采取顺应的态度,不逼迫敌人,让敌人内部自相残杀,我方顺势取得胜利。
龙战于野,其道穷也。
——《三十六计》
解释:龙本来在大海或天空云雨中才能施展威力,如果在原野里搏斗,必然陷入绝境。
存其形,完其势;友不疑,敌不动。
——《三十六计》
解释:保存阵地已有的战斗形貌,造成原地防守的阵势,使友军不怀疑,敌人也不敢轻举妄动。
善守者,藏于九地之下,善攻者,动于九天之上,故能自保而全胜也。
——《孙子兵法》
解释:善于防守的人,能够很好地隐藏自己,仿佛深藏于地下一样;善攻的人,总是能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力量,一旦发动攻击就仿佛从空中下击,势如破竹。
兵形象水,水之形,避高而趋下,兵之形,避实而击虚。
——《孙子兵法》
解释:用兵的规律像水的流动,水避开高处而向低处奔流,用兵的规律是避开敌军的主力或者防守牢固之处,而攻击其薄弱的地方。
知可以战与不可以战者胜!
——《孙子兵法》
解释:懂得什么条件下可以打或者不打的,能够胜利。
夫兵形象水,水之形,避高而趋下,兵之形,避实而击虚。水因地而制流,兵因敌而制胜。
——《孙子兵法》
解释:带兵的基本战术要象水往低处流那样,不吃眼前亏,避其锋芒,从敌人的薄弱之处打击。用兵在于随机应变,象水那样形状随容器的变化而变化 。
频更其阵,抽其劲旅,待其自败,而后乘之。
——《三十六计》
解释:设法频繁地调动和变更敌方阵容,促使敌人抽换主力,等待它外实而内虚之时,就可以趁机攻打。
大凌小者,警以诱之。
——《三十六计》
解释:强大者慑服弱小者,要善于利用警告的方法去诱导。
形禁势格,利从近取,害以远隔。
——《三十六计》
解释:在受到地理位置限制、形势发展阻碍时,攻击近处的敌人就有利,攻击远处的敌人就有害。
乘其阴乱,利其弱而无主。
——《三十六计》
解释:趁敌人内部发生混乱,利用此时虚弱且没有核心领导的弱点。
始如处女,敌人开户,后如脱兔,敌不及拒。
——《孙子兵法》
解释:战争开始的时候,军队像处女一样庄重、娴静,让敌人没有防备;而战争打响后,就像脱兔一样风驰电闪地行动,让敌人来不及抵抗。
奔走而陈兵车者,期也;半进半退者,诱也。
——《孙子兵法》
解释:敌方急速奔走并展开兵车的,是期求与我交战;敌军半进半退的,可能是伪装混乱来引诱我。
先知迂直之计者胜,此军争之法也。
——《孙子兵法》
解释:能够事先知道,用迂回进军的方式以迂为直地实现更快到达预定战场目的这一方法就能取胜,这是行军作战争夺先制有利条件的方法。
激水之疾,至于漂石者,势也;鸷鸟之疾,至于毁折者,节也。
——《孙子兵法》
解释:急流的迅疾,以致能够漂走石头的原因,是因为它的气势;鸷鸟高飞猛击,以致能捕杀鸟雀的原因,是因为节奏恰当的缘故。
乘隙插足,扼其主机,渐之进也。
——《三十六计》
解释:趁着敌人出现漏洞的时候赶紧插足进去,遏制住关键力量,巧妙地循序渐进,最后达到目的。
假之以便,唆之使前,断其援应,陷之死地。
——《三十六计》
解释:故意露出破绽,引诱敌人上前攻打,趁机切断敌人的前应和后援,使其陷入绝境。
比之自内,不自失也。
——《三十六计》
解释:顺势利用敌人派来的间谍做内应,使自己免遭损耗。
将弱兵颓,其势自萎。
——《三十六计》
解释:将领斗志衰退,士兵必定颓废消沉,敌人的战斗力自然萎缩。
能以众击寡者,则吾之所与战者,约矣。
——《孙子兵法》
解释:既然能造成以众击寡的有利态势,那么敌军也就难有作为了。
杀敌者,怒也;取敌之利者,货也。
——《孙子兵法》
解释:要使将士们英勇杀敌,便要激发他们同仇敌忾的士气;要使士卒勇于夺取敌军的物资,便需借助于物质奖励。
敌近而静者,恃其险也;远而挑战者,欲人之进也;其所居易者,利也。
——《孙子兵法》
解释:敌人逼近而能保持安静,是因为占据着险要地形;敌人远道而来向我们挑衅,是想引诱我军前进;敌人不抢占险要地形而在平地驻扎,定有它的好处和用意。
古之所谓善战者,胜于易胜者也。
——《孙子兵法》
解释:古代所谓善于用兵的人,只是战胜了那些容易战胜的敌人罢了。
敌之害大,就势取利。
——《三十六计》
解释:当敌方处于危难的时候,要趁机对其发动进攻以便夺取胜利。
诳也,非诳也,实其所诳也。
——《三十六计》
解释:用虚假的情况迷惑敌人,但又不完全是虚假情况,因为在虚假情况中又有真实的行动。
备周则意怠,常见则不疑。
——《三十六计》
解释:防备周全的时候,更容易麻痹大意;习以为常的事,常常会失去警戒。
摧其坚,夺其魁,以解其体。
——《三十六计》
解释:摧毁敌人的中坚力量,抓获敌人的首领,就能瓦解敌人的整体力量。
兵不血刃。
——《三十六计》
解释:兵器锋刃上不沾血,指不战便使敌人屈服,没有交战就获得胜利。
待天以困之,用人以诱之,往蹇来返。
——《三十六计》
解释:利用自然条件对敌方不利造成困难的时候,采用人为的假象引诱敌人就范。主动进攻有危险,诱惑敌人来攻则有利。
出其所不趋,趋其所不意。
——《孙子兵法》
解释:攻击时,向敌人来不及急救的地方进军;进军时,向敌人意料不到的地方挺进,定能获胜。
小敌之坚,大敌之擒也。
——《孙子兵法》
解释:力量弱小的军队如果只知坚守硬拼,就会成为强大敌人的俘虏。
佯北勿从,锐卒勿攻,饵兵勿食。
——《孙子兵法》
解释:敌人伪装失败退却,切勿追赶;敌人士气正盛时,切勿进攻;敌人为引诱你投下的诱饵,切勿吞食。
视卒如婴儿,故可与之赴深溪;视卒如爱子,故可与之俱死。
——《孙子兵法》
解释:对待士卒像婴儿,士卒就可以和他一起去跳急流深谷;对待士卒像爱子,士卒就可以和他一起去战场赴死。
兵之情主速,乘人之不及,由不虞之道,攻其所不戒也。
——《孙子兵法》
解释:用兵的情势就是要迅速,乘敌人措手不及的时机动手,走敌人意料不到的路,攻击敌人没有戒备的地方。
故兵闻拙速,未睹巧之久也。
——《孙子兵法》
解释:只听说用兵打仗时,即便方法笨拙也要速战速决,没有见过求巧而长久作战的。
车杂而乘之,卒善而养之,是谓胜敌而益强。
——《孙子兵法》
解释:换上我军的旗帜,将其混合编入自己的车阵之中;对于敌人的俘虏,要给予优待、抚慰和使用他们。这样就会战胜敌人而使自己日益强大。
善用兵者,役不再籍,粮不三载,取用于国,因粮于敌,故军食可足也。
——《孙子兵法》
解释:善于用兵打仗的人,兵员不再次征调,粮饷也不用多次转运。各项军用从国内征取后,粮草补给在敌国就地解决。
将者,智、信、仁、勇、严也。
——《孙子兵法》
解释:将领必须具备智慧、诚信、仁爱、勇敢、严格的品质。
怯生于勇,弱生于强。
——《孙子兵法》
解释:一方怯懦,是因为对方更勇敢;一方弱小,是因为对方更强大。
多算胜,少算不胜。
——《孙子兵法》
解释:具备致胜条件多就胜,少就不能取胜。
知兵之将,生民之司命,国家安危之主也。
——《孙子兵法》
解释:真正懂得用兵之道、深知用兵利害的将领,掌握着民众的生死,主宰着国家的安危。
天时、地利、人和,三者不得,虽胜有殃。
——《孙膑兵法》
解释:天时地利人和,这三个条件任何一个没有占优势,即使打了胜仗,自己也好不到哪里去。
行水得其理,漂石折舟;用民得其性,则令行如流。
——《孙膑兵法》
解释:懂得流水的规律后,就可以做到用流水冲石头去毁掉船只;使用军兵时懂得他们的心理,贯彻军令就如同流水一样畅通无阻了。
凡兵之道四:曰阵,曰势,曰变,曰权。察此四者,所以破强敌,取猛将也。
——《孙膑兵法》
解释:用兵的根本有四项:第一叫兵阵,第二叫兵势,第三叫机变,第四叫兵权。懂得这四项,才能用来打败强敌,捉拿猛将。
合军聚众,务在激气。
——《孙膑兵法》
解释:集结军兵,准备打仗时,务必要有得力措施,激发全军将士的士气。
夫赏者,所以喜众,令士忘死也。罚者,所以正乱,令民畏上也。
——《孙膑兵法》
解释:赏赐是提高士气,使得军兵会死忘生作战的办法;处罚是严明军纪,让军兵对上畏服的手段。
善战者,见敌之所长,则知其所短;见敌之所不足,则知其所有余。
——《孙膑兵法》
解释:善于用兵作战的人,了解敌军的长处,就能知道敌军的短处;了解敌军不足的方面,就能知道敌军优胜的方面。
凡兵战之场,立尸之地,必死则生,幸生则死。
——《吴子》
解释:凡两军交战的场所,都是流血牺牲的地方。抱必死决心就会闯出生路,侥幸偷生就会遭到灭亡。
凡兵有四机:一曰气机,二曰地机,三曰事机,四曰力机。
——《吴子》
解释:用兵有四个关键:一是掌握士气,二是利用地形,三是运用计谋,四是充实力量。
小功不赏,则大功不立。
——《素书》
解释:小的功劳不给予奖赏,那么就没有人愿意立大功了。
同美相妒,同智相谋。
——《素书》
解释:同为美人会互相嫉妒,同样才智卓绝的人会相互图谋。
用之在于机,显之在于势。
——《六韬》
解释:用兵在于掌握战机,在于集中兵力形成威势。
国之大事,存亡之道,命在于将。
——《六韬》
解释:战争是国家的大事,国家是存在还是灭亡,都掌握在将领的手中。
用兵之害,犹豫最大;三军之灾,莫过狐疑。
——《六韬》
解释:用兵的大忌是犹豫不决;军队最可怕的灾难也莫过于互相猜疑。
将谋欲密,士众欲一,攻敌欲疾。
——《三略》
解释:将帅的谋划要秘密,士卒的意志要统一,攻击敌人的行动要迅速。
圣王之用兵,非乐之也,将以诛暴讨乱也。
——《三略》
解释:圣明的君主进行战争,并不是出于喜好,而是用来诛灭残暴,讨伐叛乱。
天下无事,不可废武。
——《百战奇略》
解释:天下虽然太平无事,但不能废弃武备。
兵之利钝是常事,贵因败以为成耳。
——《百战奇略》
解释:战的胜败乃是兵家常事,但可贵的是从失败中汲取教训而转败为胜。
凡与敌战,若我胜彼负,不可骄惰,当日夜严备以待之。
——《百战奇略》
解释:大凡对敌作战,如果我军取得胜利而敌人遭到失败了,不可因此而骄傲怠惰起来,应当日夜严加戒备以防敌人来攻。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203304862@qq.com
本文链接:https://jinnalai.com/wenda/293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