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主页 > 问答栏目

口腔念珠菌感染(口腔念珠菌感染的症状与治疗)

比如,“马牙”和鹅口疮,在新生宝宝口腔中出现几率就比较高。

许多妈妈会发现,才几周大的小宝宝,上腭中线附近和牙龈边缘上有黄白色的类似囊泡样的小点,这是长牙了吗?

(图片来源:yandex.ru)

口腔念珠菌感染(口腔念珠菌感染的症状与治疗)

其实不然,这是一种叫“上皮珠”的东西,俗称“马牙”或“板牙”,并不是真正的乳牙。

马牙对健康并无影响,不妨碍哺乳,宝宝也一般不会有不适感,妈妈们毋需理会它们,很快就会自动消失。

马牙是发生在新生儿口腔上腭部位的囊泡,直径在1~3毫米,因为含有角质而呈现黄白色。马牙看起来像是一个个牙齿,但并不是真正的牙齿。

马牙形成的确切原因还在研究中,目前公认它们是牙板和唾液腺的残余。

宝宝在妈妈肚子里时,形成牙齿和唾液腺的上皮细胞一般在乳牙形成末期就退化吸收了,有少部分未被吸收的,会一直存留到宝宝出生,在牙龈上形成黄色或白色的牙龈囊肿,即上皮珠或称马牙。

(图片来源:yandex.ru)

有时候这样的上皮珠也会发生在上腭的中缝部份。

(图片来源:yandex.ru)

其实每五个新生儿中就有四人会出现马牙,这是一种普遍的现象哦!

宝宝刚离开妈妈的肚子需要快速适应新的外界环境,皮肤、粘膜都会有很多表现,口腔粘膜也不例外。

马牙本身是无害的,亦不具有传染性,也不会对乳牙和恒牙造成影响。如果宝宝出生几周内不长马牙,一般就不会长了。

马牙不需要治疗,一般两周~两个月左右就自行消失了。

宝爸宝妈看到马牙时,切忌用力擦拭或用针挑破,这样既会擦伤宝宝娇嫩的口腔粘膜,还会有继发感染、炎症的危险。此时,做好宝宝的常规口腔卫生就好。

鹅口疮是一种口腔里的真菌感染(白色念珠菌),在婴幼儿中常见。

婴儿的口腔黏膜上会有散在或成片的白色膜状物,一般情况下,患鹅口疮不痛不痒,但严重时婴儿会哭闹、拒哺、有时还会发烧。

鹅口疮不影响宝宝的健康,但经常、反复发作令妈妈们紧张、心疼不已。

这是口腔的白色念珠菌感染所致。

念珠菌有很多菌属,最主要的就是白色念珠菌。这些念珠菌广泛存在于人体的皮肤、口腔、胃肠道、泌尿生殖系统之中,平常没有表现,只有在身体免疫力低下或菌群失调的情况下才会发病。

婴儿的免疫系统尚未完全发育好,容易感染念珠菌从而出现症状。

有研究表明,人工喂养的婴儿特别容易感染鹅口疮,因为配方奶中有大量乳糖,会改变口腔环境的PH值,菌丝喜欢在这种环境里生长繁殖。

而母乳中有大量的保护因子,比如免疫球蛋白、乳铁蛋白、溶解酵素等,它们会在婴儿的口腔内形成一层保护膜,避免感染。

另外,人工喂养所用的奶嘴对宝宝柔弱的口腔黏膜是异物刺激,会产生间歇性的机械性创伤,易引起白色念珠菌感染。

所以说,妈妈们要尽量母乳喂养,这样既经济实惠,更有利于宝宝的健康。

如果因为某种原因无法母乳,只能用人工喂养的方式,一定要注意喂奶前将奶嘴消毒,别为了怕麻烦而省略这个步骤,不然,被你省略掉的还有宝宝的健康。

看见可爱的宝宝,妈妈们总会忍不住抱着他们亲吻,或是吻宝宝的脸颊、额头,或是吻宝宝红红的小嘴唇。

但是,亲吻宝宝的小嘴唇可不是个好习惯,这会在母婴的口腔之间传播微生物。有研究表明,20-70%的宝宝因为被妈妈亲吻嘴唇而感染白色念珠菌。为了宝宝的健康,妈妈们要把这个坏习惯改掉,亲吻其它部位一样可以表达爱。

干燥光滑的皮肤是一道天然屏障,保护我们的机体免受念珠菌的粘附,然而,当宝宝吸吮妈妈乳房时,会让乳头和乳晕长期浸泡在乳汁中变湿,也会造成妈妈们局部感染念珠菌。

妈妈感染念珠菌的表现为:皮肤灼热、红斑、刺痛,继而传染给宝宝。

哺乳期的妈妈一定要搞好乳房卫生,每次喂完奶要洗干净乳头、乳晕,保持干燥。同时,别忘记维护好宝宝的口腔卫生,每次吃完奶,要帮宝宝清洗口腔,这才是合格的妈妈!

一旦发现宝宝有了鹅口疮,妈妈们也不用太惊慌,每天用2%的苏打水擦洗宝宝口腔两次即可,白色念珠菌最怕碱性溶液,因其可抑制它们的生长繁殖。

如果发现效果不佳,就要寻求医生的帮助,医生会根据宝宝的情况开药,同时也会告诉你一些注意事项。

长“马牙”和鹅口疮并不可怕,

可怕的是家长的乱处理,

有问题找医生,

是最好的治疗方法。

——————————

听说,点了“在看”的人

都有一口好牙~

——————————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203304862@qq.com

本文链接:https://jinnalai.com/wenda/154859.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