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加三聚氰胺(牛奶加三聚氰胺有什么作用)
2008年,三聚氰胺事件闹得沸沸扬扬。
那一年,家长们只要听到“大头娃娃”这几个字,就会心惊胆战,生怕自己的孩子也被毒害。
如今,13年过去了,因被认定为当年的罪魁祸首三鹿集团董事长田文华在狱中经过几次减刑后,即将出狱,再次掀起了不小的舆论风浪。
01
三聚氰胺是什么?
三聚氰胺,俗称密胺、蛋白精,是一种三嗪类含氮杂环有机化合物,被用作化工原料,不是食品原料,也不是食品添加剂,是禁止被人为添加到食品中的。
三聚氰胺本身毒性很小,常温固体比较稳定,但在在高温下能分解产生高毒的氰化物气体。
2017年10月27日,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公布的致癌物清单初步整理参考,三聚氰胺在2B类致癌物清单中。
02
为什么奶粉/牛奶里要添加三聚氰胺?
在食品制作需要检查蛋白质含量,但是直接测量蛋白质含量技术上比较复杂,成本也比较高,不适合大范围推广。
所以业界常常使用一种叫做“凯氏定氮法(Kjeldahl method)”的方法,通过食品中氮原子的含量来间接推算蛋白质的含量。
换句话说,食品中氮原子含量越高,这蛋白质含量就越高,也因此,三聚氰胺登上了牛奶加工舞台。
当时的牛奶验收的标准是重量及蛋白含量,奶站设有相应的数据检测手段,加入了三聚氰胺的牛奶,数据表现优秀,也因此被制作流入市场。
03
现在的牛奶安全吗?
说到这里,蓝大逸就要和大家唠唠牛奶的生产过程了。
1.奶牛的餐食
好牛奶看奶源,优质的奶源离不开好奶牛,而奶牛吃的好,产的奶才会好。
如「牦牛壮壮」的奶源来自海拔3200m高原上的贵族牛(每头牦牛都私享50亩牧场,约2.5个足球场)——牦牛所产下的牛乳制成的【牦牛壮壮】含钙量比普通牛奶含量高15%,且其含有16种氨基酸,无论是铁、锌、维生素A都比一般牛奶高。
奶牛并非如臆想中的只吃草,为了均衡营养,会有专业营养师根据不同年龄段的奶牛所需营养成分、数量甚至天气变化精确配料,确保奶牛所用食料都是新鲜安全营养丰富的。
而牦牛常年野牧于自然草场之上,以天然牧草和草原上多种名贵的天然中药材(如雪莲、虫草、贝母等)为食,常年饮用冰山雪水,牦牛奶也因此被誉为“奶中极品”。
2.挤奶
奶牛只有在挤奶的时候是“上班”的,其他时间就是休息、娱乐和吃饭。
近年来规模化的现代牧场全部实现了自动化程序的机器挤奶方式,在挤奶过程中不需要人的参与,实现了奶牛的“自由”和人工的“解放”。
3.从奶站到工厂
刚挤出的牛奶温度和人体体温相差不大,基本在37℃左右,而刚挤出的牛奶营养丰富,在露天环境下很容易滋生细菌。
所以一般奶站挤奶完成后都会尽快将牛奶降温至0-4℃,4℃以下的低温环境会抑制微生物的生长繁殖能力,进而保证牛奶的新鲜和安全。
当前大部分生牛乳的国家准收标准是按照GB19301生乳标准执行,在正常情况下饲养的奶牛,几乎都可达标,也就无需再往牛奶中加氮来提升蛋白含量,也在一定程度上,防止了三聚氰胺惨剧的再次发生。
4.加工
生牛乳离开奶站或牧场,一般会由专用的奶罐车,在0-4℃的冷藏条件下运送到加工厂。
到达加工厂后的生牛乳还会经历一整套的检验流程,确保各项指标均达标后(三聚氰胺在正规厂家中都可以检测出来)才会通过相应设备进行灌装生产。
灌装生产核心工艺包括以下3个步骤:
①. 脱气
生牛奶中存在很多挥发性气体,包括一些异味,比如牛膻味,需要进行真空脱气处理。
这也是很多人觉得“现在的牛奶,奶味越来越淡了”的原因之一。
②.均质
牛奶中相对比较重要的营养物质,都会在外包装上都标注了含量,但生产生牛乳的奶牛不是机器,再怎么科学养殖都无法生产出完全一致的牛奶,那外包装上营养物质的含量又是如何一致的呢?厂商是如何精准控制这些营养物质的含量呢?
这就是牛奶生产过程中的重要一步:均质。
生牛奶的质地其实是不均匀的,含有大小不等的脂肪粒,由于脂肪比水轻,如果不加处理,脂肪粒会上浮,出现牛奶分层现象。
因此需要给牛奶做均质处理。
简单来说就是用高压把牛奶中的脂肪颗粒全部击碎,让它们的颗粒变小,并且均匀分散。
这也是很多人觉得现在牛奶奶香味不足的另一个原因了:分子小了,气味不集中,就会感觉香味不浓。
而实际上,均质化的牛奶分子更小,营养更好吸收。
③.灭菌
杀菌,是牛奶加工环节中最重要的一步,经过这一步牛奶就是安全可以饮用的了。
13年前的三聚氰胺事件,极大程度上击垮了国人对国内奶制品行业的信任。
但同样在这13年的管控和监督中,中国的奶制品行业也得到了相应程度的成长,且液态奶也未在此事件中受到影响,所以大可不必过于担心三聚氰胺在我国奶品中的渗入。
感谢大家的观看,更多牛奶相关资讯,欢迎蓝逸食品。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203304862@qq.com
本文链接:https://jinnalai.com/n/464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