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检可以喝水吗(体检可以喝水吗早上)
现在生活条件好了,很多单位或者家庭都会安排一年进行1~2次身体健康检查,体检前往往会被嘱咐:
不要吃早饭
不要喝水
体检可以喝水吗(体检可以喝水吗早上)
不要剧烈运动……
这些就够了吗?远远不止!实际上一些不当的做法就会影响体检检查结果。比如小编妈妈的公司最近就安排了企业员工年度体检,其中有一个人被查出来肝功能异常,被吓坏了,结果复查后发现没事,经医生详细询问,原来是体检前几天喝了酒,才导致这个虚惊一场。
不过这也因此得了一个教训,检查前的准备工作一定要注意,很多行为都会影响检查结果,若是仅仅虚惊一场就算了,万一因此有的潜在疾病没有被检查出来就不好了!
体检前到底不能做什么?有哪些影响体检结果的禁忌?今天就为大家逐一解答。
1、吃
◆体检前吃得太油,肝功能结果可能不准
体检前一天如果吃了大量高脂肪食物,甘油三酯会明显升高,有的人血液甚至呈乳糜状,看上去很浑浊,肝功能等多项检查的准确性会受影响。
建议:体检前3天避免油腻饮食。此外,吃大量高蛋白食物会使尿素氮和血肌酐的数值升高,造成肾功能出现问题的假象。建议体检前两周,保持平常的饮食和生活习惯。
◆体检前吃错食物,可能造成结果“假阳性”
大便隐血检测是大肠癌筛查中使用最广泛且评估最多的手段。有时吃下的一些食物或不经意的行为,都可能导致这一结果呈“假阳性”。
比如体检前一两天吃了菠菜、动物血制品以及猪肝等,或刷牙特别用力,经常有牙龈出血,即使不小心咽了一小口,都会影响检测结果。
此外,有痔疮的人如厕太用力,结果也会为阳性。
建议:验大便前一两天,要忌菠菜和猪肝,也不要吃太多辛辣食物。
◆胃镜检查,前一晚吃少渣易消化食物
为了清楚地看到消化道的粘膜、必须使被检查部位保持干净。如在上午作胃镜检查,在检查前一天晚饭吃少渣、易消化的食物,晚上8时以后,不进食物及饮料。如果下午做胃镜,早餐、中餐都不要吃东西。
◆腹部CT检查,前4天开始少量饮食
空腹,禁食、禁水6-8小时;检查下腹部病变的患者前4天开始少量饮食,检查前2天晚口服缓泻剂一次,使胃、肠内容物尽量减少至排空。若检查胆道系统的患者则需要前一天中午多吃油脂食物,以便排出胆囊内浓稠的胆汁。
◆空腹时间不对,血糖值测不准
大家都知道,体检当天必须空腹,才能让人体处于基础代谢状态,反映真实情况,但是很多人不清楚需要要空腹多长时间。
以甘油三酯为例,一般情况下,餐后2~4小时浓度达到最高峰,但在8小时后基本恢复到空腹水平。由于个体代谢能力不同,为了更加准确,最好空腹10~12小时再化验。
空腹时间也不能过长,一旦体内储存脂肪被“动员”起来,甘油三酯浓度也会升高。同时,血清胆红素可能上升,血糖可能降低。
建议:如果要在早晨8点抽血,前一天晚上8点以后就不要再进食了。果汁、奶、茶水、咖啡等饮料也不行。直到体检结束,再进食。
空腹抽血最好在早上7点半到8点半之间进行。如果在10点之后才去抽血,可能会导致血糖值失真。
2、喝
◆体检前不要大量喝水,血脂会出现误差
体检前大量饮水会稀释血液,导致血糖、血脂、血黏度等检测出现误差。
建议:体检前一天晚上最好别大量饮水,特别是12点以后。体检当天早上可以少量喝水,但最好控制在50~100毫升以内,也就是一两小口。
特别说明:患有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的人不用担心喝水影响体检结果而不吃药,这种做法反而很危险。服药后再检查,有助于判断你的日常身体状况,以便医生调整治疗方案。
准备在全麻状态下做胃肠镜的人清早起来则一点水都不能喝,以免在麻醉后无意识状态下发生误吸。
◆体检前喝酒过量,影响心电图结果
饮酒会影响一些血液检查项目的结果,最常见的有甘油三酯、转氨酶和尿酸。大量酒精还会促使血压改变,心跳加快,诱发心律不齐,降低心电图、脑血流图的准确性。
建议:体检前3天最好不要大量饮酒,体检前一天一定不要沾酒。
3、药物
◆体检前能不能吃药?
要分情况!服用抗生素类药品、维生素C、减肥药物或避孕药等,应停药3天后再接受体检。药物可能会导致检查结果偏移正常范围,所以需要暂停服用。
慢性病患者必须常年规律服药,如高血压、心脏病等心脑血管疾病患者,以及糖尿病、某些术后的抗凝治疗患者等,要继续如往常一样服药,配合少量水,同时一定要告知医生。另外,身上也不要贴膏药、纱布等,以免影响一些胸片、CT检查结果。
建议:如果不清楚自己的药物是否需要停服,可提前咨询专家。
4、漏检
◆不要放弃“让人难堪”的体检项目
此外,一些体检项目需要暴露隐私部位或有疼痛等不适,如肛门指检、妇科检查等,很多人会选择放弃检查,这很可能贻误大病。
比如,肛门指检能初筛出50%~70%的直肠癌,是非常有意义且作用巨大的检查,但在体检过程中很多人却选择了放弃,非常可惜。
5、隐瞒病情
◆隐瞒病情,对自己一点好处都没有!
有的患者担心暴露隐私,在医生问诊时有意无意隐瞒身体上问题,比如以前患过乙型肝炎、有便中带血等。这种行为对自己的健康其实是没有帮助的。
终于体检完了,但是有些人在体检结束后讳疾忌医,不采取一些可控、可及的措施去改善,实在很可惜!
体检的目的是了解自身健康状况,进行主动的自我健康管理,尤其在一些可以通过生活方式、饮食、运动等进行健康管理的慢性疾病方面,更应进行有针对性的治疗和控制。
因此,体检后建议这么做:
1.及时咨询相关医生;
2.主动健康管理:生活方式、膳食管理、运动管理、心理管理等;
3.如若需要进一步治疗者,最好及时就医。
来源:健康名师说微信公众号(id:lcwhjkmss)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203304862@qq.com
本文链接:https://jinnalai.com/n/2093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