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材料价格上涨对企业的影响(原材料价格上涨为什么没有改变技术构成)
近期,国际化工巨头巴斯夫不太平,前段时间因能源短缺进行减产还没缓过来,而近日,其工厂遇到无法控制的技术问题,部分产品产生不可抗力。
而随着国外能源危机愈演愈烈、通胀影响,国外巨头近期接连发布涨价函,叠加国内国庆假期临近,化工原料新一轮的涨价蓄势待发。
-01-
原材料价格上涨对企业的影响(原材料价格上涨为什么没有改变技术构成)
巴斯夫遭遇不可抗力!PVP供应紧张!
9月12日,德国巴斯夫集团发布声明,由于其生产前体γ-丁内酯(GBL)的工厂遇到无法控制的技术问题,自即日起,公司德国路德维希港生产基地交付的PVP(聚乙烯吡咯烷酮)产品发生不可抗力。
据了解,PVP是由N-乙烯基吡咯烷酮(NVP)在一定的条件下聚合生产的非离子型高分子化合物,作为助剂、添加剂、辅料应用在医药、纺织、化工、饮料、日化等多个领域得到应用。
资料显示,全球PVP行业供给端集中度较高,欧美厂家产能占比约60%,主要生产企业包括德国巴斯夫、美国亚什兰、中国新开源,其中巴斯夫拥有产能2-3万吨/年,为全球第一大PVP生产企业,占比超过30%。
根据国信证券不完全统计,目前PVP全球产能约10.71万吨/年,其中国外产能约5.01万吨/年,国内产能约5.7万吨/年。1-2年内预计仅有新开源2万吨/年PVP新建产能投产。
此次巴斯夫不可抗力,将对全球供给带来较大冲击,大量海外订单涌向国内企业,同时国内进口商逐步转向国内企业采购,将导致PVP供需紧张矛盾进一步加剧。
原料方面,进入9月份,PVP的原料BDO一改颓势,市场行情冲破瓶颈期,呈现快速上涨。根据生意社价格监测显示,截止9月16日国内BDO生产企业均价为13900元/吨,较月初上涨36.11%。
下游需求方面,新能源领域PVP主要应用于锂电池导电体系的分散剂和导电材料加工助剂,1GWh电池PVP用量约15吨,还可应用于光伏面板涂层中的银浆。
国信证券测算,受益新能源电池及光伏装机量增加带来新的PVP需求放量,2022年,锂电池、光伏银粉对PVP的潜在需求量分别为1.16、0.20万吨,预计到2025年将分别增加至3.31、0.40万吨。2022年、2023年、2024年全球PVP预计存在0.08、0.07和0.26万吨的供需缺口。
供应紧缺,原料BDO价格上涨,这也意味着,PVP即将迎来一波涨价潮。
实际上,由于BDO价格上涨,近来不少化企已宣布涨价。
-02-
9月16日,康辉国际贸易(江苏)有限公司接连涨价函,表示受原材料BDO价格大幅暴涨影响,自9月19日起,公司各规格PBT产品成交价上调1000元/吨!
另一封涨价函,则是宣布BDO另一条下游产业链的涨价通知,公司表示自9月19日起提高PBAT/PBS/改性、树脂等产品价格上调1000元/吨!
同日,新疆蓝山屯河也发布涨价通知,自2022年9月19日起公司PBAT产品价格调涨1000元/吨。
除此之外,浙江华峰环保材料公司也发布声明称,对PBAT产品价格上调至1000元/吨,于2022年9月21日起执行。
山东睿安生物科技发布涨价声明,于2022年9月22日起公司PBAT产品价格上调1000元/吨。
国际巨头方面,9月15日,Sun-Tox宣布,将从10月21日起上调公司OPP膜和CPP膜产品价格,具体涨幅为200日元/kg(约合人民币9798元/吨)以上。
9月16日,三菱化学集团宣布,将从10月1日起提高透明金属化PET制薄膜价格。涨幅为300日元/kg(约合人民币14697元/吨)以上。
同日,三菱化学集团再发函宣布,将从10月3日起上调树脂改性剂“METABLEN”的所有产品价格,具体涨幅为:
国内市场上涨30日元/kg(约合1470元/吨)以上;
海外市场上涨0.2美元/kg(约合1403元/吨)以上。
上述涨价仅是一部分,自8月末以来,日本的大型化工企业纷纷发布涨价函,如Denka聚乙烯醇PVA,三菱化学PSPET等薄膜制品及原材,UBE合成橡胶,东丽聚酯薄膜,东洋纺PETPA等包装薄膜……涨幅最高达15000元/吨!涨价理由均是原材料价格上涨。
原料上涨的背后原因是石油、煤炭、天然气等能源的高位运行。要知道,作为全球大宗化学品的波动趋势性信号产品,原油对于全球80%以上的化工品都带来长期趋势性影响。
随着冬日来临,能源短缺带来的原料上涨或仍将持续一段时间。
对于国内的化工企业来说,危中有机,可关注能源危机带来的出口机会。
-03-
中信证券研报指出,能源危机背景下,一方面高通胀对于欧洲消费需求造成一定侵蚀,另一方面能源成本激增也导致当地高耗能行业的产能受限。因此,欧洲地区的外需回落可能对我国消费品以及中间品出口形成压力,但受能源成本冲击的行业或将为我国的相关出口带来利好。
同时,随着RCEP(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包括东盟十国及中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印度等国家)的不断深入,成员国之间的贸易创造效应或是我国后续出口的主要增量之一,预计化工品、贱金属制品和纺织制品的需求偏强。
数据显示,截至今年8月,我国对东盟、印度和日本的出口同比增速仍然高于其2021年平均增速。
8月,我国对日本出口的化工制品同比增长约37.9%;对东盟出口纺织原料及制品、塑料制品和贱金属制品同比增长超20%;对印度出口化工制品和贱金属制品同比增长超28%。
由此来看,日本、东盟和印度对于以上商品的需求都有望成为我国后续出口带来结构性亮点。
国内市场方面,随着国庆假期来临,厂家开始备货,市场预期向好,部分化工原料也迎来上涨。如近期国内甲醇、MTBE等化工原料都有不同程度涨幅。
想要“合成纤维”报告福利吗?
产品包括:PX(对二甲苯)、PTA(精对苯二甲酸)、
乙二醇、己内酰胺、丙烯腈、尼龙6……
关注并私聊,报告立马送!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203304862@qq.com
本文链接:https://jinnalai.com/n/2064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