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成功为什么这么厉害(郑成功的势力到底有多大)
郑成功的人生可谓跌宕起伏。
他的实力起起落落,多次遭遇一般人跨不过去的重大挫折。
郑成功的老爹确实曾经打下了好大一片“江山”。
然而,这片“江山”并没有顺顺利利交到郑成功手中,郑成功起兵时实力非常寒酸。
此后,郑成功多次振作又多次遭遇重大挫折。
不过,依靠着非凡的才干和百折不挠的意志,他最终完成了收复台湾的伟业,为国家做出了杰出贡献。
“顶级二代”
郑成功的老爹郑芝龙,曾是华东与华南海洋世界的霸主。
在料罗湾海战击败荷兰人后,郑芝龙家族几乎完全把持了往来中国海的贸易航路。
当时,往来船只,都必须购买郑家“令旗”,才可以通行。仅靠“令旗”一个项目的收入,就高达千万两白银。
1639年时,到日本进行贸易的商船中,中国商船为89艘,荷兰商船仅为9艘。而中国商船每年输入日本的货物中,八成左右为郑家所有。
郑家的贸易据点遍及东亚、东南亚各地。
郑家的兵力,包括了中国人、日本人、朝鲜人、东南亚人,甚至非洲黑人,共20万;拥大、小船3000余艘。
在接收朝廷招安后,郑芝龙更是在拥立隆武帝后,成为定国公、太师。
太师,一般是文臣去世后追人的名号。终大明300年,活着的时候既封公爵又作太师的,郑芝龙是独一号。
可以说,无论是实力还是政治地位,郑芝龙都给郑家打下了一片“大大的江山”。
作为郑芝龙的长子,郑成功可谓“顶级二代”。
然而,老爹打下的“江山”,却几乎灰飞烟灭。
艰难的“创业”
清军南下后,郑志龙降清了。
郑芝龙是老板,他要降清,自然带动了大批兵马降清。
在他的带动下,郑家的主力军队,纷纷放下武器。几日之内,降清的郑家军就达到115000多人。
而坚持抗清的郑家旧部,也四分五裂。
比如,郑彩割据厦门,另扶鲁王朱以海,与郑成功关系微妙。而盘踞金门的郑鸿逵,虽有郑成功合作还算愉快,但也是相互独立的两套班子。
郑成功背父抗清时,“兵将战舰百无一备,往南澳召募”后,仅“有众三百人”。他占据的地盘,仅仅只是厦门1/20的鼓浪屿小岛。
当时,李自成余部郝摇旗等人有兵2、30万,张献忠部有兵5、60万,郑成功这个“顶级二代”,他初创时,其实力还不如一个占山为王的山贼···
不过,“二代”毕竟是“二代”,只要有心,还是能找到可以继承的“产业”。
郑芝龙降清,什么都交出去了,但他的贸易网络是没有交出去的。
散部于各据点、海岛的旧部,他们依靠这套网络为生,自己独立一点意义都没有,因此,他们急切需要新的领导人物来“串线”。
郑成功以长子身份,重更新整合起这些旧部来。
他利用贸易网络,从吕宋、日本等地换取军需、军械、军饷。
有了钱自然好办事,他不但招募了散处海岛的郑家旧部,还在各地新招募、训练军队。
同时,自从招降郑芝龙后,清的征伐重点离开福建,福建沿海一带空虚,郑成功得以逐步发展了起来。
郑成功一面谋划内部统一,杀郑联,驱逐郑彩,夺郑鸿逵兵权,将原郑芝龙部的船只和兵力全部集中到自己手上;另一面,他积极向闽、粤沿海州县进攻,搞粮草,扩兵马。
到1652年时,郑成功已经控制了闽、粤沿海,北起兴化湾,南至碣石湾,全长一千余里,岛屿一千余个;陆上漳、泉、潮、惠等地也常为他所控制,与海岛连成一片。
此时,郑成功的兵力有72镇,20万人。
连遭挫折
经过发展,东南郑成功与西南李定国,成为抗清的两大军事集团。
李定国拥兵20余万,“两蹶名王,天下大震”后,与郑成功相约,共同出兵,恢复中原。
在李定国攻入广东,围攻广州时,派人与郑成功联络,要郑成功发兵协同作战。
郑成功当时以为李定国实力雄厚,自己能应付,因此仍在利用和谈发展自己,没有及时出兵,待到李定国兵败新会后,他才致书道歉,请求再合作。
然而,形势已变,李定国败退后,郑成功成为孤军。
1655年开始,郑成功定下进去南京的决心,展开战略反击。
1655年,郑成功出12镇兵北上,再约李定国协同作战。
然而,李定国与孙可望爆发内讧,退到云南,郑成功被迫调回南下部队。
正此时,海澄守将黄梧降清。
海澄,是厦门门户,也是郑成功的陆上后勤补给基地,存有“铁甲十万副,谷可支三十年,藤牌、滚被、铳炮、火药,皆以数万计”。
旋即,郑成功亲率主力袭击福州附近地区,强征粮食、军需,补充海澄之失,并在闽安“增筑土堡城寨,以为长久之计”,打算以闽安取代海澄,并“造、修战船,以赴北征”。
然而,郑成功一开始北进,清军就“攻其必救”,郑军回救不及,闽安丢失,新积蓄的物资也全部损失。
郑成功仍不气馁,他改以海岛为后勤补给基地,造船练兵,再次北伐。
然而,在羊山时,遇飓风,武器、巨舰、兵马,损失惨重,只好暂停。
1659年,郑成功在浙江夺船取粮,再次进攻。
这一次,郑成功集结了大小舰船两千余艘,兵将八十三营,水陆十七万大军,连战连胜,围困南京。
南京附近、大江南北四府、三州二十四县,或降或克,势如破竹,一时天下震动!
这是收复台湾前,郑成功的巅峰时刻。
然而,郑成功关键时刻还是出现失误,功亏一篑,大败而回。
此战后,不但南京附近、大江南北新附州县完全丢失,就连漳、泉也丢失了,郑成功只剩下厦、金“弹丸两岛”之地。
收复台湾后势力
南京之战后,郑成功虽然击退了清军对厦门的进攻,但深感“弹丸两岛,难抗大军”,决心收复台湾。
经过奋战,郑成功将荷兰侵略者驱逐,收复了台湾。
此时,从地盘来看,郑成功控制的地区包括台湾全岛及金门、厦门等地。
而实际上,郑成功的影响力并不只是如此。
他以台湾为基地,继续以掌握海外贸易,并大力发展地下反清武装。
他与陈辉、洪旭等人,创立天地会,也就是洪门。
天地会,后来逐步发展,即使在郑氏败亡后,天地会仍继续反清斗争,并在太平天国起义、辛亥革命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总的来说,郑成功39年的人生是跌宕起伏的。
他屡屡遭受沉重打击,又屡屡东山再起,百折不挠。
他毕生追求的抗清大业,最终以失败告终了。
可是,他驱逐荷兰殖民者,收复台湾的伟业,永远为后人所颂扬。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203304862@qq.com
本文链接:https://jinnalai.com/n/2002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