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主页 > 用户投稿

北京名胜古迹介绍(北京名胜古迹介绍大全)

北京的十大名胜古迹

1、北京故宫

北京故宫是中国明清两代的宫殿,旧称紫禁城,位于北京中轴线的中心。北京故宫以三大殿为中心,占地面积约7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约15万平方米,有大小宫殿七十多座,房屋九千余间。

北京故宫于明成祖永乐四年(1406年)开始建设,以南京故宫为蓝本营建,到永乐十八年(1420年)建成,成为明清两朝二十四位皇帝的皇宫。

2、圆明园

圆明园是中国清代大型园林,位于北京市海淀区,始建于1707年(清康熙四十六年),由圆明园及其附园长春园和绮春园(后改名万春园)组成,也叫圆明三园,有“万园之园”之称。

清帝每到盛夏就来此避暑、听政,故圆明园又称“夏宫”。1860年**期间,圆明园遭英法联军洗劫为了销毁证据而烧毁,故址现为圆明园遗址公园。

3、颐和园

颐和园,中国清朝时期园林,前身为清漪园,坐落在北京西郊,距城区15公里,全园占地3.009平方公里(其中颐和园世界文化遗产区面积是2.97平方公里),水面约占四分之三。

与圆明园毗邻。它是以昆明湖、万寿山为基址,以杭州西湖为蓝本,汲取江南园林的设计手法而建成的一座大型山水园林,也是保存完整的一座行宫御苑,被誉为“园林博物馆”。

4、八达岭长城

八达岭长城,位于北京市延庆区军都山关沟古道北口。是中国古代伟大的防御工程万里长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明长城的一个隘口。八达岭长城为居庸关的重要前哨,古称“居庸之险不在关而在八达岭”。

明长城的八达岭段被称作“玉关天堑”,为明代居庸关八景之一。

5、明十三陵

明十三陵坐落于北京市昌平区天寿山麓,总面积一百二十余平方公里,距离**约五十公里。十三陵地处东、西、北三面环山的小盆地之中,陵区周围群山环抱,中部为平原,陵前有小河曲折蜿蜒。

自永乐七年(1409)五月始作长陵,到明朝后一帝崇祯葬入思陵止,其间230多年,先后修建了十三座皇帝陵墓、七座妃子墓、一座太监墓。共埋葬了十三位皇帝、二十三位皇后、二位太子、三十余名妃嫔、一位太监。

6、慕田峪长城

北京的慕田峪长城位于北京市怀柔区境内,距北京城区73公里。其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在中外享有“万里长城,慕田峪独秀”的美誉。景区内山峦叠嶂,植被覆盖率达90%以上。

慕田峪长城全长5400米,是中国长的长城,也是的北京十六景之一,AAAAA级旅游区。

7、恭府

恭府(Prince Kung\’s Mansion),位于北京市西城区前海西街,占地面积6.112公顷。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大学士和珅奉旨建此府,咸丰元年(1851年)清廷赐封此宅邸于恭亲爱新觉罗·奕欣,恭府的名称也因此得来。

恭府是清代规模的一座府建筑群,历经了清朝由鼎盛而衰亡的历史进程,承载了极其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故有了“一座恭府,半部清代史”的说法。

8、天坛公园

天坛公园在北京市南部,东城区永定门内大街东侧。占地约273万平方米。天坛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清乾隆、光绪时曾重修改建。现为世界文化遗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AAAAA级旅游景区,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示范点。

天坛公园在明、清两代是帝祭祀皇天、祈五谷丰登之场所。天坛是圜丘、祈谷两坛的总称,有坛墙两重,形成内外坛,坛墙南方北圆,象征天圆地方。

主要建筑在内坛,圜丘坛在南、祈谷坛在北,二坛同在一条南北轴线上,中间有墙相隔。圜丘坛内主要建筑有圜丘坛、皇穹宇等等,祈谷坛内主要建筑有祈年殿、皇乾殿、祈年门等。

9、北海公园

北海公园(Beihai Park)位于北京市中心区,东邻景山,南濒中南海,北连什刹海,属于中国古代园林。

全园以北海为中心,全园占地68.2万平方米(其中水面积38.9万平方米,陆地面积29.3万平方米)。

曾是辽、金、元建离宫,明、清辟为帝御苑,1925年开放为公园。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AAAA级旅游景区。

10、地坛

地坛,又称方泽坛,位于北京市东城区安定门外大街地坛公园内,与天坛遥相对应,始建于明嘉靖九年(1530年),是一座坛庙,是明清两朝帝祭祀“皇地祇”神的场所。

地坛总面积37.4公顷,呈方型,从整体到局部都是遵照中国古代“天圆地方”、“天青地黄”、“天南地北”、“龙凤”、“乾坤”等传统和象征传说构思设计的,另配有皇祇室、宰牲亭、斋宫、神库等古建筑。

好了,关于北京名胜古迹介绍和北京名胜古迹介绍大全的问题到这里结束啦,希望可以解决您的问题哈!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203304862@qq.com

本文链接:https://jinnalai.com/n/189811.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