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主页 > 用户投稿

鳖和甲鱼一样吗(鳖和甲鱼一样吗王八)

黄河流域出现物种泛滥,它会和当年的福寿螺一样对我国生态造成影响吗?据前段时间的网友爆料,黄河沿岸出现甲鱼踪影,其数量几乎达到了泛滥的地步,事件一出更是在网上引发了热议。

经过专家查实,这次泛滥的甲鱼并不是我国本地甲鱼,而是来自美国的佛罗里达鳖,其入侵程度已经蔓延到了我国17个省份,黄河流域也成了最严重的代表。

那么问题来了,这些外来物种是如何入侵到我国的,美国甲鱼又有哪些营养价值?

鳖和甲鱼一样吗(鳖和甲鱼一样吗王八)

弗罗里达鳖又叫珍珠鳖,其体型主要呈椭圆形,鳖壳周边拥有十分宽厚的结缔组织,而灰黑色的背部上有着很多圆形色斑,在壳的前沿处还环绕着一圈大小不一的小颗粒,似一颗颗小珍珠一样,珍珠鳖也就此而得名。

珍珠鳖的生活范围主要以湖泊、河流等淡水区域为主,和它体型一样,珍珠鳖的食量非常惊人,水里的鱼、虾以及各种软体动物几乎都能成为它们的囊中之物,每年夏季是它们的产卵期,且每次产卵都在23枚左右,基本都能达到百分百的存活率。

也正因为如此,其庞大的繁殖能力成了各商户争相养殖的对象。90年代初期,因为中华鳖的品质退化严重、生长速度慢,其品质也在跟着下降,导致了中华鳖的市场日渐低迷。

所以珍珠鳖在这个时候也和其他外来物种一样被引入我国,直到今天广西、广东、海南等地都还存在着很多珍珠鳖养殖场。

随着养殖规模的逐渐扩大,珍珠鳖很快占领了我国中华鳖的大部分市场,因为孵化出来后的珍珠鳖一年能长2~3公斤,有的甚至可以长5~6公斤。

也就是说一只几十斤的珍珠鳖生长周期几乎都用不到十年,与其相比,我国的中华鳖就稍处下风了。

中华鳖是我国本土鳖类中最常见且分布最广的食用鳖,成年的中华鳖一般在20~25厘米,体重在1公斤左右,这两者有着极其相似的外形。

因此有很多的不良商家常常拿着五、六年的珍珠鳖来冒充十几年甚至上百年的中华鳖出售给顾客,从而达到谋取暴利的目的。

除了生长速度快和进攻性强,珍珠鳖的肉质和营养价值也比较高,无论是用来炖汤还是焖炒它都有滋补的功效,尤其是这些年人们的生活水平普遍提高,甲鱼也成了很多人强身健体的首选。

特别是珍珠鳖的裙边厚实肥美,价格也是被炒得水涨船高,据悉珍珠鳖的市场价大约在60~70元每斤,且一直深受消费者的喜爱。

既然如此,弗罗里达鳖是如何在黄河流域形成泛滥的,又会不会像福寿螺一样蔓延?

说起福寿螺相信大家并不陌生,它的繁殖能力要比珍珠鳖强上好几倍,当年福寿螺被引进后迅速在台湾泛滥成灾,导致了稻田里的幼苗几乎都被啃光。

当然在大陆也不例外,被人类弃养后的福寿螺分散在了大自然各处,即便是一块没有养殖过福寿螺的田,它也有一百种方法蔓延到那里,哪怕是到了现在,每年的农忙田地里都会上演“人螺大战”。

诸如此类的事件也在珍珠鳖身上出现过,80年代的时候西班牙就曾引进过珍珠鳖,但因为缺乏管控和缺少天敌的制约,这些珍珠鳖逃到野外。

随着不断繁殖分布范围变得越来越广,最后西班牙的大部分河湖湿地都被侵占,给当地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灾难。

虽然现在国内的珍珠鳖入侵形势跟西班牙相比还有一定差距,但如果不加以控制的话必定会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影响。

而之所以珍珠鳖会在自然中形成泛滥,更多是因为人类的盲目放生,俗话说“千年王八,万年龟”,虽然这个说法过于夸张,但存活个几十年还是没什么问题的,所以鳖也被当成了长寿的象征。

那些深受这种文化影响的人,更是经常在市场购买所谓的“百年老龟”到附近河流进行放生,这其中不乏有人工养殖的珍珠鳖流入,在这样的形势下无疑是放虎归山,要知道近年来在沿岸地区发现巨型鳖的事例并不在少数。

珍珠鳖有着极强的野外生存能力,而拥有大量浅滩湿地和江心岛的黄河流域自然也成了珍珠鳖的聚集地。

作为外来入侵物种,珍珠鳖时常会与我国本土鳖类争夺食物和生存空间,如果长期这样下去,到时候当地的爬行类、两栖类甚至是鱼类都会受到不小的冲击。

至于是不是像网上传出的有人恶意投放,这个问题从现在来看概率非常小,且不说黄河的某些领域禁止放生,如果想要人为在短时间内依靠投放达到泛滥的地步,以黄河的面积来看这个工程是非常庞大的。

而要想解决珍珠鳖泛滥的问题,还得要定期捕捉,以防止珍珠鳖不断蔓延导致数量越来越多。

再者就是低价放入市场,让人人都吃得起甲鱼,只要价格合理,以目前我国人口数量来说,珍珠鳖想要大肆泛滥几乎是不可能的。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203304862@qq.com

本文链接:https://jinnalai.com/n/184947.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