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雁的简笔画怎么画(大雁的简笔画 人字形)
雪雁(发表于《连环画报》1984年5月号)
大雁的简笔画怎么画(大雁的简笔画人字形)
改编吴若增
绘画何多苓
何多苓
1948年生于中国四川成都。著名油画家,连环画家。擅油画、连环画。中国当代抒情现实主义油画画家的代表,“伤痕美术”代表人物。
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油画学会理事,成都画院专职油画家,国家一级美术师、成都画院艺术委员会主任。
1973年毕业于成都师范学院美术班。1977年入四川美术学院油画专业学习,1979年入四川美术学院绘画系油画专业研究班,1982年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研究生班,毕业后在四川成都画院从事油画创作,现居成都。1985年应美国马萨诸塞州艺术学院邀请赴美讲学。
20世纪80年代初,何多苓即以《春风已经苏醒》《青春》、连环画《雪雁》、《追穷寇》、《我们曾唱过这支歌》等作品轰动一时。成为塑造一个民族和集体形象的代言画家。1992年,其作品《今夕何夕》颠覆其一贯恪守的焦点透视法则,首次使用双重空间的处理手法,作品风格更为趋近中国古典绘画风格。
何多苓的艺术具诗意的特质,重绘画性,唯美、优雅、感伤,他追求的是无拘无束的自由度。他的艺术造型功底坚实而全面,落笔之处,人物、景象充满生命活力。他在形式语言上所推崇的单纯感与中国传统水墨画具有异曲同工之妙,在洗练中见细致,于单纯中现复杂,表现出一种超然的精神境界和深层次的艺术追求。
何多苓画的是油画的形式,但是表现出的是东方文人的精神,他曾表示:“从1990年开始我就有一种冲动,想把自己骨子里的中国人的精神,跟我学习的油画技巧结合起来,形成一种中国式的油画,表达出中国传统的"士"和文人的精神。我觉得以前的中国油画探索,还停留在表面上:他们或者用油画来模仿国画,或者用油画的方法来画国画、中国题材。我想结合油画和国画的长处,用油画笔吸收国画的长处,如皴、擦、点、染等技法,通过笔的轻重等变化,在笔墨中表现个人的意绪。”
何多苓曾谈到《雪雁》(画《雪雁》用的是丙烯颜料)的创作:“1983年,《连环画报》约我画一套连环画。收到脚本后,我在《收获》杂志上找到了美国作家保罗·加利科的原作译文。我从未见过位作家的其他作品。不过,后来《雪雁》在日本福岗美术馆我的个展上展出时,办事严谨的日本人也找来了日文版的原作,可见该小说还是有些名气的。看完小说后,我觉得基本上是一部传统的英雄美人的浪漫故事,但也有些特别之处。其一是背景放在二次大战之初荒凉的北方海岸上,角色只有二人一鸟,这就增加了戏剧性。其二是刻意安排的悲剧结局。画家是个残疾人,注定和少女没有美好前程,因此作者让他到敦刻尔克去营救英军,一去不返。”
“其实,让我决定接下这活的,还真不是那正剧时代的悲剧英雄故事。这就要说说连环画这回事了。连环画本名小人书,小时候到小人书摊上,几分钱一本租来看,相当于现在租碟子。《连环画报》上刊登的就不是小人书了,基本上是针对成人的。画法也不限于工笔白描,有些油画家也开始涉足这一领域,出现了如俞晓夫《一个儿子》,尤劲东《人到中年》等名作。当时我很有些文学情结----那时大家都有----但因怕苦怕累,从未尝试写作。唯一解决办法是画。《雪雁》似乎提供了一个可行的框架,因为该小说很有画面感。此外,我还有一个小小的野心,即进一步提高连环画的档次。这就不能不提到玛格丽特·杜拉斯。我看了她的电影剧本《印度之歌》,为之倾倒。从文字上看,情节和对话分列两边平行排列,而同时推进的情节和对话不一定对得上号,往往是错位的,有点像作曲法中的对位法。电影照此拍出来如何,我没看过。但我自信能把这种“声画对立”的技巧用得很好。具体方法是,每一幅画面都具备独幅画的价值,可以独立存在;而情节的描述完全交给文字。其29-31图可为例子。关于这几幅画,还有件事值得一提。开头,我根据脚本画了战争场面,但总觉不妥。我的朋友、手风琴演奏家和教师陈军来访,看了后也认为和整个作品的风格不搭调。这促使我画成了现在这个样子,在此向他致谢。”
“这样画出来的东西还叫不叫“连环画”,我很怀疑;不过,当时《雪雁》无疑获得了成功,我所使用的“背影+地平线”的图式,据说为一些第三代电影导演所借鉴。现在重读,还能记起当时为之花费的心血,而花费的时间应该成就任何一部杰作----我不说具体的数字了,否则会招至非议:你就这样浪费生命?!”
油画《青春》曾获第六届全国美展银奖、铜奖,第七届全国美展铜奖,第22届蒙特卡洛国际艺术大奖赛摩纳哥政府奖。
连环画《雪雁》获第三届全国连环画评奖绘画二等奖。
1989年《带阁楼的房子》获第七届全国美展铜奖。
1991年《带阁楼的房子》获第四届全国连环画评奖绘画创作三等奖。
图文:大关、赵刚(连趣网CEO)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203304862@qq.com
本文链接:https://jinnalai.com/n/1831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