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gdp各市排名2022年(安徽省市gdp排行2021)
都说现在选大学,地域因素越来越重要,家长和学生都愿意选择发达地区,这是人性使然,无可厚非,毕竟“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嘛!但实际的招生情况是什么样的呢?发达地区在安徽招生的人数和学校数量总体情况如何?我对安徽省2022年理科一本相关招生数据进行了整理、汇总,现分享给大家,希望给大家有个总体印象,后续主要省市的具体分析,我会另行撰文分享,敬请期待。
一、从招生计划人数上来看
2022年各省市在皖理科一本招生人数排名前10的省市从高往低分别是:安徽、江苏、上海、北京、湖北、陕西、辽宁、浙江、四川和山东(详见下表),这10个省市合计招生67138人(含中外合作办学),占招生计划总人数的85.64%。这10个省市里,除了东道主自己,另外的9个基本都是教育资源发达大省,且大部分省份经济较发达。安徽周边的省市含安徽的话基本达到60%,我分析省市周边还是有一定的影响,比如经济较发达的广东,教育资源也相对丰富,但在这个名单里就没有排进前10。
安徽gdp各市排名2022年(安徽省市gdp排行2021)
序号/排名
省市
招生计划
院校名称数量
招生计划占比
1
安徽
49537
33
63.18%
2
江苏
3668
47
4.68%
3
上海
2840
46
3.62%
4
北京
1999
52
2.55%
5
湖北
1746
27
2.23%
6
陕西
1711
34
2.18%
7
辽宁
1476
31
1.88%
8
浙江
1442
32
1.84%
9
四川
1367
20
1.74%
10
山东
1352
23
1.72%
11
湖南
1197
13
1.53%
12
天津
1160
20
1.48%
13
河北
1067
11
1.36%
14
河南
1061
11
1.35%
15
江西
979
11
1.25%
16
广东
943
22
1.20%
17
重庆
706
20
0.90%
18
黑龙江
682
13
0.87%
19
山西
656
5
0.84%
20
福建
576
13
0.73%
21
海南
575
6
0.73%
22
新疆
427
4
0.54%
23
广西
399
5
0.51%
24
吉林
343
9
0.44%
25
甘肃
195
4
0.25%
26
青海
92
1
0.12%
27
宁夏
73
1
0.09%
28
云南
54
2
0.07%
29
贵州
51
2
0.07%
30
内蒙古
26
1
0.03%
总计
78400
519
100%
我们再来看下不含中外合作办学的计划招生情况,前10名的省市没有变化,唯一的区别是四川和浙江名次对调,原因是浙江在安徽中外合作办学的人数较多。这10个省市合计招生65319人(不含中外合作办学),占招生计划总人数的85.89%,较含中外合作办学比例上升0.25%,变化不大。
序号/排名
省市
招生计划
院校名称数量
招生计划占比
1
安徽
49036
24
64.48%
2
江苏
3371
30
4.43%
3
上海
2560
34
3.37%
4
北京
1907
42
2.51%
5
湖北
1707
20
2.24%
6
陕西
1582
23
2.08%
7
辽宁
1358
21
1.79%
8
四川
1301
15
1.71%
9
浙江
1265
20
1.66%
10
山东
1232
16
1.62%
11
湖南
1177
11
1.55%
12
天津
1082
14
1.42%
13
河南
1042
10
1.37%
14
河北
1017
9
1.34%
15
江西
971
10
1.28%
16
广东
858
18
1.13%
17
山西
656
5
0.86%
18
黑龙江
645
10
0.85%
19
重庆
612
13
0.80%
20
海南
560
4
0.74%
21
福建
533
10
0.70%
22
新疆
427
4
0.56%
23
广西
384
4
0.50%
24
吉林
301
5
0.40%
25
甘肃
180
3
0.24%
26
青海
92
1
0.12%
27
宁夏
73
1
0.10%
28
云南
54
2
0.07%
29
贵州
37
1
0.05%
30
内蒙古
26
1
0.03%
总计
76046
381
100%
二、从院校名称数量上来看
首先解释下为何叫“院校名称数量”,主要是不少学校把部分专业单独拆分出来招生,另外中外合作办学也是单独招生的,所以官方出来的数据里都是这么分的,实际的招生学校个数要比院校名称数量少,后续出主要省市的数据时,我尽量合并按学校数量来分析,这样大家看起来会更直观,敬请期待。
2022年各省市在皖理科一本院校名称数量排名前10的省市从高往低分别是:北京、江苏、上海、陕西、安徽、浙江、辽宁、湖北、山东和广东(详见下表),这10个省市合计招生66714人(含中外合作办学),校名称数量347个,占院校名称总数量的66.86%。和之前的招生人数相比,院校名称数量方面广东将四川挤出了前10,四川列第11.
序号/排名
省市
招生计划
院校名称数量
院校名称占比
1
北京
1999
52
10.02%
2
江苏
3668
47
9.06%
3
上海
2840
46
8.86%
4
陕西
1711
34
6.55%
5
安徽
49537
33
6.36%
6
浙江
1442
32
6.17%
7
辽宁
1476
31
5.97%
8
湖北
1746
27
5.20%
9
山东
1352
23
4.43%
10
广东
943
22
4.24%
11
四川
1367
20
3.85%
12
天津
1160
20
3.85%
13
重庆
706
20
3.85%
14
湖南
1197
13
2.50%
15
黑龙江
682
13
2.50%
16
福建
576
13
2.50%
17
河北
1067
11
2.12%
18
河南
1061
11
2.12%
19
江西
979
11
2.12%
20
吉林
343
9
1.73%
21
海南
575
6
1.16%
22
山西
656
5
0.96%
23
广西
399
5
0.96%
24
新疆
427
4
0.77%
25
甘肃
195
4
0.77%
26
云南
54
2
0.39%
27
贵州
51
2
0.39%
28
青海
92
1
0.19%
29
宁夏
73
1
0.19%
30
内蒙古
26
1
0.19%
总计
78400
519
100%
我们再来看下不含中外合作办学的院校名称数量情况,前10名的省市没有变化,名次方面则变化较大,大家可以对照两个表简单看一下,原因基本上都是中外合作办学的院校名称数量多寡造成的。这10个省市合计招生64876人(不含中外合作办学),校名称数量248个,占院校名称总数量的65.09%。较含中外合作办学比例下降了1.77%,说明前10名里面的中外合作办学的院校名称数量较排名靠后面的省份多。
序号/排名
省市
招生计划
院校名称数量
院校名称占比
1
北京
1907
42
11.02%
2
上海
2560
34
8.92%
3
江苏
3371
30
7.87%
4
安徽
49036
24
6.30%
5
陕西
1582
23
6.04%
6
辽宁
1358
21
5.51%
7
湖北
1707
20
5.25%
8
浙江
1265
20
5.25%
9
广东
858
18
4.72%
10
山东
1232
16
4.20%
11
四川
1301
15
3.94%
12
天津
1082
14
3.67%
13
重庆
612
13
3.41%
14
湖南
1177
11
2.89%
15
河南
1042
10
2.62%
16
江西
971
10
2.62%
17
黑龙江
645
10
2.62%
18
福建
533
10
2.62%
19
河北
1017
9
2.36%
20
山西
656
5
1.31%
21
吉林
301
5
1.31%
22
海南
560
4
1.05%
23
新疆
427
4
1.05%
24
广西
384
4
1.05%
25
甘肃
180
3
0.79%
26
云南
54
2
0.52%
27
青海
92
1
0.26%
28
宁夏
73
1
0.26%
29
贵州
37
1
0.26%
30
内蒙古
26
1
0.26%
总计
76046
381
100%
对于绝大多数家庭来说,可能更为关注的是不含中外合作办学的数据,毕竟中外合作办学的模式不是人人都认可的,更关键的还有“高额”的学费,这几年还会有疫情因素的叠加影响?
那么,你的孩子会优先在上述描述的前10省份里选择学校吗?欢迎在评论区中跟我交流。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203304862@qq.com
本文链接:https://jinnalai.com/n/1788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