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主页 > 用户投稿

2022小学语文课程标准解读(2022小学语文课程标准解读ppt)

春雨绵绵好时节,锄地播种正当时。随着新课程和新课标的“双新”临门,江苏省南通市紫琅第一小学的语文老师们“借座”江苏省小学语文姜树华名师工作室研修活动,迎来了李亮、王爱华两位重量级语文专家的高端引领。专家引领高屋建瓴,指点迷津,让全体与会人员拨云见日,茅塞顿开。

本次活动由江苏省师干训中心、南通市教师发展学院主办,由江苏省小学语文名师工作室承办,活动由南通市紫琅第一小学校长姜树华主持。

2022小学语文课程标准解读(2022小学语文课程标准解读ppt)

本次活动共分为两个环节:第一场由教育学博士、江苏省中小学教研室小学语文教研员、江苏省教育学会小学语文专业委员会理事长、教育部基础教育语文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李亮作《双战?双减?双新》专题讲座。

李亮

李博士首先结合当前时事背景,明确了“社会即学校”的概念,老师们感受颇深。

针对“双减”政策,李博士就他所提出的“双减”课堂概念和老师们展开教学研讨。“双减”政策是未来基础教育工作的核心,“双减”课堂的展开要具有家常味、高效性、清简性以及兜底性。教师不仅要使得课堂减负提效,更要在原有的基础上作出改变,预习的环节完全能够放在课堂中进行。真正的课堂,应该用来追求未知,解决问题。

“双新”指向便是新方案,新课标。李博士还在此基础上引申至新教材,提醒老师们要深入研读《新课标》,明确自身语文教育的方向。此次《新课标》的发布,主要有四个方面的变化:第一,育人导向更突出。第二,素养导向更明确。第三,是学习任务群的提出。第四,则是建立学业质量的评判标准。经过李博士的讲解,老师们对《新课标》也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老师们之后的教育教学,更要融入生活,确定导向,认真研讨!

第二场由江苏省特级教师、全国优秀教师、南通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小学语文教研员、江苏省小学语文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王爱华老师作题为《素养为本的单元教学研究与实践》专题讲座。

王爱华

王老师围绕“大单元·大情境·大任务”的主题,从“大单元教学的提出”“大单元教学的内涵”“大单元教学的实施”三个方面进行分享。

王老师指出,大单元设计经历了“单元课程综合论”“20世纪国际教育思潮”“主体性大单元情境课程”“基于核心素养的课程”四个过程。最早提出“单元”概念的是叶圣陶先生。故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王老师希望所有的语文教师要一直追寻着叶圣陶先生的思想理论,坚持语文要素和人文主题融为一体,打成一片。

大单元设计是以素养为本的设计,基于此,王老师重点阐述了“大主题”“大情境”“大任务”“活动”四个方面的内容。大主题是大单元的魂,要综合实现语文教育的多重价值。大主题具有超越性,升华了文本的人文主题,穿越到学生的精神世界,也具有融合性,将语文知识、方法与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融为一体,指向了语文核心素养的目标与方向。大情境又可以分为“整合之境”“真实之境”“有我之境”“活用之境”,对此,王老师进行了详细的解读。随后,王老师还指出,大任务是改变支离破碎分析,引领深度学习的重要途径,需要高度重视。

王老师表示,大单元教学,可抵达语文素养发展的佳境,勉励大家潜心钻研,孜孜不倦地走在小学语文教研和教学的大道上,让语文教学更有深度和温度。

教师感言

李爱芸老师:

王老师的讲座《素养为本的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阐述如何进行大单元教学设计,让我感受到了大单元教学设计的大智慧。在王老师具体而深入的实例阐述中,我认识到大单元的整体性是从素养出发的完整的学习方案,是指向素养的、相对独立的、体现完整教学过程的课程细胞。认识到大单元设计追求语文与生活的联系。反思我们的课堂,我明白教学不能仅停留于语文学科所谓的操练上,而要变成生活的一种需要,促使学生的语文素养在生活的大情境中养成。

黄小津老师:

今天上午两位专家的分享让我受益匪浅。首先,语文老师接触更多的还是家常课,所以我们的课堂要有家常味,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接着,“双减”背景下,我们青年教师上完课后都要多多反思,自己的这一堂课上完,孩子是否有切实收获?最后“双减”课堂应该是一堂减法的课堂,课堂简简单单,清清楚楚,不浪费师生彼此的时间,需要教师以简约的教学形式呈现课堂。

濮康璐老师:

今天有幸听了李亮老师和王爱华老师的讲座。我深切感受到了2022年新课程标准带来的语文教学上的变革。李老师旁征博引,从政治、经济、文化角度出发,最后回到课文课程的教学,让我们认识到课文课程要紧紧围绕着文化自信、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审美创造为整体的核心素养。王老师深入浅出地讲解了“素养为本的单元教学与实践”,从“大单元”、“大情境”、“大任务”、“新技术”四个方面让我们学习了新课程标准指导的语文教学新实践的过程,我们深受启发。

吉春荣老师:

李亮老师从眼前的时事开始,教育我们作为一名教师要关注时事,立足当下。“双减”“双新”都是基于时代变化而进行的课程和改革。王老师的大单元设计案例让我明白如何提炼大主题,把语言作品的情境与学生生活联系起来,让学生去学习真实鲜活的语文。两位老师带来的分享让我对语文教学的认识更加深入。

胡一钰老师:

今天有幸聆听了李亮博士和王爱华老师两位专家的讲座。李亮博士谈到“双减”课堂如何减负增效,改变传统课堂高耗低效的弊端,我们要从增加家常味、让孩子有所得、减法思维、有底线保障这四个方面努力。教研员王爱华老师从“大单元教学”的提出、内涵和实施,丰富的内容给我们一场思想盛宴。我们青年教师,沐浴在前人教育光辉下,感到十分幸福。

丁佳铃老师:

李亮老师关于《“双减”“双新”》的主题讲座使我受益匪浅。“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告诉我们每天发生的事情就可以作为教育内容,甚至比教材、课堂组织更精彩。王老师作了题为《小学语文单元整体教学设计》的讲座,从升华单元人文主题、超越单元语文要素两方面指出如何提炼单元大主题,还强调掌握阅读策略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要重视阅读实践,培养积极的阅读者。这也给我今后的阅读教学指明了方向。

任丽娟老师:

李亮博士以当下的时事开篇,从社会日新月异的变化讲到新课标的发布再到双减课堂的改变,让我深深感受到“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的深刻内涵。作为老师我们应该善于从身边发生的事情中发现教育契机,让我们的教学真实而有效。王爱华老师对语文“大单元、大主题、大情境”的剖析让我豁然开朗。语文教学不能把人文性和工具性分开,我们应该以单元为基础,深入挖掘每个单元所蕴含的核心素养,创设真实情境,让学生获得全面的发展。

张艺老师:

今天上午有幸聆听了两位专家的讲座。李亮老师从“双战”到“双减”再到“双新”,立足社会风云变化,将语文课程的当代变革与语文教学的当下选择娓娓道来,使我收益颇丰。王爱华老师从“大单元”的前世今生说来,将“大单元”的内涵与真实情境运用一一剖析,使我对新课程、单元教学、任务群等概念又有了新的认识。

陈雪老师:

王爱华老师通过理论研究和案例分析的结合,详细解读了新课标下大单元设计的内涵,向我们展示了大单元语文教学中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指出提炼大主题聚焦核心素养是大单元教学的核心,创设大情境可以学习真实鲜活的语文,设计大任务引领深度学习。清晰的思维导图和深入的解读让我受益匪浅。

成璐老师:

有幸聆听了本次专家讲座,王老师的大单元设计追求真实之境,让学生在真实的生活情境中学习,课堂情境创设脱离真实世界,反而容易让学生对真实情境失去了兴趣起到负面效果。大单元设计追求活用之境,改变传统教学中教授生字词的机械操练,更需进行整体的、活的语境的运用。这两点我感触最深,为我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指明了方向。

李鑫玉老师:

李老师关于双减的解答和思考为我打开了一扇大门。一方面双减要做到“清减”,即为一种清楚、简约的教学,教师的教学目标不必过多,教学过程也不必过于复杂,重在基础。另一方面教学要“兜底”,即有底线思维。我们要把语文教学文做扎实,基础知识学习是后继学习的基石,只有把握基础才能拓展延伸。

不负盎然春色,不负雨晴风清好时节。随着语文新课标的落地,江苏省南通市紫琅第一小学将不断学习,不断研究,不断实践。从“言意共生教语文”到“言意共生学语文”,过“言意共生的语文生活”,作为语文人,我们永远在路上。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203304862@qq.com

本文链接:https://jinnalai.com/n/174867.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