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清明节的资料有哪些(有关清明节的资料50字)
清明
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每年三月初一前后,公历4月4至6日,太阳到达黄经15°时为清明节气。《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三月节物至此时,皆以洁齐而清明矣。”按现行公历,目前清明节位于4月4日、4月5日、4月6日三天中的一天。《岁时百问》中说:“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历书》:“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丁,为清明,时万物皆洁齐而清明,盖时当气清景明,万物皆显,因此得名。”清明节与除、盂、九三节也是中国传统节日里祭祖的四大节日。由于清明节是根据节气而定的,故清明是少数与西历大致吻合的中国传统节日。清明为台湾、中国大陆、香港等地唯一根据节气而定的休假日。
有关清明节的资料有哪些(有关清明节的资料50字)
清明节的起源
相传春秋时期,晋公子重耳为逃避迫害而流亡国外,流亡途中,在一处渺无人烟的地方,又累又饿,再也无力站起来。随臣找了半天也找不到一点吃的,正在大家万分焦急的时候,随臣介子推走到僻静处,从自己的大腿上割下了一块肉,煮了一碗肉汤让公子喝了,重耳渐渐恢复了精神,当重耳发现肉是介子推自己腿割下的时候,流下了眼泪。
十九年后,重耳做了国君,也就是历史上的晋文公。即位后文公重重赏了当初伴随他流亡的功臣,唯独忘了介子推。很多人为介子推鸣不平,劝他面君讨赏,然而介子推最鄙视那些争功讨赏的人。他打好行装,同悄悄的到绵山隐居去了。
晋文公听说后,羞愧莫及,亲自带人去请介子推,然而介子推已离家去了绵山。绵山山高路险,树木茂密,找寻两个人谈何容易,有人献计,从三面火烧绵山,逼出介子推。大火烧遍绵山,却没见介子推的身影,火熄后,人们才发现背着老母亲的介子推已坐在一棵老柳树下死了。晋文公见状,恸哭。装殓时,从树洞里发现一血书,上写道:“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为纪念介子推,晋文公下令将这一天定为寒食节。
第二年晋文公率众臣登山祭奠,发现老柳树死而复活。便赐老柳树为”清明柳“,并晓谕天下,把寒食节的后一天定为清明节。
清明的气象和农事特点
春意盎然,春耕植树。清明时间,气温转暖,草木萌动,天气清澈明朗,万物欣欣向荣。这时春天的景色是阳光明媚,柳绿桃红,群山如黛,百鸟啼鸣,生机无限。此时东亚大气环流已基本实现从冬到春的转变。
清明前后清爽温暖,农家进入植树春耕忙季。清明时节,除了东北和西北地区外,大部分地区的日平均气温已升到12度以上,大江南北到处是一片春耕大忙的景象。这个节气温度适宜、雨水充足,种树成活率高,成长快。因此自古以来我国就有清明植树的习惯。
清明的民俗
祭祖扫墓,郊游踏青。
清明的饮食起居养生
注意降火,强筋健体。早睡早起,郊游踏青,适当锻炼。
清明的谚语
雨打清明前,春雨定频繁。
阴雨下了清明节,断断续续三个月。
清明难得晴,谷雨难得阴。
雨打清明前,洼地好种田
清明雨星星,一棵高粱打一升。
清明宜晴,谷雨宜雨。
清明无雨旱黄梅,清明有雨水黄梅。
麦怕清明霜,谷要秋来旱。
清明有霜梅雨少。
诗词鉴赏
清明
[唐]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寒食野望吟
[唐]白居易
乌啼鹊噪昏乔木,清明寒食谁家哭。
风吹旷野纸钱飞,古墓垒垒春草绿。
棠梨花映白杨树,尽是死生别离处。
冥冥重泉哭不闻,萧萧暮雨人归去。
闾门即事
[唐]张继
耕夫召募爱楼船,春草青青万项田;
试上吴门窥郡郭,清明几处有新烟。
郊行即事
[宋]程颢
芳草绿野恣行事,春入遥山碧四周;
兴逐乱红穿柳巷,固因流水坐苔矶;
莫辞盏酒十分劝,只恐风花一片红;
况是清明好天气,不妨游衍莫忘归。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203304862@qq.com
本文链接:https://jinnalai.com/n/1748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