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古诗三首(三年级上册古诗大全)
【一】课堂笔记
〖三〗教学设计
三年级上册古诗三首(三年级上册古诗大全)
(板书:山居秋暝)
2.作者介绍
王维(约701-约761),字摩诘,蒲州(今山西永济)人。唐代山水田园诗人。其诗似浅而实深,似淡而实腴,体物精细,状写传神,具有独特成就。他又精通绘画,擅作平远之景,擅绘人物、丛竹等。有《王右丞集》。
(板书:山村生活美)颔联与首联有何联系?空气清新方可见月光之皎洁;新雨之后才能显清泉之声响。4.颈联写得十分热闹,这与作者要创造一个寂静,清新,幽雅的环境是否和谐?并说说原因。明确:是。写浣女、渔舟的热闹,正是为了烘托出山村环境的寂静、清幽。如同“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一样。人们从这些热闹的景物中,很自然地体味出一种和平恬静,体味出恬静中的一片勃勃生机。这里有动有静,动静结合,以动衬静。5.六句写景的句子,哪几句可以作为画面的主体?学生概括。明确: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6.请同学们用自己的语言把画面具体地描绘出来。
二、初解诗意,读出韵味。
1.看能不能读出诗的节奏与新的感觉来。
2.学生自学自读。
3.指名生读。请大家认真听,听一听他的朗读停顿是否合理,节奏是否恰当。
指导:“到——客——船”,这节奏一放慢,声调一降低,就有一种余音袅袅的感觉。来,一起来读后两句。
学生齐读全诗。
三、感“眠”悟“愁”,“对”出愁思
1.抓一“眠”字,进入情景。
(1)请同学们默读古诗,想一想:哪些字眼、哪些词语向我们透露出张继没有睡觉的消息?
(2)学生默读、圈画。
(3)停。谁来说说你从哪些字眼看出张继的不眠?
月落。他看到月亮落下去了。
(板书:月落)
乌啼。他听到了乌鸦的啼叫。耳闻乌啼,所以未眠。
(板书:乌啼)
霜满天。张继还看到了霜满天的景象。满天的霜有谁看见过?哦,霜满天其实写的是作者的什么感受?对,是诗人感觉到的。诗人身感霜气的降临,他怎么能睡得着呢?
(板书:霜满天)
诗人看到了枫树和渔火。
(板书:江枫、渔火)
张继因为未眠,所以听到了寒山寺的钟声响起。
(板书:半夜钟)
(4)在这深秋之夜,张继目睹月落,耳闻乌
啼,身感霜气的降临,他怎么睡得着呢?带着失眠者的心态读《枫桥夜泊》。
学生齐读全诗。
2.抓一“愁”字,感受愁意。
(1)旅途本辛劳,本应该早点歇息,张继却久久不眠,为什么?
学生回答。
一个字,愁。学生说带“愁”字的词语。
(板书:愁)
(2)是的。请你看看古诗,到底是什么勾起了张继的愁思、愁绪和愁怀?是什么拨动了诗人的愁心与愁弦呢?
学生在钟声的伴奏下齐读全诗。
(板书:长相思)
枫桥夜泊
山居秋暝
诗中有画寂静,清新,幽雅山村生活美
教学反思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静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203304862@qq.com
本文链接:https://jinnalai.com/n/1743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