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主页 > 生活经验

青藏高原烟花秀破坏有多大?材料真能降解吗?专家分析

一场9月19日在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市江孜县热龙乡燃放的烟花秀,引发了广泛讨论和关注。其中最核心的担忧是,这场烟花表演到底会对当地高原环境造成什么样的伤害?一旦造成破坏,环境能修复到原来模样吗?人们还提出质疑,烟花秀审批程序是否合法合规?针对这些疑问,科技日报记者对相关专家进行了采访。

现场视频截图。

第一问:烟花材料在5000米高山能降解吗?

烟花秀主办方在声明中表示烟花材料“环保可降解”,遭到生态环境专家的严肃质疑。西藏自治区生态环境厅生态环境监测中心正高级工程师张惠芳认为,主办方表示烟花彩色粉均为生物可降解材料,但这一说法在高原环境下缺乏实证支持,近乎“伪科学”。

张惠芳提出疑问:这些材料降解需要多久?最终降解成什么物质?是否具备在高原环境下降解的条件?“在低温低氧的高原极端环境下,材料降解速率会显著减缓,而主办方迄今未能提供任何在极端高海拔环境下进行的降解测试数据或科研报告。”她说。

第二问:烟花秀会对高原生态造成什么样的破坏?

西藏是重要的国家生态安全屏障和国家生态文明高地,生态战略地位极为重要。“青藏高原是中华水塔,世界生物多样性中心之一,生态环境非常脆弱,一旦被破坏极难恢复,需要几十年甚至上百年。”植物学者刘公社告诉记者。

热龙乡属于典型的高山草甸生态系统,海拔极高、生态环境极端脆弱。“此种生态环境一旦遭到破坏,几乎不可能恢复至原生状态。”张惠芳介绍,高寒草甸植被生长缓慢、土壤贫瘠,烟花火工设备搭建、人员踩踏和烟花残留物等任何人为干扰,都可能造成长期甚至永久性的生态损伤。

对于活动方承诺的生态修复措施,张惠芳也提出了自己的忧虑——修复手段若未经过严格科学论证,贸然行动可能造成二次破坏。“例如,草甸已因设备固定遭受破坏,即便移除设备,地表创伤仍然存在。若修复过程中涉及翻土、引入外来草种等操作,可能进一步扰乱原生土壤结构和水文环境,甚至引发物种入侵,导致生态系统功能进一步退化。”她说。

“一场不到一小时的高原烟花表演,可能对植被、动物及生态环境造成多方面影响。”首都师范大学副教授顾垒说,目前从有限的现场资料虽难以判定破坏程度,但这类活动“完全没有必要”,侵犯了属于全民的环境和自然资源,却只满足了艺术家的表现欲和品牌方的传播需求。“这实在应引以为戒。品牌方与艺术家虽已公开道歉,但公正评估和实质弥补举措才是当前最关键的工作。”他说。

第三问:这次烟花秀的审批程序合法合规吗?

更令人担忧的是程序合规性问题。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可能对环境与生态造成显著影响的项目,必须依法开展环境影响评价。然而,该项目在启动前未进行法定环评,审批程序存在严重瑕疵。“没有环评就是违规。”张惠芳说。

张惠芳表示,任何在高敏感区域开展的活动,必须严格遵守生态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坚守生态红线,以科学评估为前提、以审慎决策为原则,绝不能以“环保营销”之名行生态破坏之实。

刘公社认为,当地应严格执法,提高社会各界生态环保意识。

记者了解到,日喀则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此事,已于9月21日成立调查组,第一时间赶赴现场核查,后续将根据调查结果依法依规处理。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203304862@qq.com

本文链接:https://jinnalai.com/jingyan/777542.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