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主页 > 生活经验

“被逼下跪”的百亿零食巨头,彻底击碎表面光鲜

国内最头部的零食一哥好想来,最近上演了最令人揪心的场面。

在江苏连云港一家好想来门店内,一位顾客因为自己被插队而感到愤怒,情绪全发泄在了对插队行为没有制止的店员上。

最后,一名女店员当众跪地向顾客道歉,才算平息了这场争执。

“店员下跪”视频迅速发酵 ,也将这一商业神话背后的隐忧撕开了一道口子。

好想来的狂飙速度,几乎可以称得上是业界神话

2011年还只是江苏兴化的一家寂寂无名的零食工厂,如今已经开店上万家,铺满了全中国29个省市。

从六七线小县城一路农村包围城市攻打进北京,火到连村口大妈都印象深刻。

背后真正操盘手万辰集团,赚钱能力也跟着凶猛增长:2024年营收323亿,净利润暴涨453%,今年光一季度盈利超过2亿元,同比增长33倍。

但速度不光伴随的是激情,还有争议:

也就是在前不久,好想来母公司万辰集团董事长王建坤收到被留置、立案调查的通知书,同时有加盟商直指好想来强行摊派货品、挪用保证金,刻意割加盟商韭菜...

零食巨头冰火两重天,真相到底是什么?

史上最赚赛道,

今年开始上演贴身肉搏

在下跪视频曝光时,最让所有人好奇的是到底发生了什么极端情况,非要逼到下跪这份儿上?

而真相是,一名收银员因优先为手持大量啤酒的顾客结账,被临时离开取雪糕的顾客指责“插队”。

争执中双方情绪激动,店员下跪道歉,而在看到店员下跪之后,顾客也站立接受跪拜,最后双方和解,删除视频。

店员为了留住客户,不惜出卖尊严;而如果把视角放大到整个量贩零食赛道,这两年也堪称是最激烈的贴身肉搏。

据艾媒咨询数据及预测,国内量贩零食门店在2021年底,总规模仅有2500家左右,2025年却将达到4.5万家。

这场大战真正爆发于2023年起,当时零食很忙、赵一鸣、好想来等量贩品牌异军突起,以“平价革命”的姿态,迅速在全国跑马圈地。

它们的打法简单粗暴,纷纷宣布砍掉品牌溢价,直连工厂,用极致性价比碾压传统渠道。

接下来,为了迅速抢地盘,两大巨头不惜砸重金招兵买马。

万辰集团相继整合来优品、好想来、吖嘀吖嘀、陆小馋、老婆大人5个量贩零食头部品牌;2023年11月,零食很忙、赵一鸣战略合并为“鸣鸣很忙”。

2024年6月,鸣鸣很忙率先宣布全国门店数量突破一万家,成为首个破万店的量贩零食品牌。

在两家巨头几乎齐头并进的增长中,量贩零食门店数量也直线上升,从量贩零食门店数已超4万家,甚至竞争对手做起了邻居。

在济南,赵一鸣打出“不玩套路真便宜”,好想来打出“又便宜又好吃”。

巧合的是,楼上的剧本杀馆名字仿佛早已对这一名场面有了预兆:真是资本做局了!

零食大战,甚至从小县城一路打到了北京。

在北京,两家在昌平同样选址在了同一条街上。好想来刚好开在赵一鸣北京首家门店的马路对面,两家比邻而居,激烈竞争的火药味十足。

要抢这个位置绝对是深思熟虑过的,别看是昌平,但开店半截塔村临近天通苑,交通便利,房租价格足够便宜,聚集了大量的北漂群体。

虽然户籍人口仅2437人的半截塔村,高峰时聚集了4万多名流动人口——好想来其他的地点,选址理由也同样如出一辙,北漂在哪店你在哪儿。

在二者疯狂开店之下,曾经的零食三巨头被炮火击中。

昔日的“零食第一股”来伊份2024年营收、净利润出现双位数下滑,净利润更是创下上市以来最大亏损幅度;

良品铺子也在去年出现2020年上市以来的首次年度亏损;三只松鼠与量贩零食品牌的合作也出现波折。

小小零食赛道,一夜间都是资本的味道。

三年营收狂飙58倍,

全靠背后大佬

不过,就在两大巨头门店数前后突破万家时,所有玩家突然发现:

原来不是谁都能分蛋糕,而是蛋糕不够分了。

更扎心的是,曾经被当成救命稻草的下沉市场,开始出现“审美疲劳”:

年轻妈妈们发现,便宜零食的添加剂充满科技与狠活;打工人终于反应过来,9.9元的可乐和超市促销价差不多;还是不是冒出来山寨的零食店想分一杯羹...

目前,零食很忙与赵一鸣零食合并而来的“很忙系”,与好想来为主体的“万辰系”,形成“两超”格局,而掰手腕除了圈地盘也进入下一个赛段:

1、好想来:霸总亲爹,全力支持。

好想来背后的万辰集团,是零食赛道唯一的A股上市公司。

早在2011年,创始人王健坤就以食用菇生意起家,2011年创办含羞草生物,即万辰生物集团的前身。

当时,鲜有人能预料这家以种植金针菇起家的农业企业,会在十年后以摧枯拉朽之势席卷中国零食江湖。

而自从品牌整合后,万辰也把最好的资源给到了“亲儿子”好想来:比如,好想来拥有了强大的渠道号召力,吸引了包括百事、上好佳、伊利、双汇等知名食品企业与万辰集团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

在春节期间,《哪吒2》一夜间爆火,各大品牌排着队求联名。而好想来是所有零食赛道中,最快推出单款售价仅8.8元的正版授权哪吒系列盲盒。

2、鸣鸣很忙:两位85后联姻,干供应链狂魔。

跟好想来被万辰亲爹奶大不同,鸣鸣很忙是后天联姻之作。

在2023年由零食很忙和赵一鸣零食合并而来,它们的创始人分别为晏周和赵定两位85后老板。

长沙人晏周,最早从事的是房地产行业,做了8年的房地产营销策划;江西人赵定高中辍学,早在2008年就开了一家炒货零食店,赚到了第一桶金。

几年前两家大打出手,眼看着要两败俱伤,双方终于“及时止损”选择合并。

合并之后,鸣鸣很忙的打法本质上是“以规模换特权”:凭借1.5万家门店的规模效应,与2300家工厂达成独家合作。

比如,他们要求供应商将生产线50%的产能专供自身,并承诺“7天结款”,倒逼上游工厂让利,将供应链成本压缩到20%。

同时通过自建34个数智化物流中心,将库存周转压缩至6天。最终做到销售商品价格对比传统商超能压至行业均价的54%-70%。

可以说,为了活在牌桌上,两大头部从砸钱、砸人、砸资源,几乎使劲绝招。

体量狂飙之下,

转型早就悄悄发生

如今,量贩零食行业,正式进入后万店时代。

在抢地盘、拼资源背后,战火已经进入到第三阶段:转型大战。

如果想长期存活下去,光靠几毛钱的零食肯定是不够的。最明显的是全品类转型竞争。

2月,鸣鸣很忙宣布推出“赵一鸣省钱超市”3.0店型,新增包括覆盖日化用品、文具潮玩、烘焙、低温冻品在内的400多种SKU;

万辰集团则在2024年12月推出“来优品省钱超市”,同样覆盖休闲零食、米面粮油等各类商品,SKU超过3000个。

这种转型不是心血来潮。观察行业就能发现,相比纯粹的量贩零食店拥有更多高毛利商品,更能够平衡店铺经营中的现金流。

连曾经最佛系的老婆大人,都在试点社区团购,用零食店流量导流到线上。

如今,低价不再是壁垒,便利才是新的护城河。

下沉市场的消费者需要的不只是便宜,还有不用跑远路、不用挑花眼、随时能买到的确定性。这时候好想来的门店像毛细血管,渗透到乡镇的角角落落,而转型的本质,是把零食店变成社区生活中心——你可以在买薯片时捎袋洗衣粉,囤泡面时顺手拿包纸巾,甚至下班后来份预制菜,省得做饭。

当门店多到随便走几步就有一家,顾客的忠诚度比薯片还脆。

好想来的万店野心,本质上是场防御战——它必须不断进化,从卖零食到卖便利,从低价到性价比,从数量到质量。

量贩零食的后万店时代,比的不再是谁开得快,而是谁活得久:谁能把供应链磨得更细,把服务做得更贴心,把场景挖得更深,谁就能在这场持久战中笑到最后。

至于那个下跪的员工,或许该换个角度看:

膝盖跪下去的瞬间,也砸醒了整个行业的幻觉。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203304862@qq.com

本文链接:https://jinnalai.com/jingyan/761616.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