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主页 > 生活经验

末位淘汰制是否有利于保护优秀员工? 一线员工有话说

末位淘汰制究竟好不好,有人说好,有人说不好。

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

任老爷子的一话:末位淘汰制有利于保护优秀员工。

一石头激起千层浪。

究竟怎么回事?

此事你怎么看?

点个关注不迷路。小编就和大家一起聊聊末位淘汰制是否有利于保护优秀员工这件事。

有人欢喜有人忧。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人的地方就有三六九等,企业也不例外,员工优秀不优秀,总得有个考核和衡量标准。

华为的任老爷子认为:末位淘汰制有利于保护优秀员工,在其老人家看来,末位淘汰制具有很好的鲶鱼效应。

对此,有人质疑,在现实工作中,如何绩效考核,一些单位领导握着绩效考核的“大棒”,表面坚持公平、公开和公正,最后却成为彻头彻尾的人治,你优秀不优秀,还不是主管和领导说了算,领导说你优秀,你不优秀都不行。

如此一来,上有所好,下必甚焉。为了让自己在考核中成为优秀中的那一员,下属平时就得不停地讨好领导, 最终考核变成了变相的人身依附关系。

以华为为例,绩效考核分为半年和年度,考核等级分为A、B+、B、C、D五个等次。

D一般不会见到。A在团队绩效考核中占10%,B占10%,C占5%,剩下的全归B+。

可见B是主流,也就是说不好也不差。A当然就是大家眼中的榜样和楷模,团队中的佼佼者,年终奖也是高得离谱。

每个人都希望自己在考核中能拿到A,因为比例只有10%,这也意味着A不是人人都可以拿到的。

B当然就是中游了,也是大多数人的“安全区”,随大流虽然不会受到什么影响。但想要朝上走就难了,因为你是B,意味着你不足够优秀,还有可能被边缘化。

C意味着你工作不合格, 老板有炒你犹豫的想法。同时意味着你的绩效工资和年终奖一分没有。

当然,C并不意味着只有死路一条, 有道是置之死地而后生,只有不抛弃不放弃,逆风飞翔,以后重新回到A梯队也不是没有可能。

绩效考核还有一个规则就是不能跳变。如果你半年绩效拿了A,在年度绩效考核中却拿了B,这就意味着你的工作状态出现了问题,是需要向上级解释理由的。

这样的考核体系,有人总结了一下,称与其自己工作干得好,不如领导说你工作干得好。

网友:末位淘汰就是变相剥削,就是逼着工人卷

任何一个单位,考核的公平和公正都是相对而言的,没有绝对的公平和公正。看看网友是怎么说的。

网友说,陷害员工251,违反法律发明996工作制,冷血自私清退35岁以上员工,这种反人类公司怎么能代表国家?怎么能作为门面?怎么能不被制裁?

如果每家企业都和它学,那社会还怎么运作?建议制裁这种三观不正,破坏法规行规,不负社会责任的企业,不值得尊重,也不值得为它卖命。

人人得而诛之!不要为了眼前利益助纣为虐,最后害人害己。

网友说,又不是流水线工人可以根据产量等可以精确数字化的指标来考核,企业里每个人的岗位都不一样,承担的工作内容也不一样,这种考核完全就是看上级主管的主观评价,一点都不客观。

网友说,我以前不赞同,现在我十分赞同,一些摸鱼跟着的算了,还报团排挤主力员工,我当初就不该教他们专业技能,真的白眼狼一群,有事搞不定就屁颠屁颠求着我帮忙,没事理都不理你。

小编观点

坐办公室的和一线员工,量考考核的侧重点应该有所不同,毕竟一套考核体系并不是放之四海而皆准。

岗位不同,考核的侧重点应该有所不同,做到一把钥匙开一把锁, 才能发挥考核指挥棒的作用。

小编想说的是,不论什么样的考核体系,手握考核指挥“大棒”人很关键。这就是所谓的单位关键少数。

其身正,可以一呼百应;其身不正,虽令不众。绩效考核的导向错了,最后的考核结果就会出现打击一人,受伤一片,绩效考核没有了正向激励作用,而人人自危,如此以来,更不利于保护大多数人的工作积极性。

此事你怎么看,说出你内心的观点和看法,欢迎点赞和转发,就相关问题和观点进行探讨和交流,有你点评更精彩!共享阳光,共担风雨。

声明:取材网络,谨慎辨别.

两兄弟10年前与父亲吵架出走 父亲被电身亡赔偿56万 姑父全网寻人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203304862@qq.com

本文链接:https://jinnalai.com/jingyan/747221.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