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主页 > 生活经验

本地衢白椒抢"鲜"上市 每斤售价翻倍的秘密

潮新闻客户端记者黄伟芬王景平通讯员赵家齐

最近几天,徐新虎忙完手头的事,都会去承包的两个大棚里转转,看着一垄垄品相上佳、色泽饱满的衢白椒,个头一天比一天大,原本还略微有些忐忑的心,彻底安了下来。

徐新虎是衢州市柯城区信安街道沙湾村党支部书记,也是物产中大融租旗下之江农业共富合伙人之一。

“昨天这个棚刚收了一千一百多斤,6块多一斤卖掉的。”4月10日,徐新虎指着其中一个大棚说,“再前一次价格还要好,卖到了9块多一斤。”

两个大棚的衢白椒高产、高品质、高价位,就是物产中大引进“寿光模式”后,通过分户租赁形式,让衢州当地老百姓真正享受到智慧农业促成“共富增收”红利的典型案例。

科技赋能让衢州辣椒“错峰”上市

徐新虎的两个大棚一共七亩地,去年11月底全部种了衢白椒。今年3月份开始,第一茬衢白椒开始收获,到现在已经收了4、5茬。

“我们本地衢白椒6月份才上市,刚好这段时间是本地衢白椒的‘空档期’,错峰上市所以价格比较好。”徐新虎告诉潮新闻记者,像他所在的沙湾村,也有其他农户种植衢白椒,不过传统简易大棚保温效果相对较差,春节种下的辣椒要5月底才能采摘。

柯城信安大棚衢白椒的“时间差”,是之江农业工作人员和寿光专家们去年调研衢州当地市场之后定下的。自从2023年6月物产中大集团下属物产中大融租牵手寿光市政府、衢江区政府和柯城区政府在浙江引进“寿光模式”开始,王松就开始负责相关运营事宜。大棚建成后,团队在试种和市场调研期间,发现本地白椒在4、5月份和7、8、9月份价格比较高,因此有了农户们这次提前种植和错峰采摘。

衢州市柯城区沙湾村党支部书记徐新虎

徐新虎说信安大棚有了科技加持,棚内温度可以调节,只要在农业专家们指导下,种植的全流程按照标准化执行,哪怕像他这样几十年没种过地的“小白”,也能种出品相好、个头饱满的衢白椒。

潮新闻记者跟着徐新虎在大棚里走上一圈,即便是下午气温最高的时候,丝毫没有闷热的感觉,“大棚不仅温度可以调节,还能通风。”

要想辣椒产量高、质量好,徐新虎说关键在于前期底肥施得足,“天冷大棚有‘棉被’保温,前期肥料又足够,现在这段时间辣椒一天就能长几公分,四五天一个棚就能收一茬。”他还说因为底肥够了,只要大棚冬天温度低于12度,夏天不超过35度,辣椒就一直能采摘下去。

品质够硬让衢州农户“共富”更有信心

徐新虎还会时不时去衢州当地新农都批发市场“拎市面”。“刚开始采摘的时候市场上外地的衢白椒比较多,价格上不去。当外地的辣椒供货结束之后,我们本地辣椒价格一下子就上来了。”徐新虎说。

今年本地辣椒提前上市,还吸引了海南、广东等地的商家把货运来衢州销售。

不过本地的衢白椒因为品质过硬,价格优势在市场上很明显,“吃过的都知道,虽然都是衢白椒,我们当地的就是皮比外地运过来的要薄,吃起来没有渣的,一斤要贵两块左右。”

也正是看到了这份价格优势,另一位共富合伙人方勇勤最近把主要精力集中在了柯城信安大棚这边。

“我也是第一次种辣椒,公司怎么做我就照着学,挂果很多,收一次能赚六七千。”方勇勤把衢白椒比喻成了“生财树”,“我们大棚种出来的辣椒看着嫩。品相好,批发商很喜欢,都抢着要。”方勇勤说要趁着4、5月份行情好抓紧“抢收”,“多收一茬就是多赚一茬的钱,等5月底当地衢白椒大量上市后,价格就会下来了。”他大概估计了下,光是这两个月,十亩地能采摘衢白椒3万斤左右,产量比简易大棚和露天种植高出太多。

对于本地衢白椒在四月卖出高价,之江农业相关负责人也很欣慰,当看到第一批分户租赁的农户们真正赚到钱后,对于接下来在浙江更多地区推广“寿光模式”也就有了更大的信心。

(受访者供图)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203304862@qq.com

本文链接:https://jinnalai.com/jingyan/742579.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