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央视新闻,4月1日起,我国首部系统性规范公共安全视频管理的行政法规《公共安全视频图像信息系统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将正式施行。哪些公共区域可以安装摄像头?个人隐私和个人信息权益如何保护?新施行的《条例》都有明确规定。
个人装摄像头要确保拍摄内容不超合理限度
《条例》明确规定:在非公共场所安装图像采集设备设施不得危害公共安全或者侵犯他人合法权益,不得非法对外提供或者公开传播涉及公共安全、个人隐私和个人信息的视频图像信息。
个人在家门口安装摄像头时,需要注意哪些事项呢?安装前,最好征得邻居的同意或对邻居进行善意提醒。安装时,应精心选择安装位置并调整角度,确保拍摄范围仅限于自家门口必要区域。此外,尽量关闭自动追踪、录音等功能。安装后,必须严格保密,防止信息泄露,不得非法对外提供和公开传播。
事实上,家门口安装摄像头引发的纠纷不在少数。据江西政法报道,2024年12月20日,石城县人民法院公布了一起在家门口装摄像头被邻居控诉侵犯隐私权的邻里纠纷案件。经法院调解,最终当事人撤诉。
“公民出于自身安全考虑在自家门口安装摄像头的行为本身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在维护自身权益的同时,应当避免对他人的合法权益造成侵害。安装摄像头时,应当选择好位置,不能对着他人的大门、窗户等可能暴露私人行踪或者私密空间的位置。”石城县人民法院法官解释,安装公共视频还需考虑民法典中相邻权的有关规定。根据民法典第二百八十八条规定:不动产的相邻权利人应当按照有利生产、方便生活、团结互助、公平合理的原则,正确处理相邻关系。双方应在满足自己生产、生活的合理需要时,要兼顾相邻方的权益。法官表示,如果确有需要安装摄像头,应在合理限度范围内安装使用,需要注意避免摄像设备拍摄、窥视到其他住户的私密空间,侵扰其私生活安宁,也不可以将拍摄到的内容对外传播,否则有可能需承担相应的侵权责任。
特定私密区域严禁安装摄像头
为了充分考虑特殊地点的隐私保护,《条例》明确了禁止安装图像采集设备的场所,同时对图像采集设备的建设主体、建设目的、安装位置角度等都作出严格限定。《条例》明确规定,禁止在以下特定私密区域安装图像采集设备及相关设施。包括:旅馆、饭店、宾馆、招待所、民宿等经营接待食宿场所的客房或者包间内部;学生宿舍的房间内部,或者单位为内部人员提供住宿、休息服务的房间内部;公共的浴室、卫生间、更衣室、哺乳室、试衣间的内部;以及安装图像采集设备后能够拍摄、窥视、窃听他人隐私的其他区域、部位。
除了对安装偷拍设备的人员进行处罚以外,酒店、宾馆是否要对客房内存在偷拍摄像头负责呢?《条例》新增规定,负有经营管理责任的单位或者个人,应当加强日常管理和检查,发现在所列区域、部位安装图像采集设备及相关设施的,应当立即报告所在地公安机关处理。中国人民公安大学侦查学院教授刘为军认为,如果宾馆没有履行义务,导致宾馆的客房、餐馆的包间被他人非法安装了图像采集设备,那么宾馆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203304862@qq.com
本文链接:https://jinnalai.com/jingyan/7399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