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自己怎么看养老金问题,他们对现状满意吗?
农民对交公粮,城乡剪刀差,还有记忆吗?
最近一段,我们探讨了农村养老金种种问题,有很多人在评论区留言,诉说当年农村交公粮,以及低价卖猪肉给国家的往事。
这些事都非常鲜活,有生命力。
建国75年,取消农业税也有20年了,但这些记忆,仍然顽强活在农村老人的脑海中。
这些事实证明,农民在国家一穷二白的时候,通过公粮、三提五统、免费做工,为国家做出过巨大的贡献。
现在国家富强了,有钱了,不应该把这些功臣遗忘。
先是交公粮。
一个福建的网友说,我们小时候,一家子都在农田干活,到了秋天,收割完了稻谷,要把最好的稻谷交到粮站,叫公余粮!剩下的粮食已经不够我们一家六口吃一年了,到了年底,我爸爸只能又向别村亲戚有稻米的人借,偶尔也饿肚子,这样一直恶性循环,一直交到了九几年呀,小时候家里真是苦啊!
一个贵州网友说,1998年国家才在全国以试点形式逐步取消农业税,我个人每年都要自己请车(那时农村全是泥土路,私人很少有运输工具,得花钱请车)把粮食300多斤(稻谷)运到距家8公里远的粮站上缴,分公粮益粮,简称“公益粮”,交完公益粮后剩下来自家吃的粮大部分是不够吃一年(因为那是农村没什么额外收入,要用一分钱都得靠到集市上卖米)。
“三提五统”我们也很清楚,“乡统筹、村提留”,比如“村提留”吧,那时的村干部没有财政工资,都是靠“村提留”的粮食卖了村干部才有工资,而且那时管理混乱,乡里村里的干部老是打老百姓的主意,经常巧立名目向农民收费,近些年国家才逐渐提高干部工资叫“以薪养廉”,制度管理逐渐规范,国家发展好了,也逐步有了一些民生政策。
公粮、三提五统,都是明面上的,还有暗中的城乡剪刀差,压低农产品的价格,而抬高工业品的价格。
一个河南的网友说,老农民当年收获的粮食(是最好的)以每斤5分钱左右交给国家,自已吃最差的粮食而且是极少部份,老农民一家人全年养一头一百多斤的猪也要以
农民的日子,一直过得很清苦。
云南网友说,记得小时候早上看妈妈做饭,用二尺八口径的大铁锅熬一锅粥,因为太稀,要另加一部分木薯粉才显得稠一点。除了公购粮,农民还有一项派购任务,就是每一户按人口必须交一定数量的农副产品给国家,比如鸡、鸭或鸡蛋、鸭蛋等等,由供销社低价收购。如果农民想要买点日用工业品,供销社工作人员首先要看你的派购证,任务不完成就不卖给你。
还有农民现身说法,说自己十几岁就已经是壮劳力了。
一个河北的网友说,我是上世纪的六三年出生的,在我十一岁的那年我就参与了农村农忙工作,那时的我个头很小,就帮农了,可我到现在已是六十多岁的人了,退休金就一百块钱的,而城市老人的退休金就几千块钱了,农民人与城市人有什么区别呢?为什么退休金的差距就有么多呢?
即便到现在,农村人的收入仍然不高,尤其是农村老人,一两百块的养老金收入,很难让他们有尊严的养老。
一个河南网友说,现在周口农村每亩地冬种小麦、夏种玉米,在风调雨顺的情况下每亩地的净收入也就1000元左右,我家五亩地净收入也就5000块钱,五口人的新农合医疗保险2000块钱,单靠种地根本不够家庭用度的!
通过这些真实的农村案例,我们看到,过去几十年,农民为国家付出非常多,而这些付出,并没有像城市工人一样,得到应有的回报。
现在中国GDP已经全世界第二,中央和各级政府的财政收入,完全可以给农民更好的养老待遇。
1.7亿农民养老金,三年内提高到600块,5年里提高到1000块,并不是遥不可及的目标。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203304862@qq.com
本文链接:https://jinnalai.com/jingyan/7397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