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主页 > 生活经验

借款2.5万,第二天还利息750,我这是中了拍拍贷的圈套?

潮新闻客户端记者黄玉环

近日,温州高先生向潮新闻“记者帮”投诉,称去年底收到拍拍贷平台发来的免息券,因正需要资金周转,他在平台上借了25000元。原本以为借几天,利息也就几十元,没想到等第二天还款时,发现需支付750元利息。

“跟客服反馈了情况,说是过几天会回复,却迟迟不给出解决方案。”高先生说。

消费者投诉:

拍拍贷上借了25000元

第二天归还就要750元利息?

高先生是个生意人,平常资金往来较为频繁。去年12月30日晚上10点左右,拍拍贷给他手机发来了一个100元的免息券。

拍拍贷发来的短信受访者提供

“我刚好要采购一批货,需要25000元周转,所以就下单了。”

高先生说,因为当时时间已经比较晚了,他完成操作就去睡觉了。

第二天早上8点,等他再次醒来打开拍拍贷APP,被吓到了——才短短8个小时,就要付750元利息!

高先生详细研究了一下,发现他的贷款并非随借随还类型,750元是一个月的利息,哪怕他当下立刻就还掉,利息也是这么多。借款时,系统默认分期是12个月。

他又回想起前一晚借款时,页面上似乎也没有“灵活借款”的选项供他选择。“本着按日算利息的想法,费用应该不会太高,没想到就借了25000元,一个月利息便要750元,折合下来的年化率是36%。”

高先生立刻联系了拍拍贷客服,反馈了情况,得到的回复是过几天会有人回复。

过了几天,有客服联系高先生,告知他在借款时,已经和平台签订了借款合同,合同内的规则就是如此,无法给他减免利息。虽然高先生多次质疑规则不合理、利率过高,但对方一直都没给出解决方案。两个多月来,高先生已经支付了1500元的利息。

2月24日上午,记者就此事联系了拍拍贷,工作人员表示,会有专人回应此事,记者留下了联系电话,但截至2月25日记者发稿前,一直未收到对方回应。

拍拍贷上的优惠信息

拍拍贷实际借款利率不低

提前还清利息更高

拍拍贷的借款利率到底如何?

记者下载了拍拍贷APP,完成实名认证并绑定银行卡后,又填写了个人和资产信息等,便获得了借款额度。

随后,页面上弹出了“0息费借7天”“5折免息券”等优惠信息,点击“立即借款”输入对应金额就可以借款。

借款方式有“按期还”和“灵活还”两种,前者每月还款金额相同,提前还清按期计息;后者则是按日计息,提前还清无手续费。

两种借款方式的利率略有不同,根据借款期限从1个月至18个月,“按期还”日利率从0.043%逐渐降低至0.023%,“灵活还”的日利率则从为0.061%降低至0.037%。

但折合成年化率,相当于“按期还”的年化率在15.6%-8.3%之间,“灵活还”的年化率在22.2%-13.5%之间。

而目前几大银行的信用贷年化率,低的仅在3.3%左右。

此外,不管是“按期还”还是“灵活还”,在“查看详情”页面的最下方,都可以找到“提前结清规则”,分别写着“提前结清按占用期数以每月最高3%单利(年化36%)IRR计算”“提前结清按照实际占用天数以每日最高0.066%(年化24%)单利IRR计算息费”。

也就是说,如果提前还清,实际使用利率可能还会更高一些,最高可到36%。

高先生表示,他就是在没有详细了解规则的前提下,草草借了款,最后陷入僵局。

因为记者迟迟没有下单,平台还发来了催促短信,上面写着:“拍拍贷提醒您,您的借款确实期限即将到期。以免失败流标,建议您尽快登录拍拍贷APP确认。”

随后,又有拍拍贷工作人员来电,告知记者是新用户,已经享受了五折优惠。

拍拍贷发来的短信

记者便以借款者身份询问工作人员,拍拍贷借款利率为何会高于司法保护上限?

对方并没有正面回应,只是机械回答:“我们拍拍贷不属于高利贷,是一个个人信用借款平台,已经成立17年了,费用十分便宜划算。”

新闻+

律师说法

借款利率超出司法保护上限

借款人有权拒付超出部分

事实上,过高的贷款利息,并不受法律保护。

2020年8月18日,最高人民法院正式发布新修正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明确以中国人民银行授权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每月20日发布的一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的4倍为标准,确定民间借贷利率的司法保护上限,取代原《规定》中“以24%和36%为基准的两线三区”的规定。

按照最新的一年期LPR报价3.1%的4倍计算,民间借贷利率的司法保护上限为12.4%。也就是说,拍拍贷平台上的借款利率,部分超过了司法保护上限,借款人是有权拒付超出部分的。

此外,最新的司法解释还对于“利息”“违约金”“服务费”“中介费”“保证金”“延期费”等形式突破或变相突破法定利率红线的,法院也会依法不予支持。

“记者帮”帮帮团智库专家、上海博和汉商(杭州)律师事务所创始合伙人、名誉主任律师邵斌表示,“超过法律规定的利率放贷收取利息,实施这种放贷业务的公司,就可以称之为高利贷公司。拍拍贷平台的利息标准,已经远远超过法律规定,虽然平台有相应的借款合同,但也存在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的嫌疑。”

在邵斌看来,这些平台之所以能经营多年,主要是因为服务人群的特殊性,一种是通过正常银行无法贷款,征信有问题的,另一种是资金周转比较着急,对利息这一块不会做太多的关注。

“一开始去贷,平台上所列出的一些优惠,比如说每天利息才多少,会给借款人一种利息不高的误解,等他还款的时候会发现,利率实际上超出法律规定了。这个时候,很多人觉得,反正这个钱急用,利息也不去管它,就付掉了。还有些人觉得,自己周转的额度也不大,通过法律途径去起诉或者维权成本更高,覆盖不了利息的损失,就息事宁人了。”

邵斌提醒,贷款时一定要尽量选取正规银行去操作,如果通过网贷平台借款,要仔细了解规则,并保留相关截图作为证据,方便在维权时使用。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203304862@qq.com

本文链接:https://jinnalai.com/jingyan/732298.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