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主页 > 生活经验

广州黄埔多处风雨连廊沦为“电鸡停车场”!数年前曾被曝光

2月19日,南都报道了市内多个地铁站外存在电动自行车侵占人行道、盲道、机动车道甚至公交站台的现象;广州老城区数个学校门口也因“无位可停”让校门口交通拥堵。(详情见“电鸡”围城难题何解)

不仅是地铁与学校,作为城市便民设施之一的风雨连廊亦难避免被电动自行车占据。早在2024年11月,有市民反映,广州市黄埔区知识城万科幸福悦小区外部的风雨连廊自2023年起一直停满电动自行车,导致出现“电动车干干净净的,人淋雨晒太阳”的情况。

为了解相关情况,南都记者在两个月内多次走访上述地址,同时对四年前曾报道过的知识城何棠下、旺村两大地铁站周边风雨连廊进行回访,发现风雨连廊被电动自行车违停占用的“顽疾”始终存在。

针对上述问题,南都记者曾致函采访黄埔区龙湖街道,但截至发稿前仍未获正式回应。

现场走访

风雨连廊变停车场,占道行为竟成部分居民习惯

2019年5月,广州市首个风雨连廊系统在知识城投入使用,一度成为网红打卡点。风雨连廊系统主要用于连接公交站点、地铁口和道路沿线建筑主要出入口,不仅能够满足人民遮阳避雨的功能性需求,解决市民出行“最后一公里”问题,还能构造特色城市景观、彰显城市文化氛围。

2024年12月中旬,南都记者实地走访发现,万科幸福悦小区门口的左右两侧均有一段长约150米的风雨连廊连接,但是放眼望去,整个连廊几乎看不到有空闲的地方,特别是靠近小区门口的连廊,被电动自行车占用的情况严重,行人无法在连廊下通行。

停放在万科幸福悦小区外围风雨连廊下的一批电动自行车。

南都记者注意到,连廊下原本铺设有盲道一直通向小区门口,但由于电动自行车的停放,盲道也无法正常使用。

对于这一现象,万科幸福悦的居民王女士向南都记者表达了自己的看法。她表示,风雨连廊原本是一项利民的好设施,在日常出行中,尤其是遇到恶劣天气时,能够为大家提供很大的便利。但是自从小区禁止停放电动自行车后,业主们出于无奈,只能将电动自行车停放在小区外面。然而,该小区由市政道路分割成数个片区,部分片区门口并没有划分专门的非机动车停车位,所以在这种情况下,风雨连廊就成了电动自行车的停放场所。

“我们一直都把车停这里(连廊)的,不然哪有地方停?反正政府也不管。”居民李先生声称,自己并不知道电动自行车停在风雨连廊下是否属于违停,但见周边居民都是如此停放的情况下也没有相关部门阻止,也习惯性地将车停在风雨连廊下面了。南都记者在走访时,并没有发现风雨连廊上有“禁止停车”的标识。

“顽疾”依旧

数年前被曝光的占道现象仍在,新规实施后未见执法成效

早在2020年,南都曾报道过知识城何棠下地铁站、绿地缤纷城周边新修好的风雨连廊被电动自行车、移动摊贩等侵占沦为“停车场”“夜市档”。当地管理部门在报道后采取“清疏结合”,以相应设置非机动车停车区,通过划线与设立标志牌,引导市民规范停车,曾产生了一定成效。(详情见中新广州知识城两处风雨连廊沦为“停车场”,盲道被占,谁干的?)

不过,南都记者此次回访现场时发现,何棠下地铁站A出口到万科幸福誉小区门口之间,凤凰湖三路旁一段长约80米的风雨连廊,仍有大量电动自行车占用停放。

被电动自行车占用停放的风雨连廊。

记者在现场看到,人行道的另一侧划有电动自行车的停车位。即使风雨连廊下已经张贴了禁止停车的告示,但电动自行车依旧随意停放在连廊之中,车辆将连廊的通道堵得严严实实,过往行人根本无法在连廊下正常通过,原本能够为行人遮风挡雨的连廊,如今却成了行人无法通行的“禁区”。

尽管一旁竖有“严禁停车占用”的告示牌,但未见有效劝导作用。

在绿地缤纷城周边的风雨连廊下,同样有不少电动自行车停放在此处,使得风雨连廊下方的盲道形同虚设,行人也只能走在风雨连廊旁的非机动车道上通行。

绿地缤纷城以北的一段风雨连廊下,电动自行车的停放让盲道失去作用。

万科幸福誉的居民黎女士告诉南都记者,小区内部设有专门的电动自行车停放场所,能够满足本小区业主停放电动自行车的需求。“有部分本小区或周边小区的业主为了方便上下班,就会选择将车辆停放在靠近地铁站的风雨连廊下。”

她表示,之前街道那边有过整治和规划,但由于这里平时并没有专人进行看管,因此部分市民便抱着侥幸心理,依旧将车辆停放在这里。

2024年12月30日,《广州市电动自行车管理规定》正式施行,其中第三十六条指出,区人民政府指定的行政管理部门可以将违停的车辆移至不妨碍交通的地点,可以处警告或者五十元罚款;在车行道停放电动自行车且驾驶人不在现场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将车辆移至不妨碍交通的地点,可以处警告或者五十元罚款。

由此可见,解决占道问题并非无法可依。不过,南都记者在2025年1月上旬回访万科幸福誉、幸福悦以及绿地缤纷城周边区域时发现,电动自行车占据风雨连廊停放的问题依然存在。

物业回应

风雨连廊属小区红线外,违停问题无法干预

关于万科幸福悦小区的电动自行车占据风雨连廊停放的问题,南都记者联系了该小区的物业服务中心了解相关情况。

物业服务中心方面告诉南都记者,万科幸福悦小区的风雨连廊位于小区红线外、市政路旁,在房屋交付时,风雨连廊就已存在,该区域并不在物业服务范围内。因此对于红线外市政路上(即风雨连廊)的电动自行车停放问题,中心方面无法进行干预。

物业方面透露,目前,小区内电动自行车数量较多,约2800辆(含近400辆长期停放不使用)。小区原规划的非机动车停车位有3450个,均位于地下车库。为积极响应广州市电动自行车管理规范,同时满足消防与街道的管理要求,结合小区实际情况,物业方面此前落实了电动自行车从地库迁移至架空层的相关工作。目前,大部分电动自行车停放在小区BC、CD中轴位置,但部分业主因就近和方便等因素,将车辆停放在了市政路的风雨连廊上。

“由于电动自行车已全部迁移出地库,根据广州市电动自行车管理规范以及消防要求,这些车辆无法再停放回车库。”物业方面表示,自电动自行车出库以来,服务中心已多次组织方案投票。目前,CD中轴的方案已获通过,且部分充电桩及雨棚已建设完成并投入使用。同时,物业方面持续安排专人对电动自行车乱停放现象进行规范引导和整治,并会继续根据小区实际情况,与业主保持沟通,稳步推进其他停放点位的落实工作。

小区CD中轴区域已建成的停车雨棚。(受访者供图)

物业方面透露,小区CD中轴区域已进入施工尾声阶段。后续,物业方面还会继续结合项目实际情况及广大业主建议意见制定电动车停放方案。对于停放在物业服务中心提供物业服务范围内的电动自行车,服务中心坚持每日落实巡查整治和摆放工作,并通过业主群朋友圈等渠道做好日常宣传。

最新进展

黄埔区回应将做好引导工作,春节后违停现象未有改观

针对知识城部分风雨连廊被电动自行车占用停放一事,南都记者于1月中旬致函采访黄埔区龙湖街道,但截止发稿前仍未获正式回应。

不过,南都记者注意到黄埔区人民政府于1月22日在人民网领导留言板上回应了市民投诉。回应称,经了解,由于知识城的快速发展,居住人口的增加,非机动车停车需求增高,现有的非机动车停车位无法满足停车需求。

该回应还表示,因前期规划原因,目前可停放非机动车区域不足,龙湖街已要求社区及物业单位做好引导工作,并安排劝导员巡查,引导非机动车规范停放。下一步龙湖街将做好劝导工作,引导非机动车规范停放,减少人行道占用情况。

此外,龙湖街已督促物业服务公司在小区红线范围内科学合理设置电动车充电区域和停放点,满足小区居民电动车充电需求,同步做好消防设施建设,加强卫生管理,在许可范围内设置防雨设施,并采取有效措施,优化布局,注意噪音管理,防止、减轻噪声污染。同时,应当尊重业主意见,做好对业主的解释说明工作。

2月中旬回访时,万科幸福悦小区外风雨连廊电动自行车占道行为依旧存在。

目前,该条投诉留言显示状态为“已办理”。但南都记者于2月中旬再次走访万科幸福悦小区以及知识城何棠下、旺村两大地铁站周边部分风雨连廊时发现,电动自行车占据风雨连廊的情况依然存在。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203304862@qq.com

本文链接:https://jinnalai.com/jingyan/731542.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