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7日上午,长沙市统计局公布2024年经济数据。经初步核算,2024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5268.78亿元,同比增长5.0%。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485.03亿元,增长3.9%;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5457.05亿元,增长6.3%;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9326.70亿元,增长4.3%。
随着长沙公布数据,全国27座万亿GDP城市均已公布2024年经济成绩单。与去年同期相比,从经济总量来看,7城排名跃升,其中重庆超广州、宁波超天津,福州、济南、合肥超佛山,西安超泉州,常州超烟台。从增速来看,19座城市跑赢全国“平均线”,上海、长沙与全国持平,另有6座城市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解读:2024年,有19座万亿城市GDP增速跑赢全国,其中排在首位的城市是泉州,增速达到6.5%。这样的成绩,对于曾经的全省经济第一大市泉州来说,来之不易。要知道,在2023年,泉州经济一度承压前行——一季度GDP增速-1.8%,是唯一负增长的万亿城市,后续虽努力追赶,但全年经济增速仍落点在4.8%,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工业“失速”被认为是当时拖累泉州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2023年泉州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3%,远低于6.5%-7%的预期目标。这背后,又与一直困扰泉州的“工业大而不强”“新兴产业发展明显滞后”等问题息息相关。去年初,泉州将经济目标定在了5.8%,细分指标上,工业增加值预期增速也是5.8%。
一整年都在补齐短板弱项,泉州成效如何?数据显示,2024年泉州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7.8%。全年泉州市九大千亿级产业中,八大产业规上工业增加值实现正增长。其中,鞋业增加值增长16.1%,机械装备产业增加值增长12.8%,建材家居增加值增长11.0%。
这也使得泉州2024全年GDP达到1.31亿元,比上年增长6.5%。不过,尽管增速领跑万亿城市,但在经济总量的排名上,泉州却被西安超过,在27座万亿城市中,位居第22。省内来看,其与福州的经济差距也从2023年的700多亿元,扩大到了1100多亿元。
究其原因,这与福州、西安五经普数据调增相关——2023年,福州GDP调增498.42亿,总量达到1.34万亿;西安GDP调增745.41亿,总量达到1.28万亿。GDP调增后,福州2024年GDP达到1.42万亿元,位居全国第17,西安2024年GDP1.33万亿元,超过泉州,上升到第21位。同时,西安与佛山的距离也已缩小至50亿元以内,有望跻身全国20强。
#动向
郑州比亚迪直招20000人
2月7日,郑州航空港区科技工信局消息,郑州比亚迪本次面向社会招聘岗位涵盖操作工,以及电池部、整车部、零部件部技工,招聘人数合计20000人,薪资待遇为5000~9000元。本次所有招聘岗位均为比亚迪直招,入职即签订正式劳动合同,缴纳五险一金。作为河南省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群链主企业,郑州比亚迪自2021年9月落户郑州航空港,2023年4月份投产,带动周边产业链企业快速集聚。
天津低空经济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注册成立
日前,天津低空经济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正式注册成立。低空经济投资发展公司由天津城投集团全资控股,注册资本10亿元。依托城投集团在城市资源整合、基础设施建设以及产城融合等方面的丰富经验和优势,低空经济投资发展公司将在市级低空飞行服务站的投资、建设与运营管理中发挥关键作用,通过统筹规划低空经济产业,构建完整的产业生态系统,推动低空经济产业高质量发展。
东莞2025年“一号文”发布,聚焦人工智能赋能制造业
2月6日,广东省东莞市人民政府发布《关于加快推动人工智能赋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提出要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推动人工智能和制造业深度融合。这也是2025年东莞市政府的1号文。当中共10条措施,涵盖算力供给、工业数据集供给、工业垂直领域模型创新应用、AI+先进制造示范应用场景等多个方面,力争到2027年东莞可调度使用智能算力规模10000P以上,打造100个以上AI+先进制造示范应用场景,引进培育300家以上人工智能重点企业,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相关产业规模分别突破300亿元和3000亿元。
兰州市再次召开强省会大会
2月5日,兰州市强省会大会召开。这是继去年春节假期后第一个工作日召开全市强省会大会之后,兰州再次以市委、市政府名义召开强省会大会。会上提出,要以更大勇气和决心全面深化改革,把发展的基点放在创新上,推动更多科技成果走出实验室、走上生产线、形成新质生产力,营造创新驱动发展的良好生态和政策环境,以“创新力”节节高推动“强省会”日日新。
河南打造国内国际市场双循环支点
2月6日,河南融入服务全国统一大市场大会召开,会议提出了“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循环枢纽,打造国内国际市场双循环支点”的战略部署。河南省委书记刘宁指出,要牢牢抓住畅通经济循环这个根本和市场经营便利这个“棋眼”,大力促进投资、生产、贸易、流通、消费等各环节全过程便利化,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循环枢纽,打造国内国际市场双循环支点,更好地集聚要素、优化配置、提升效率、激励创新、推动发展。
#声音
证监会:提升资本市场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的合力
2月7日,证监会官网发布《关于资本市场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的实施意见》,其中提到,要提升资本市场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的合力。
具体来看,《实施意见》要求健全工作机制。加强与相关部门、地方政府的协同配合,做好政策研究、制定的统筹协调,持续推动完善资本市场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的法规制度和政策体系,督促各项措施落地实施。切实发挥各方面主观能动性,稳妥做好创新性举措的研究推进工作。
同时,统筹做好防风险、强监管工作。强化风险监测预警和早期纠正,对可能存在的风险做到早识别、早预警、早暴露、早处置,完善对创新活动的风险评估和反馈改进机制,维护资本市场平稳运行。坚守监管主责主业,从严打击以金融“五篇大文章”为名实施的各类违法违规行为,严防脱实向虚、自娱自乐,切实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
#数读
我国已建成基础级智能工厂3万余家,卓越级智能工厂230余家
据工业和信息化部消息,截至目前,全国已建成3万余家基础级智能工厂、1200余家先进级智能工厂、230余家卓越级智能工厂,智能工厂梯度培育行动取得初步成效。
据统计,上述卓越级智能工厂分布在全国31个省(区、市),覆盖超过80%的制造业行业大类,共建设智能仓储、在线智能检测、产品数字化研发设计、智能排产调度、质量追溯与分析改进等优秀场景近2000个,工厂产品研发周期平均缩短28.4%,生产效率平均提升22.3%,不良品率平均下降50.2%,碳排放平均减少20.4%。
智能工厂是智能制造的主要载体。为构建智能工厂、解决方案、标准体系“三位一体”工作体系,打造智能制造“升级版”,2024年,工信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等部门联合开展“2024年度智能工厂梯度培育行动”,支持企业分级建设基础级、先进级、卓越级、领航级智能工厂。
#放榜
江苏13市去年GDP出炉,淮安增速第一
江苏省统计局2月7日公布了2024年1-12月设区市地区生产总值,江苏13市的GDP数据也随之全部揭晓。2024年,江苏全省实现生产总值137008亿元,比上年增长5.8%。
13市中,12座城市的GDP增速高于或持平于全国(5%),7座城市的增速高于或等于6%。其中,经济增速最高的是淮安,为7.1%,紧随其后的是宿迁和徐州,分别为6.9%、6.4%。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203304862@qq.com
本文链接:https://jinnalai.com/jingyan/7285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