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庄沥青路铺设、加装当家塘坝护栏、美丽乡村品质再提升……今年以来,南京市溧水区晶桥镇枫香岭社区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好民生事项,不仅让群众收获生活便利,也架设起了连接党心民意的桥梁。
6.33公里沥青路通到群众家门口
近日,在枫香岭社区李家自然村,崭新平整、总长550米的沥青路通到了家家户户。沥青路面铺设完成后,村民们都出来“压路面”,体验过后,喜悦之情溢于言表。“这条路修好了,我们村的面貌变得更美了,环境越来越好,我们的心情也更舒畅了。”李家自然村的村民们都开心地说道。
据了解,枫香岭社区李家自然村原来的村庄道路,由于硬化时间早、使用强度大,路面已经有了较大程度的破损,造成了一定的安全隐患,也影响村庄形象。枫香岭社区通过网格员上门走访,召开党群议事会等形式,主动问计于民、问需于民,确定了李家自然村沥青路铺设等民生事项。
民生实事暖民心。枫香岭社区以群众需求为导向,着力解决好群众的操心事,不断改善乡村道路条件。今年以来,枫香岭社区共实施了枫香岭村至里佳山村、枫石线至枫香岭南小村、李家自然村、官家至木色梗村、缸窑上村至下桥头线、尤村至246省道、孔枫线至尤村等共计6.33公里的沥青路铺设。并新修建东流村至孔枫线、西小村至虎山村共1.7公里的水泥路,成为群众出行的“幸福路”。同时,枫香岭社区还对各自然村60盏路灯进行了维修,保障了村民们夜晚的安全出行。枫香岭社区通过道路硬化上提质、亮化上扩面、绿化上增量、净化上提升、美化上提档、集体经济上增效,持续推进乡村振兴。
加装当家塘护栏护安全
走进枫香岭社区木色梗自然村,四好农路穿村而过,村口水塘碧波荡漾,村庄绿树成荫,分外美丽……水塘四周加装的护栏,守护着群众的安全。“现在给家门口水塘加装了护栏,不仅美观,而且安全。”木色梗自然村的村民们都高兴地说道。
枫香岭社区党总支书记邰华凤告诉记者,今年以来,枫香岭社区网格员通过深入走访群众,听取村民意见,发现姜家、木色梗、山里沟三个自然村的当家塘存在涉水隐患。为切实保障群众的人身安全,积极响应民生诉求,枫香岭社区对姜家、木色梗、山里沟三个自然村的当家塘进行了加固,并安装了护栏,对水塘的水码头也加装了护栏,确保群众生活用水安全。此外,枫香岭社区还对东流自然村村口河堤进行了加固,保障安全。
推进美丽乡村提“颜”增“质”
开国元勋粟裕故居、新四军第十六旅军工厂、新四军第十六旅被服厂……走进枫香岭社区里佳山村,一处处红色文化浸润着人们的心灵。里佳山村进村道路经过改造拓宽后,不仅道路十分宽阔,也十分美观,为游客和村民们打造了一条景观大道。
据了解,枫香岭社区里佳山村红色文化底蕴十分深厚。近年来,溧水区、晶桥镇和枫香岭社区深入挖掘里佳山村的红色资源,修复了开国元勋粟裕故居、新四军第十六旅军工厂、新四军第十六旅被服厂等红色遗址,通过打造一批实景互动演出,把新四军的历史、革命故事“活化”呈现,让更多的人在“红色场景”中产生情感共鸣,旨在传承红色基因,弘扬革命精神,打造在全国有影响力的红色教育基地。
“通过对里佳山村进村道路进行拓宽和美化,进一步提升了里佳山村的品质。”邰华凤介绍,里佳山村是游客的热门打卡地,但以前进村道路只有两米宽,为了给游客创造更好的参观条件,今年枫香岭社区对里佳山村进村的长90米道路进行了拓宽,从原来的2米拓宽至现在的4米,并对道路进行了美化,推进美丽乡村提“颜”增“质”。
此外,今年以来,枫香岭社区还积极开展各类志愿服务,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志愿者、网格员们,为社区老人们提供助医、助节、助餐等服务,累计开展手工及娱乐活动15场次,提供助医帮老人测量血压等共计1562人次;开展理论宣讲、健康知识讲座、垃圾分类科普、法律明白人讲座等各类志愿服务活动共90余次,营造了浓厚的志愿服务氛围。
“为民办实事要坚持求真务实。”邰华凤表示,将坚持党建引领,网格化服务,积极响应民生诉求,切实解决民生需求。用心为民办实事,倾心为民解难题,不断增强社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张福敏宋雅萍)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203304862@qq.com
本文链接:https://jinnalai.com/jingyan/7145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