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3W台风胚胎还有变化,“双”预警趋势——今年的1号台风艾云尼可能要生成了,酝酿强了不少。
同时,我国大规模降雨也来了,是可以确定的事情,所以,新一轮的变化过程再次来袭。
当然,我国北方高温普遍性较强,但冷空气的酝酿也在出现,这就有点复杂了,又是台风,又是高温,又是降雨,这如何发展呢?下面就详细来看看。
北方强高温来袭,冷空气能够影响到吗?
的确,在上一波冷空气之下,我国北方不少区域降温是超过了10度,很多人可能都觉得这天气真的太舒服了,的确也是这样,但冷空气影响不久,我国北方受到暖流影响,导致了大规模的升温来袭。
其中华北,黄淮等区域全面开启了高温模式,而且气温上升较快,我国气候中心已经发布了预警。
在5月19日前,我国华北中南部、黄淮及陕西关中等地将多为晴朗少云天气,而且最为强烈的是,这些不少区域升温将超过35度,局部可达37~38℃,甚至不排除有可能到区域性40度的情况。
大家可以看下河南,山东等少数地带,还出现了“深红色”,这就是高温的状态。
短期之中,这些北方区域的温度,真的就是比南方高了,那么北方的朋友就要警惕高温袭击。
然而,北方的高温出现之后,其实同步还有冷空气活动,只是影响范围有限,主要集中在东北,内蒙古东北部为主。
比如黑龙江虎林,在5月19日的时候,最高气温只有15度,最低气温也只有5度,这就是冷空气活动影响,但这个时间段,我国华北,黄淮等地还是高温。
那么,冷空气的影响也就难以“介入”高温的影响了,后续北方的冷空气也会继续活动,预计在5月下旬,我国华北还可能受到冷空气的影响,但随后而来的又是更加强烈的升温趋势,就是这样来来回回波动,这就是高温,冷空气活动。
大规模降雨确定,如何分布?
而对于降雨来说,大规模降雨确定了,范围相当广泛。关键是强度也不弱,虽然时间有所延迟,但强度变化不大。
其中贵州,广西,云南等少部分区域先开场,预计贵州是重点,有大雨,暴雨的发展,北方也有少部分区域存在降雨,那到底如何发展呢?
分散性的降雨基本上接近尾声,而从5.18时段开启,我国强降雨就来了,一直要持续到5.21时段。
也就是4天的时间之中,我国南方的降雨非常多,这一波降雨主要是来自高空槽的东移以及副热带高压的南落,导致南方地区的暖湿气流将加强。
按照趋势来看,我国贵州中东部、华南大部、江南南部等地有大到暴雨,广西中东部和南部沿海、广东中西部和沿海等地部分地区有大暴雨。
也就是说本轮的降雨中心在广西,广东——两广是重点,同时警惕强对流天气的发展,短时强降水、局地雷暴大风等天气变化较强。
而强降雨属于分段性发展,广西主要在5.18夜间至19时段,广东主要在5.19至20时段;5.21时段之后华南地区的降雨将明显减弱,说明这是一波自西向东出现强降雨过程,这就是降雨的发展模式。
1号台风台风艾云尼酝酿增强,会生成吗?
而对于93W台风胚胎来说,“双”生成预警趋势出现,也就是EC,GFS两大主流都认为今年的1号台风艾云尼要生成了,但这里我还是率先说明一下,变化区间较大,这主要是看后续的副热带高压干扰强不强。
从EC的情况来看,这个93W台风胚胎,一直在副热带高压的“狭缝”中发展,可以说影响还是较大。
预计要等到5月下旬,预计在5.25时段之后,才可能发展成为今年的1号台风艾云尼,它的走向是从菲远海北上,对我国没有什么直接性的影响。
如果后面生成,并且靠近我国东部方向的话,实力强一点将可能出现“下沉”,这是趋势哈,大家看就行。
而对于GFS来说,其实反而调整弱了台风的活动趋势,93W起来的可能性并不是很大,但后续可能会出现热带扰动的整合,在不断偏西的发展过程之中,预计在我国南海会在5月下旬整合一个出来台风,然后北上,
所以,其实都认为在5月下旬会有台风的整合发展,也就是今年的1号台风艾云尼可能要生成了,但两个的争议性很大,都不是针对同一个热带扰动单独性发展。
那这也说明了争议性台风再次出现,而且时间稍微有点久远,先看下。这里需要多提一点,那就是EC、GFS给出了一个孟加拉湾热带气旋的发展趋势,如果是增强出现,可能会影响我国南方的降雨。
我国气候中心也给出了在5.23到5.25时段,江南、华南及贵州、云南等地还将有分散性小到中雨,部分地区有大到暴雨。这结合数据图来看,的确是有关系的存在。
所以,今年的1号台风艾云尼可能要生成了,真出现了,大家也不用过于担心,到底在哪里还有争议,更多还是可以提前看下孟加拉湾的热带气旋发展趋势,这是影响我国降雨的因子之一。
每年孟加拉湾的气旋发展,对我国南方降雨活动也不少,大家也看到了,这就是大概的情况。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203304862@qq.com
本文链接:https://jinnalai.com/jingyan/6256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