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小常识-如何去除体内湿气?(湿毒怎么去除)
古人云:湿如油裹面湿毒怎么去除,湿毒粘腻难祛。化湿并不是像微信上流传的光用薏仁红豆汤那么简单,必须弄清虚实寒热,抓住主要矛盾。所谓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化湿,一定要分清人体的虚实寒热。虚则补之,实则责之。
假如人体气血已亏,但补气血便是,无需顾湿,气血旺,脾升胃降,气机运转,则湿自去;现在一听有湿,常见开些健脾燥湿的药物,如:苍术,白术,茯苓,泽泻,薏仁等等,这些都是驱邪的药物,对于虚症并不太适宜,亦犯虚虚之戒。
寒则温之,无阳则气不化,气不化则湿不去,理中丸之类即可;
热则凉之,湿热相搏,俩邪串通,则以清热祛湿为主要手段,二妙丸加减便是。
假如人体正邪相争,旗鼓相当,则可以驱邪祛湿为主。此时薏仁红豆汤不失为一剂化湿良方。
其实,对付湿的办法很多,风能胜湿,苦能燥湿,阳能化湿,淡能渗湿,种种方法总离不开正确的辩证,抓住虚实寒热的根本,才是化湿的正确途径与手段。
就好比雨天过后道理泥泞,如何才能让它恢复正常了?
第一需要晴天的太阳,就是我们人体的阳气;
第二需要刮风,才能加速清除湿气;
第三要有良好的排水系统,所谓淡能渗湿。对于湿热,苦燥药确为对症治法。
风药大致是指:黄芪,党参,防风之类,刮痧能祛表湿;
苦药大致是指:黄芩,黄连,黄柏,苦参之类;
阳(温阳)药大致是指:附片,肉桂,韭菜籽之类,艾灸、温针同样能祛湿;
淡渗大致是指:薏仁,茯苓,芡实,泽泻之类。使用淡渗的药,前提是尺脉有力。
脾胃乃后天之本,为多气多血之脏,能储湿,也能化湿,脾强胃壮,清升浊降,湿自然无处遁行。
其实,湿乃土之本气。无湿,则土不能滋养万物;湿过了,则土困而粘滞难行。
脾胃属土,木能疏土,肝气调达,有助于脾胃运化。
土能生金,肺气的推动才能有益于气液的输布。
土能治水,肾的阴阳平衡才有利于人体的水液代谢,肾阴不足产生湿热,肾阳足产生湿寒。心火下潜,才有利于脾胃腐熟水谷,条畅气机;
脾升胃降,肝上肺下,肾起心落,循环不止,生生不息,才有利于人体的阴阳平衡、气液代谢。
可见,人体五脏六腑相互配合、协调,是保证人体不受包括湿在内的外邪的侵袭的前提。
身体去湿气的最好方法有哪些?
怎么排湿气?
身体内有湿气的人,容易出现困倦疲乏、身体重浊、精神萎靡、舌苔厚腻,还可能出现腹泻,大便不成形的情况,可以从饮食、运动及中医三方面进行调理,排出体内湿气。
1.饮食方面可以食用一些有祛湿功效的食物,如薏米、红豆、淮山药、茯苓等。薏米有利水消肿、健脾祛湿、清热排脓的功效,红豆有健脾止泻、利水消肿的功效,二者加水煮粥,可以起到去湿、利尿的作用。红豆、淮山药、茯苓等煲成粥或者煮水喝,也可以除湿、利尿。
2.跑步、健走等运动,有助于继发体内阳气,促进气血循环,增强体内水分代谢,加速湿气排出体外。
3.也可以请专业中医师辨证施治。祛除体内寒湿,要采取温阳利水化湿的治法,可用苓桂术甘汤、真武汤、实脾散等;祛除体内湿热,需要宣畅气机,清利湿热,可选用三仁汤。此外,还可以选择艾灸、温针灸、拔罐等中医治疗方法,也有较好的祛湿作用。
本内容由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 针灸科 副主任医师 陈陆泉审核
点这里,查看医生回答详情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203304862@qq.com
本文链接:https://jinnalai.com/jingyan/542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