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段#女子生两女遭婆婆嫌弃丈夫殴打#的视频引发热议。
江苏无锡一女子发视频称被丈夫殴打。
视频里,女子抱着女儿和丈夫发生争吵,随后被丈夫重重的打了一个耳光。
女子在评论区讲述了被打的原因。
原因是自己生了两个女儿,婆婆对此曾说:二胎又生一个女儿,以后这房子要跟别人姓了。
女子表示婆婆现在不承认说过这话,女子一气之下便说:这句话是
结果被丈夫扇了耳光,因为怕吓着女儿,女子也没还手。
女子表示自己当时是远嫁的,就连彩礼都没有要,以为找到了一个有担当的男人,没想到却输了。
目前男方已经被警方带走,当地妇联也已经介入。
这段视频看得网友们很是愤怒:
“生男生女是由男人的染色体决定的。离了吧,这个男人以后也靠不住。”
“女儿也是亲生的,真的气人。”
“抱起孩子,赶紧跑啊,坐那挨几下。”
“是有皇位要继承吗?非要生儿子?儿子出生在你们家都是倒霉。”
“现在都什么时代的还重男轻女,真的就很离谱。”
没错,一个残酷的现实是,重男轻女的现象仍然普遍,很多女孩们从出生起就成了不被期待的孩子!
①
“因为生了个女儿,我名字都不想取”
时至今日,重男轻女的家庭还是有很多。
而在重男轻女的家庭里,女性的处境真的是非常艰难。
前阵子就有一则热搜新闻:女子连生3个女儿,老公和婆婆只看了一眼就走了。
十月怀胎诸多不适,一朝分娩更是半只脚踏进了鬼门关,出了产房婆婆和老公竟是这样的态度。
看着女子躺在床上崩溃大哭的样子,真让人气愤又心疼。
可有这样心碎经历的,远远不止她一个。
有一位女子,婆婆在得知她怀得是女儿后,就一直对她不闻不问,老公也没有任何作为。
男方家里就只有奶奶照顾她,给她买肉做好吃的补身体。
生下女儿后,全家都不管不顾,只有奶奶不嫌弃她生得是女儿。
无奈之下,她出了月子就去办理了离婚。
还有一名男子,因为妻子生了个女儿,他在朋友圈发文称:在医院一刻也待不下去了,晦气得很,生个女儿。
妻子在鬼门关痛苦了一天,换来的是丈夫的一句:我名字都不想取。
在这样的家庭里,生下女儿的妻子,注定是会受尽白眼,而一个不受期待的女孩,注定会活得很艰难!
③
生不出男孩
真的不能归罪于女人
生物课上说,决定生男孩还是生女孩,主要取决于男性。
但还是有很多人将生不出男孩,归罪于女人。
有的家庭甚至想方设法的想要转胎生男孩。
孕事妈要强调的是:民间那些“包生男孩”的转胎药、变胎药,不仅谋财又害命,千万别信。
来个严肃科普:对于宝宝的性别,每一次怀孕,生男孩或者生女孩的概率都是一样的:50%VS50%。
生男生女,就像是一场XY的赛跑。
X跑赢了就是女孩。
Y跑赢了就是男孩。
因为在23对染色体中,有1对染色体,叫做性染色体,它们决定了人的性别。
如果是XX染色体,那就是女性。
如果是XY染色体,那就是男性。
在自然状态下,染色体怎么组合是随机的,一旦受精卵结合,新生命就宣告开始。
所以,生男生女早在受精卵形成的那一刻就决定了,想通过干预强行扭转胎儿的X染色体,可以说是没有可能的。
其次,要特别强调一点的是,只有男性能够产生两种精子:一种含X染色体,一种含Y染色体;而女性则只能产生含X染色体的卵细胞。
在受精过程中,如果卵子与含X染色体的精子结合,则为女孩;若卵子与含Y染色体的精子结合,则为男孩。
所以,生男生女都是由男生决定的,生不出男孩不能怪妈妈。
③
重男轻女
伤得是家庭里的每一个人
真的,愚昧无知的重男轻女思想应该结束了。
太多太多的例子告诉我们:重男轻女,伤了很多女性和孩子,更毁了无数家庭。
那些嫁到重男轻女家庭里的女性,为了达成男方家的想要儿子的心愿,有的多次打胎,有的甚至大月份引产。
别相信广告上宣传的什么无痛人流,人流对身体的伤害,超乎我们的想象。
那些出生在重男轻女家里的女儿,一出生就成了不被期待的孩子。
因为不被期待,所以她们不曾享受过家庭里完整的爱,还要受尽委屈,在这样家庭下成长的孩子,敏感又不安。
有女生想远离那些所谓的家人,但又害怕自己从此孤寂医生。
有女生战战兢兢,担心自己被扫地出门,所以努力拼,努力闯,只为早日拥有自己的房子,再也不用担心被扫地出门。
有女生为了活成父母想象中的模样,就努力把自己活成男孩子的模样,觉得这样父母就会喜欢她一些。
每一对重男轻女的父母,都亲手把女儿推向了深渊,他们永远不懂,他们的忽视和偏见,会是女儿心里一生的痛。
而那些被捧在手心里疼爱的男孩真的就如愿成才,养儿防老了吗?
答案是未必!
还记得前阵子的新闻吗?一位80岁的老爷爷拄着拐杖走到服务中心立遗嘱,将自己的房产转赠给女儿。
大爷说:这22年间,都是女儿忙前忙后地照顾,儿子则22年来几乎不来往,生病也是女儿陪伴和照顾,都说养儿才防老,最终却是女儿陪伴父母身侧。
所以,别再因为那些愚昧的想法轻视女孩了。
放下偏见吧,男孩女孩都一样。
生男也好,生女也好,只要是健康的宝宝,都是父母的心头肉。
每个孩子,无论男孩女孩,都值得被期待。
孕事妈愿每一位女孩都能被珍惜,愿每一个孩子都是在父母和家人的期盼中到来!
参考文章
@澎湃新闻 @中国妇女报 @纪录片《生门》@钱江视频
@猫头鹰视频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203304862@qq.com
本文链接:https://jinnalai.com/jingyan/4450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