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主页 > 生活经验

慈善中的清流:顺其自然避开实名,25年捐出1577万元

宁波市慈善总会有一盒神秘而特殊的档案资料,里面放着厚厚一沓从1999年12月以来的汇款单。

可这里的每张汇款单上的汇款人总是:查无此人。但每一笔汇款总会在每年的11月至12月期间,如期而至。

如今,宁波市慈善总会的工作人员,只需看一眼汇款单,便会不约而同地说一声:“又是顺其自然!”

顺其自然是谁?他的背后有什么样的故事呢?

01

“顺其自然”是一位长期给宁波市慈善总会固定汇去善款的爱心人士,姓名、年龄、职业等信息均不详。

他之所以得名顺其自然,还要从1999年12月说起。

当年,宁波市慈善总会收到了一封挂号信,信中装了一沓汇款单,加起来总计5万元善款,可署名并不是真名,而是“顺其自然”。

也就是从这时候开始,每年11月至12月期间,就成了“顺其自然”汇款的固定时间段。

为了不留下真实姓名,“顺其自然”每次都会多填几张汇款单,最高9999元,最低几十块钱,直到凑够他要捐款的数额为止。

第一年5万,第二年20万,第三年15万,第四年18万,第五年16万,第六年18万,第七年25万,第八年35万,第九年53万……

此后的每一年,“顺其自然”每年的捐款金额都在以数十万的速度递增,今年,108万元捐款又如约而至。

25年一晃而过,“顺其自然”却不改初心,每一次捐款都是同样的风格,一封封相似的挂号信,一沓沓汇款收据,一个个随意留下的署名和地址。

如今,25封挂号信中的汇款单金额加起来,已经高达1577万元。

而“顺其自然”却隐身了,没人知道他是谁,在什么领域,又做着什么样的工作。

宁波市慈善总会在起初的两年里,曾经尝试找到这位与众不同的爱心人士,循着蛛丝马迹,有了一定收获,可大肆渲染与“顺其自然”的初衷背道而驰。

于是,宁波市慈善总会选择尊重“顺其自然”的意愿,不再执着于大爱之人的现实身份,决定倾心尽力,将“顺其自然”的每一笔善款用得其所,也算是对“顺其自然”的礼尚往来。

02

2018年的时候,央广网曾在网上发布了一篇寻人启事:《神秘人20年捐款过千万,“顺其自然”你在哪里?》,引起了广泛关注。

但“顺其自然”始终没有现身。

其实,在此之前,央广网和不少媒体也多次报道过“顺其自然”的故事,并尝试寻找过他,但都杳无音讯。

也许是“顺其自然”不喜欢喧嚣,所以,他才选择了这种但行好事,莫问前程的方式。

所以,任凭媒体千呼万唤,外界众说纷纭,都不曾惊动他丝毫。

想必在他眼里,名和利本无足挂齿,可善行一定是十年如一日的坚持。就如同他在挂号信中或者汇款单上的落款一样,随性又不失豁达。

他时而是“顺其自然”,时而是“其然”,时而是“然其”,时而又是“然然”,或者“顺其”“顺自”“顺然”。

总之,不管是署名还是落款,“顺其自然”从来都是轻描淡写,但一张张汇款单据却工工整整,寥寥数笔之下,藏着浓墨重彩的爱。

对于这份不同寻常的爱心,宁波市慈善总会也用实际行动做到了笔笔善款有去向,件件善事有着落。

1999年的5万元善款,在春节到来之际,送到了特困户家庭中,让他们度过了一个有人惦念的春节。

2000年的20万元善款,变成了一个村子的“仁慈教学楼”,孩子们自此有了温暖的教室。

2011年的15万元善款,成了100名特困大学生的助学金,为贫困学子求学提供了保障。

此后,一笔笔善款陆陆续续变成了1800多名大学生上学的保障金,100多名中小学生的生活救助金,贵州、甘肃、四川等省份贫困地区的爱心教具、教学楼、营养餐、特色体验馆等项目。

就这样,宁波市慈善总会以公开透明的方式,回应着“顺其自然”的每一笔善款。

03

是默契,也是奔赴,这样的慈善无关名利,让润物细无声的善举在时间的累积中,变成了很多人心里的一抹暖阳,无声地影响着每一位受其恩惠的人。

据说,很多通过宁波市慈善总会享受过“顺其自然”救助的学生,会隔三差五地写来感谢信,感恩这位不愿透露其真实身份的好人。

甚至一些大学生在毕业后,会选择将第一个月的工资捐出来,用以回馈当年的资助之恩。

近几年,随着媒体的报道,很多人都想对“顺其自然”一探究竟。

今年,有记者找到了“顺其自然”汇款的银行,有关工作人员回应,只记得是一位戴口罩的女士,还在汇款的时候一再叮咛保密,然后,就没有更多的信息了。

对此,媒体只能作罢。

然而,就在大多数人在为这样的善行举大旗的时候,偏偏少数一些居心叵测的人却坐不住了。

他们混在一片正能量中,时不时地来几句阴阳怪气的评论,大意就是觉得这般低调的善举未免太奇怪,应该不是见不得光,就是在故弄玄虚。

更有甚者,还堂而皇之地质疑这样的匿名捐款应该别有用心,为此,还不惜将社会上一些不正之风扯到这件事中,进行恶意的揣测和引导。

其实,在自己没有比人家做得好的情况下,妄议并不是什么好习惯,更不是什么正义的作派。

自以为是地站在道德的制高点进行指指点点,未免太过随便。

何况慈善原本可以有很多方式,有人愿意大张旗鼓,有人愿意逢人便说,也就有人愿意不露锋芒,深藏功与名。

格局不同,选择不同而已,不必强求。

只是这个世界有时候怪异的有点匪夷所思。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做慈善和公益都要小心翼翼,不论怎么做,都有人跳出来,一顿负面输出。

仿佛在苛刻的大众眼里,万事都有阴暗面。

或许,的确曾经有人败坏过公益和慈善的形象,在一定范围内造成了不好的影响,但那些人不代表绝大多数,他们只是个例,并不影响主流的真善美。

正所谓这个世界破破烂烂,但总有人缝缝补补一样。

毕竟,人类的整体善良一直都在以绝对优势,牵引着文明一路高歌前行,绝不会因为一些微不足道的不尽如人意而变得徘徊不前。

结语

老子曾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意思是说,最高境界的善行就像水一样,润泽万物而不争名利。

这是道家思想中的不争,其实就是一种淡然处之的心态,不争名逐利,也不贪图虚名,更愿意实干。

而慈善既然是善意的救助,就更需要这种朴实无华的不争,不言感恩戴德,却能把感恩的种子,埋到人心里,慢慢发芽长成一颗颗参天大树,润泽千万家。

所以,关于善行,选择悄无声息的人,大都心藏大爱,而选择大张旗鼓的人,往往是明目张胆着另有所图。你说呢?

- END -

作者:么么茶

编辑:毛毛雨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203304862@qq.com

本文链接:https://jinnalai.com/jingyan/430160.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