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新闻客户端评论员高路
图源央视
这两天,广西一所大学本应用来搭建“连心桥”的“书记、院长信箱”却被摄像头照着一事,引发了大量关注。
从学校方面回应看,摄像头为2013年统一安装,书记、院长信箱于2023年安装。一个在前一个在后,摄像头显然不是专门为信箱安装的。记者的现场调查也表明,摄像头监控方向对着大门口,只是“书记、院长信箱”也在监控范围内,可以说是“无心”之失。但这样的疏忽,却在无形中设置了一道隐性的障碍。
院长信箱是学校与家庭、学校与老师、老师与学生沟通的重要渠道。学校自己也说了,这是学院基层党建工作信箱,主要用于收集师生员工“急难愁盼怨”问题,以便更好地帮助师生员工解决困难。既然是“急难愁盼怨”,那就存在解决不到位、解释不够清楚,工作不够积极等问题,其中甚至可能存在违法违纪的问题,说了难免得罪人,某种程度上说起的也是举报的功能。
这样的意见信箱,是一项有力的监督措施,对学校发展而言同样至关重要。意见需要收集,不足之处需要有人指出,错漏之处需要纠正,几乎每项工作,听取意见和建议都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在监管机制中,意见或举报要能发挥作用,对提意见者或举报者的个人信息保护尤其重要。正因为有保护机制存在,有些有顾虑不敢说的话可以说出来,有些明显触动利益的行为才不怕有人秋后算账。很多举报人都是利益相关人,手握举报线索往往说明这个人占据比较重要的位置,要不然也不可能掌握线索,这个时候,严格的保护措施就更重要了。哪怕没有利益关系,显然在正常情况下,多数举报人并不希望公开自己的身份,因为他可能面对的是一群人,这是需要莫大勇气的。
对举报人而言,举报是要冒极大风险的,最怕的是打击报复,最好的保护就是保密。而有些意见因为过于尖锐或其他原因,提意见者也不愿意抛头露面,暴露自己身份,这是可以理解的,设立信箱的目的不正是为举报者或提意见者提供方便,为其免除后顾之忧么?要不然其他的途径多的是,弄个信箱岂不是多此一举?
个人隐私保护不力,就是在为这条通道设置障碍。事发学校的这个摄像头很显然不适合出现在信箱上方,哪怕是用来监管大门安全的,无意于监看信箱也不免会引来担忧:通向哪里?谁在监看?会不会被人滥用?会不会泄漏身份?
此次,学校方面回应及时,已对设置在摄像头下的信箱进行了彻底整改。但暴露出来的隐私保护意识淡薄的问题却让人深思,院长信箱不是摆设,用信箱这种方式是希望大家畅所欲言,不管是什么单位都应该为提意见者或举报者提供便利。只有敢说了能说了,监督权才能落到实处。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203304862@qq.com
本文链接:https://jinnalai.com/jingyan/4159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