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日,山东省政府发布了对14个市的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济南、青岛的相关规划也已出现苗头,这些文件中出现了对各市的最新定位,有些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
我们先来看14个地级市的,最后看两个副省级城市济南、青岛的。
01 临沂
临沂被定位于鲁南苏北地区中心城市,这个定位还是比较高的:
值得注意的是,在主城区之外,临沂还要打造沂水、平邑、临港新城三个副中心。
临沂被定位于鲁南苏北地区中心城市,其实主要是和徐州打擂台。
2018年11月7日,国家发改委公布了《淮河生态经济带发展规划》,明确淮海经济区包括江苏的徐州、连云港、宿迁,安徽的宿州、淮北,河南的商丘,山东的枣庄、济宁、临沂、菏泽等市。
《淮河生态经济带发展规划》还提出:着力提升徐州区域中心城市辐射带动能力,基本确定了徐州是淮河生态经济带中心城市的地位。
另外,临沂还是山东规划的鲁南经济圈的中心城市,当能代表山东竞争鲁南苏北地区中心城市。
02 烟台
比较可惜的是,烟台的定位里没有“中心城市”的字眼,从描述上来看应该主要侧重于制造业、工业。
烟台确定了芝罘、莱山主中心和蓬莱副中心。
03 潍坊
潍坊的定位也很高,是山东半岛城市群区域中心城市,也就是山东省内的区域中心城市(济南、青岛是国家区域中心城市)。
潍坊处于山东的地理中心,济青发展轴的中心,未来也是山东的铁路枢纽(济青高铁、京沪二通道等),以及物流中转基地,完全配得上区域中心城市这个称呼。
潍坊确定的副中心是滨海副城区。
04 淄博
淄博的定位很具体,是省会经济圈副中心城市,也就是济南之后的经济圈老二。
从省会经济圈的入围城市来看,确实只有淄博“拿得出手”,并且还在今年夏天火出了圈,是山东少有的明星城市。
05 德州
德州因为紧邻河北,一直寄希望于京津的产业外溢,往京津冀上靠,如今“求瓜得瓜”,被定位于黄河流域和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叠加区域中心城市。
黄河流域和京津冀,这是两大国家级大战略,希望德州能够分得一杯羹。
06 枣庄
枣庄被定位于鲁南地区中心城市,倒是挺意外的,这个定位仅次于临沂的鲁南苏北地区中心城市,济宁、菏泽则没有提到“中心城市”。
之所以说意外,是因为枣庄是鲁南经济圈面积、GDP、人口最少的市。唯一的优点是,在位置上位于鲁南经济圈的中心。
07 东营
东营被定位于黄河三角洲中心城市,这个在情理之中,毕竟是黄河入海口。
08 滨州
被定位于黄河三角洲中心城市的还有滨州:
其实黄河三角洲基本也就东营、滨州两个城市,如今它们互为中心。
09 威海
从威海的定位来看,侧重于宜居、旅游,毕竟是联合国授予的全球最宜居城市。
10 日照
日照被定位新亚欧大陆桥东方桥头堡,其实主要是港口经济。
11 聊城
聊城主要任务是农业、制造业:
12 济宁
济宁主要是文化旅游、内河航运、制造业:
13 泰安
泰安主要是旅游。
14 菏泽
菏泽主要是农业:
其实,菏泽拥有省级的鲁西新区,这几年越来越成为鲁西崛起的增长极,未来经济增长速度当不会弱。
15 济南
因为济南、青岛是副省级城市,其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由国家批复,这一次并没有和其他城市一起被山东省政府批复。
但,我们从最近其他的规划文件中也能找到这两个城市的定位。
10月31日,山东省政府发文公开征求《山东省黄河流域国土空间规划(2021-2035年)(征求意见稿)》意见。
其中对济南着墨颇多。
济南被定位于黄河流域中心城市,这是大家都比较熟悉的,属于国家区域中心城市,比国家中心城市低一档。
看描述,济南应该会继续在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上发力。
16 青岛
目前,青岛最官方的定位还是国家沿海重要中心城市,这也属于国家区域中心城市。
但青岛都市圈前不久被确定为国家级都市圈,《青岛都市圈发展规划》中披露了更多的规划定位:
其中提到了“打造世界一流湾区”,环胶州湾或许是青岛下一步的重点。
综上,山东16市大体的定位可分为三类,一是济南、青岛的国家区域中心城市,二是临沂、潍坊、枣庄等城市的省内区域中心城市,三是烟台、济宁、菏泽等城市的特殊功能定位。
济南、青岛的定位无疑是最高的,其他城市很难说谁高谁低,最终还是要看自己的发展。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203304862@qq.com
本文链接:https://jinnalai.com/jingyan/4081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