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晓娟滕雪飞封面新闻记者伍雪梅伍勇
11月2日,参加宜宾市光伏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的嘉宾陆续来到四川宜宾,将共同聚焦宜宾光伏产业阶段性发展情况、分析当前行业态势,助力宜宾光伏产业高质量发展。
正值光伏万亿级产业风口,宜宾及时抢抓太阳能电池技术迭代窗口期,坚定向“光”扬帆,全力竞逐光伏产业新赛道。自2022年以来,宜宾市按照“1+N”布局,以宜宾高新区为核心,高标准规划建设万亩光伏产业园,大力进军光伏产业新赛道。今年前三季度,宜宾光伏产业实现产值193.9亿元,上拉工业增加值增速8.5个百分点,是当前拉动宜宾工业经济增长的“新引擎”,今年将力争实现产值350亿元。
短短一年多的时间里,行进在“一蓝一绿”新赛道中的宜宾,在成功打造全球一流动力电池产业集群之后,又主动出击,从无到有,举全市之力构筑国家级光伏产业集群,着力打造宜宾经济高质量发展“新引擎”。
从无到有
“1+N”产业布局立潮头
培育新动能,塑造新优势。2022年以来,宜宾持续锚定绿色新能源产业,坚定不移发展光伏产业。2023年1月,宜宾市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全力打造国家级光伏产业集群。
宜宾市委、市政府站在全市角度,确立按照“1+N”空间布局光伏产业,“1”即以宜宾高新区为核心,高标准规划建设万亩光伏产业园;N就是多点多极支撑,主要在珙县经开区余菁功能区、兴文经开区等地布局光伏产业配套项目,加速建圈成链。
选好新赛道,乘势而上。今年3月31日,在宜宾高新区独立运行暨创建国家高新区工作动员会上传出消息:宜宾高新区从当日起正式独立运行,全力打造成为科技创新的高地和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加快创建国家级高新区。
选准新赛道,找好合作伙伴,招引企业落户,带动产业链,形成生态圈,推动城市、产业互动快速发展——如今,在宜宾高新区,一个全新的千亿级光伏产业集群从无到有,正加速崛起。截至今年9月底,宜宾高新区已落地百亿级光伏企业6家,产值超190亿元。已签约的电池片产能居全省第一,力争到2027年,打造成为超2000亿元的产业集群。
在宜宾高新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华涛看来,光伏产业市场前景广阔,同时也存在竞争激烈,因此产业协同也势在必行。高新区作为宜宾光伏产业发展主战场,布局“硅棒、硅片、电池片、组件”光伏四大环节产业,招引石英坩埚、钨丝特种线、金刚线、银浆及包装材料等配套产业,建强产业链,形成生态圈与全省光伏产业协同发展。华涛表示,高新区将采取科技引领、创新驱动、数字赋能、招大引强等方式,在新型工业化中不断增添新动能、不断培育新主体、不断集聚新要素,形成高质量发展新模式。
聚光成链
项目建设跑出加速度
走进宜宾高新区,这几天,宜宾英发德耀科技有限公司的车间一片繁忙,工人正在全力安装调试全球最领先的TOPCon型电池片产线,其生产的TOPCon型电池片为太阳能光伏发电度电成本下降带来很大优势,目前项目二期24条TOPCon型电池片产线达到满产。
据介绍,英发德耀光伏电池板块宜宾基地项目共分四期建设,包括4个制造中心和一个研发展示中心。其中,高效晶硅太阳能电池生产项目建设总规模38GW,直拉单晶硅棒生产项目建设总规模20GW。
“项目一、二期总投资220亿元,目前,项目一期已经建成投产,项目二期于今年7月首片下线。”宜宾英发德耀科技有限公司制造中心副总裁陈龙介绍,与此同时,该公司的三期16GW高效晶硅太阳能电池项目、四期20GW直拉单晶硅棒项目也于今年7月正式启动,待到光伏电池板块宜宾基地四期项目全部建成满产后,年产值可达500亿元。
英发德耀科技公司的年产20GW太阳能电池项目是宜宾招商引进的第一个光伏项目。
作为宜宾重点招商引资的新能源制造项目,在政府部门强有力的要素保障下,英发德耀项目于2022年3月31日签约,一期项目于2022年11月投产,实现了当年签约、当年开工、当年竣工、当年投产,创造了“从与企业接触到签约只用39天,从签约到开工只用79天,从开工到投产只用5个月”的宜宾产业发展新速度,宜宾光伏产业由此实现“零的突破”。
陈龙说:“项目一期所需土地,仅用两个半月就完成了场平并交付给我们企业,项目二期所需土地,也仅历时两个月就完成了场平工作。这离不开政府相关部门日以继夜地工作,在政府和企业的高效协同下,各项工作无缝对接,让我们切实感受到了宜宾良好的营商环境,增强了我们在宜宾发展的信心。”
对于企业为何选择落户宜宾高新区,四川东磁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金刚刚和高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张秀涛与陈龙有着相同的感受。在他们看来,宜宾不仅拥有良好的区位和交通优势,丰富的水电等资源优势,还能给予企业较好的招商政策和务实高效的服务保障,拥有较为完整的产业链等。他们也期待企业能伴随宜宾光伏产业不断发展壮大。
据宜宾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光伏产业分局副局长彭伟介绍,截至目前,宜宾市共签约项目27个,其中投资超百亿元的项目7个,四川丽豪、四川高景、宜宾高测、英发德耀、英发德坤、四川东磁、和光同程、正泰新能等8个重点项目支撑构建起了光伏产业5大主环节,福莱特玻璃、聚和银浆、原轼特种线、中昱石英坩埚等一批企业的项目相继签约落地,让宜宾在光伏赛道上后发高点起步。
“引育并重”
推动落地企业做大做强做优
在方寸之间,聚势绿色发展。于阳光之下,洞见低碳未来。
记者采访了解到,预计到2027年,宜宾光伏产业规模将力争突破2000亿元,建成全国最大太阳能电池生产基地和国家级光伏产业集群。
如何进一步推动光伏产业高质量发展?彭伟说,下一步,宜宾将坚持“引育并重”,既要加强对薄弱环节项目的招引,更要服务好、培育好现有企业,推动落地企业做大做强做优。
加大招引力度。重点聚焦硅棒、切片、电池和组件环节,集中精力招引2-3个行业绝对龙头企业。同时,围绕落地重点企业的产业链供应链生态伙伴以及重要辅材配套企业,快速招引集聚一批优质企业,进一步完善产业生态圈。
狠抓企业培育。强化部门协同,统筹土地、能耗、电力等资源要素,加快推动四川丽豪、正泰新能等重点项目建成投产;做好“链主”企业培育,聚焦硅料、拉棒、切片、电池及组件等5大主环节,培育多个百亿级行业领军企业;聚焦光伏银浆、特种切割线等细分领域关键环节,打造一批单项冠军、专精特新“小巨人”等优质企业,做优产业生态。
促进创新发展。加快推进光伏产业研究院项目、光伏检验认证机构等重大平台建设。支持重点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等单位深度合作,共建国家级、省级研发创新平台。建立企业与高校人才联合培养机制,定制化开设相关专业、定单化开展实训,持续不断为企业提供专业化的人才需求,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新征程,“追光逐梦”再出发!如今,在宜宾这片投资创业的热土上,正不断开创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高光”未来。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203304862@qq.com
本文链接:https://jinnalai.com/jingyan/4048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