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的父辈勇于担当作为,甘于牺牲奉献,他们的精神永远值得铭记和发扬。”9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在读英烈子女回信,深切缅怀公安英烈,对公安英烈子女成长成才提出殷切期望。今天,让我们从英烈子女陈波的回忆中,感受英雄过往、弘扬崇高精神,畅谈从警初心、凝聚奋进力量。
人物简介
陈寿南,1944年生,中共党员,生前系郴州市公安局苏仙分局苏仙派出所所长。1983年11月19日晚,在郴州市郴江乡白鹿洞村肖家组执行任务时被犯罪分子杀害。他高大的身影俨然一座丰碑,挡住凶恶狂躁的歹徒,也挡住所有罪恶的出口。1987年4月29日被追授一等功,1988年1月3日被批准为革命烈士。
讲述人:陈波
郴州市公安局北湖分局民警
革命烈士陈寿南儿子
“在我还在打弹弓、扔沙包的年纪,一个普普通通的工作日,爸爸像往常一样起早上班,那时,他走了,就再也没有回来。我小小的个头躲在妈妈的身后,听大人们说着,爸爸牺牲在工作岗位上……”每次回忆起父亲最后的背影,陈波就有无数抑制不住的思念。
陈波是郴州市公安局北湖分局北湖派出所的一名社区民警。父亲牺牲时,陈波才8岁,也模模糊糊知道了牺牲的含义:父亲用自己英勇无畏的搏斗和义无反顾的献身,保护了人民群众的人身安全,用生命践行了从警誓言。
“父亲是我的英雄,我对父亲印象最深刻的就是他高大的身躯、爽朗的笑声,以及出差带回来的玩具枪”陈波回忆道。“我是父亲的小儿子,每当他出差回来,就会开心地抱起我,把我抛高逗我笑,然后兴奋地用胡子扎我,说‘满崽,看我给你带了什么回来’!”一边说一边指着桌面,桌上俨然放着一把簇新的玩具枪。“父亲热爱他的事业,可能在买回玩具枪的那一刻,父亲就想把这把枪送给小儿子,让我继承他的衣钵吧!”
陈波对辖区宾旅馆进行安全检查
1994年,陈波从部队退役后,继承父辈的遗志,当上了一名人民警察。从这一刻起,陈波便把父亲那句“当警察就要为老百姓做事”的教诲作为自己的工作准则。从警以来,他先后担任过侦查民警、办案民警、社区民警。2014年到2021年,陈波在燕泉派出所担任副所长兼三里田村驻村民警,三里田村是一个外来人口多、社情较为复杂的“城中村”,为了尽快掌握辖区居民的实际情况和困难,他来到村里第一天,就开始对小区居民住户走访登记。通过调查,社区户情熟悉率达到90%以上,练就了进百家门、知百家情的基本功,为日常有针对性开展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021年10月的一天,陈波正在社区巡逻时接到一居民的电话,业主张先生因晾晒衣服与楼下业主刘女士发生纠纷,两家的家属都参与到纠纷当中,担心事态扩大,陈波立即赶往该小区,当他赶到事发地点时,双方情绪都很激动,互不相让,他迅速将两方隔开,劝散无关人员。陈波凭着日常工作中对居民的熟悉了解,以及居民对他的信任,经过两个小时的耐心劝说,双方终于达成和解,握手言和。
陈波上门看望辖区困难群众
定期看望帮扶辖区困难群众,帮助群众解决问题困难,也是陈波的常态工作。2022年,陈波工作岗位调整到北湖派出所同新、紫宸社区,一天,辖区内一失独儿童范某某的爷爷找上他,诉说他的困难。原来,2021年,9岁儿童范某某的父亲因贩卖毒品被判处有期徒刑15年,范某某的母亲不堪重负离家出走,而范某某的爷爷也因年迈无力抚养。得此情况后,陈波与社区干部一起进行实地走访,帮助范某某一家出具证明,经过不懈努力,2023年,范某某获得民政部门的630元每月的事实孤儿补贴,现在读书、生活有了基本保障。“没有父亲在身边,小孩子也可怜,能帮一点算一点吧!”陈波感叹。
陈波上门开展反诈资金预警见面劝阻工作
“妹子,近期电信诈骗案件高发,形式五花八门,可要提高警惕了,你看看这些案例。”为了不让群众受骗,陈波经常走街串巷,遇到感兴趣的群众,便主动停下来讲解反诈知识,推广国家反诈中心APP。陈波还有一个警民联系群,除了解答群众生活中遇到的困惑外,他还经常在群里发送一些反诈须知,力争把反诈阵地搬到最前线,把反诈工作推进到“最后一米”。
长年累月,陈波扎根于社区,做着一件件平凡的“小事”,守护着辖区居民的平安。“以对群众的火热之心、对百姓的赤子之情,完成父亲对我的期盼。希望父亲在天上能看到我做的一切,有一天能进入到我的梦里,用肯定的话语告诉我,我做到了。”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203304862@qq.com
本文链接:https://jinnalai.com/jingyan/3986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