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需要说明的是,本文仅是个人的一点学术性探讨,不涉及任何规划性问题。
本文的引子是,青岛都市圈成为全国第13个国家级都市圈,这是西海岸新区、上合示范区、自贸区之后落地青岛的又一个国家级利好。
关于这一点,我在昨天的文章《最新的好消息,青岛都市圈成为第13个国家级都市圈!》中已经分析过。
现在又有了新的新闻支持,而且透露了13个国家级都市圈的名单:
既然国家级都市圈的重要利好落地了,我们就来看怎么让都市圈的利益最大化。
百科对都市圈的定义是:都市圈是城市群内部以超大特大城市或辐射带动功能强的大城市为中心、以1小时通勤圈为基本范围的城镇化空间形态,是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共同作用的结果。
这里的一个重点是“1小时通勤圈”,这是形成都市圈的前提。
青岛目前的市中心在海边,距离青岛都市圈外围城市的直线距离都在100公里左右。
在没有地铁等公共交通的前提下,无论是走高速自驾,还是坐火车,通勤时间都在1小时以上。
上图也可以看出,作为青岛都市圈的中心,青岛市中心偏居海边,只辐射了半个圆,另一半都在大海里。
如果市政府搬迁到传说中的红岛,与各外围城市的距离就拉近了很多:
虽然还有一些城市距离在100公里,但高密、诸城、平度、莱西却是拉近到六七十公里,在1小时通勤圈了。
更为可喜的是,红岛成了一个圆的中心,和原来只能辐射半个圆相比,红岛无疑更像是一个大都市圈的中心。
都市圈不但要辐射外围城市,也要带动核心城区一起发展。
在高新区、上合、自贸区、西海岸新区等建设后,青岛的核心城区已经在胶州湾形成了环,是典型的湾区城市。
可青岛现有的市中心,距离各主要城区的距离有点长;而且和对外围城市的辐射一样,只是一个半圆的中心。
如果把市中心搬迁到红岛,这个都市圈的内圈则漂亮了很多:
搬迁到红岛,一个都市圈的内圈就形成了。而且,红岛位于湾底,世界上其他湾区城市的中心基本都在湾底。
我们再来看对新区的辐射效果。
下图是青岛现有市中心与各大新区的直线距离:
这仍然是一个半圆,而且中间要么隔着胶州湾,要么隔着崂山山脉,实际的通勤距离都很长。
市中心搬迁到红岛的话,就成了各大新区的绝对中心:
可见,无论是对都市圈外围城市的辐射,还是青岛自己各城区、各新区的辐射,红岛都是一个地理中心,现有的市中心却真的有点偏居一隅了。
上面的分析,都是基于直线距离的。可不同区域之间的联系,还要依靠地铁、高速、火车等交通工具。
地铁方面,青岛与各外围城市的跨城地铁,短时间内没有希望,这个是很遥远的事。因此,我们主要看高速和火车。
下图是青岛的高速公路网,位于湾底的红岛是个中心:
铁路方面,现有市区的青岛站是一个端头位置,无论通过济青高铁、未来的京沪二通道向北,还是通过青盐铁路、未来的京沪二通道向南,都要通过红岛站:
作为青岛最大的火车站,红岛站是青岛高铁网络的绝对中心,南来北往都很方便。
可见,从都市圈的角度来讲,市中心搬迁到红岛,确实是青岛跨越式发展的一步妙棋。
先期建成的胶东国际机场,就位于青岛都市圈的中心位置,与红岛的距离也在正常区间:
而从落地红岛的青岛健身中心、青岛健康中心、红岛国际会展中心等市级配套来看,那种体量未必没有服务环湾大青岛、青岛都市圈的初衷,毕竟仅靠北岸市民并不能饱和利用。
因此,无论从都市圈辐射带动,还是原有规划延续来看,我个人都认为市中心搬迁红岛是一个可行的方案。
当然,这是我个人的一点学术性探讨,青岛相关部门已经多次否认过这件事:
以上是我个人的一点见解,大家有什么别的看法,欢迎在文底的留言区留言。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203304862@qq.com
本文链接:https://jinnalai.com/jingyan/3978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