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说大青岛时,就避不开“环湾大青岛”。
因为青岛的山海地形所限制,青岛要想成为“大青岛”,就必须环湾发展。而要想环湾发展,就要先解决胶州湾三岸之间的交通问题。
从近些年的规划建设来看,青岛正在环胶州湾一带逐渐搭建起“大青岛”的骨架。
01 已确定8条过海通道
目前,胶州湾的过海通道,已经确定了8条,这包括已经投用的、在建的、正式规划的。
胶州湾最北边的女姑口大桥,其实是并行的两条通道,一是环胶州湾高速公路,二是青盐铁路,都已经在用。
往南,是地铁8号线,在用。
胶州湾最长的过海通道是胶州湾大桥,一桥连接四地(青岛、黄岛、红岛、胶州),当年建成时是世界最长的跨海大桥。
再往南,是在建的胶州湾第二隧道,计划2027年12月完工通车。
与二隧比较近的是地铁2号线海底通道,这个是规划中的,还没有正式动工,也没有列入青岛地铁三期规划。
胶州湾最南端,是已经建成使用的胶州湾隧道和地铁1号线海底通道。
等这8条过海通道全部投用后,再加上环胶州湾高速的辅助作用,胶州湾三岸三城的大格局将初步形成。
其实,除了这8条过海通道外,青岛还有另外2条,只是目前还没有形成最终的规划。
02 过海铁路
在今年5月,《青岛市交通运输局胶州湾过海铁路研究采购需求公示》发布,这意味着胶州湾过海铁路前期研究即将启动。
根据既有火车站布局和网上的猜测,胶州湾过海铁路大体在下图的位置:
胶州湾过海铁路的战略意义非常非常大。
首先,环胶州湾铁路网合围了。
其次,改变了两座火车站的命运。对于青岛站来说,将不再是“端头”位置,变成了中间站,通行线路数量无疑会增加。对于青岛西站来说,将不再是“孤悬海外”的火车站,与青岛其他站有机结合了起来。
第三,青岛市区南下更方便。青岛市区去南方,原来要绕道红岛,围着胶州湾绕了一圈,多花了很长时间。胶州湾过海铁路建成后,则直接可以跨海南下。
第四,为西海岸新区东部增加一个客运站。西海岸新区的人口主要集中于原黄岛,可现有的青岛西站却位于胶南,乘坐火车非常不方便。原黄岛区没有客运站的历史,将被胶州湾过海铁路改变。
《青岛西海岸新区综合交通枢纽体系规划(2019-2035年)》里明确提到:加快推进研究胶州湾过海铁路和青岛西-诸城铁路,提升青岛西站铁路枢纽能级;以“站城一体、换乘高效”理念布局新增黄岛站高铁枢纽。
这里说的黄岛站,应该就是下图中的西海岸东区火车站。
03 胶州湾第三隧道
根据今年上半年《青岛市中心城区地名方案(2021-2035年)》的配图,市北区欢乐滨海城北部到红岛西部,有一条“胶州湾第三海底隧道”的标注:
这条隧道的北端向红岛西部、河套延长很多,将弥补其他过海通道在河套没有布局的短板。
以上就是目前所知的胶州湾10条过海通道,这些通道全部投用的时候,将是环胶州湾大青岛彻底建成的时候。
04 环胶州湾地铁网
其实,除了10条过海通道和环胶州湾高度,青岛的环胶州湾地铁网也很重要。
青岛在建的地铁三期规划中,已经把胶州湾东、北、西覆盖了,只有西北角的上合有一个缺口:
这个缺口将由12号线来弥补,可惜12号线没有纳入到青岛地铁三期规划。
根据《关于公布青岛市2023年重点项目名单的通知》,12号线,即下表中的市域轨道快线(西海岸金沙滩-胶东机场),被列入2023年重点准备类项目,但目前还没有新的消息。
12号线对于环胶州大青岛的形成至关重要,其意义在于,一是把自贸区、上合两大功能区与青岛其他建成区连接起来,二是给西海岸新区市民去胶东国际机场增加了一条公共交通选择。
05 确定为青岛城市核心区
青岛对于环胶州湾区域的新定位,显示了其做大做强环湾大青岛的决心。
今年前段时间,青岛市环湾重点地区城市设计项目正式招标,此次招标确定:环胶州湾区域是青岛城市核心区。
其中提到:环胶州湾区域是青岛城市核心区,人口、资源、政策等要素集聚,是带动青岛高质量发展的引擎。高水平的城市设计引领环湾重点地区高质量发展,是打造高品质湾区城市的重要支撑。
青岛传统市区东有崂山山脉阻挡,一味向北发展就会形成“油条”状的狭长市区,这对于城市发展是不利的。
所以我们看到,不管怎么发展,怎么规划,青岛做大做强的方向总是离不开环湾发展,定位也离不开湾区城市。
通过前些年高新区、上合、自贸区等新区的布局,相对于10年前,环湾新格局已经初现端倪:
未来,随着胶州湾过海通道、环胶州湾地铁的建设,相信环湾大青岛的规划早晚能够实现。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203304862@qq.com
本文链接:https://jinnalai.com/jingyan/3972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