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主页 > 生活经验

超千名网友向被狗咬伤女童申请退款:退款可以,但请别伤害

成都崇州女童被恶狗咬伤事件发生后,家属在轻松筹平台发起筹款,短短5小时18分时间里,就有8.7万名爱心网友完成了200万的筹款目标。很显然,这是网友们以实际行动表达对一位不幸女童及其家庭的关心和支持。

但是,由于筹款金额较大、受害人家境等问题,此事也引发了不少的争议。尤其是当有媒体报道,被咬女童转出ICU,目前的医疗费用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高时,质疑声乃至一些挖苦声音变得更多了。

而媒体报道,截止1023日晚,已有1300余名爱心网友向轻松筹平台申请退款,退款金额接近5万元。

应该说,受伤女童的治疗费用到底有多少,涉事犬只的主人如何赔偿,当事人的家庭状况等,都会影响到舆论对于这种筹款行为的看法,这是很正常的。

而现在来看,随着女童转出ICU,并有报道表示,截至23日上午11时,华西医院人工缴费窗口收到预交金共计22万元,目前已使用近6万元,很多人的态度发生了明显看法。上千名网友申请退款,就是很直观的体现之一。

客观说,网友申请退款,这是权利。而且我认为,共有接近9万名网友捐款,只有千余名网友申请退款,其实比例并不高,涉及的金额也只有接近5万元。所以,大可不必夸大这种影响。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围绕这起事件,网络上仍充斥着大量的非善意的未经证实的信息乃至脑补信息,在影响大家的认知,并给被咬女童家庭带来二次伤害。

比如说,肇事犬是女童家人饲养狗咬人是因为女孩先砸了狗女童父母开宝马住别墅以及女童舅舅直播带货等都已被律师辟谣,并强调要追求造谣者和网暴者的责任。但是,有很多人对女童家属及其筹款行为的看法,确实就是受到这些不实信息的影响。

在舆论汹汹之下,这种最容易刺激人心的不实传闻,反倒让更多人忘掉了更值得相信的信息。

比如,在筹款平台的公示信息里明确写着,被咬女童一家的年收入在3-10万元,有一套房屋、一辆10万以内的车(未变卖)和20万元以上的负债,并且女童没有医保。同时,平台方面也表示,孩子的妈妈好像刚刚上班一个月,没什么收入。爸爸那边一个月也就几千块钱收入,完全负担不了(ICU的开销)。

此外,在筹款行为最初受到社会关注之时,女童家属和代理律师方面就明确表示,这笔200万善款主要用于孩子的治疗,是平台直接与医院对接。若有结余将会和家属商量,转给相关慈善机构或需要帮助的人。

也即,这笔200万的费用,并不是像一些人所想象中的立即就会落入家属的口袋中。

当然,200万的筹款目标到底算不算合理,每个人都可以有自己的判断和看法。但要提醒的一点是,在当时那种紧急情况下,遭遇如此大的风险(女童当时还未脱险),情急之下家属把筹款目标提高一些,希望孩子的治疗保障能够更充分,这其实也并非完全不能理解。

更何况,如此严重的创伤,从常识都知道,治疗和后期的护理恢复等不可能是一次性的投入。长期的治疗费用,显然不会是一个小数字。

甚至,由于对女童家属的筹款行为不满,网络上还流传一些非常扭曲的逻辑。比如说,部分网友甚至把此次事件发生后,一些流浪狗遭遇不当处理的责任推到了被咬女童家属的身上。这真是荒唐,难道就因为发起了筹款,被咬女童及其家庭作为受害者的身份也被改变了?恶犬不当饲养引发的伤人事件而推动社会对流浪狗加大处理力度,难道不应该去谴责遛狗不牵绳的狗主人,反而怪起了受害者?

所以,既然女童家属向社会发起了筹款,款项的使用的确应该接受监督,捐款者也有权利根据自己的判断去申请退款,但是,每个人都不妨扪心自问,自己的质疑和判断所依据的信息,本身是否是真实的?如果这一点都做不到,就想当然地质疑,乃至发出一些刻薄的声音,这未尝不是对受害者的二次伤害。

更重要的是,我还想提醒一点,当大家最初都对受害者家属发出同情,甚至以捐款来支持时,难道不正是希望女童及其家庭能够改变困境吗?那么,当他们的处境得到改善,难道不是一件好事?如果大家的同情,只是建立在女童及其家庭所处的危难状态,反倒对他们的处境变得更好而心生不满,这真的是大家的初心?

说了这么多,其实就是一句话,大家可以继续保持对善款使用的监督,参与捐款的网友也大可以申请退款,但对作为受害者的女童及其家属,公众舆论理应少一些恶意,避免带来不该有的二次伤害。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203304862@qq.com

本文链接:https://jinnalai.com/jingyan/396918.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