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岁的我,提前迎来了退休生活,终于可以去做一些自己喜欢做的事了!”
这是2020年,乔桑在社交平台上发布的消息。
32岁的乔桑就这样成为了大众眼中的“新穷人”。
可桑乔明明有着一份体面的工作,每月领着高工资,住着80平方米的房子,为何她退休后,每月只花300元,还在菜市场捡没人要的蔫菜?
难道这就是她说的退休生活?
她经历了什么事,让她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乔桑曾经在北京工作多年,靠着自己的努力才活成了别人羡慕的高薪“白领”。
一天,乔桑突然离开了北京,回到了家乡石家庄。
回到石家庄后,乔桑向父母借了些钱,贷款买了一套80多平方米的房子。
常年漂泊在外的乔桑终于有了自己的家。
房子装修时,她让人把房子的墙体通通打掉,硬是将两室一厅的房子,变成了宽敞通透的大客厅,又在地面贴了简单的瓷砖,墙面也粉刷成了白色。
让人惊讶的是,新房子里只有几件必用家电,她在新家开启了自己的新生活。
每天准时看书、练瑜伽,她还成了“不消费主义”其中的一员,过上了“蹭吃蹭喝”的生活。
在房子里,她不禁想起了从前。
大学毕业后,乔桑成了一名“北漂”,十多年的寒窗苦读并没有换来梦寐以求的生活。
初入职场,她居住在只有几平方米狭窄的地下室,每天睁开双眼,第一件事是想着怎么把今天过下去。
每每到了夜晚,城市的霓虹璀璨,乔桑拖着疲惫的身躯走在回地下室的路上,悲凉地望着城市的高楼大厦:万家灯火,没有一盏灯是为她而留。
无数个夜里,她问自己:难道这就是自己追求的生活?
她感叹:曾经的梦想是那么的遥不可及。
每每这时,悲伤的泪水也会夺眶而出。
乔桑在职场中,受够了同事的刁难,她无人诉说,常常拨通爸妈的电话,希望能从爸妈的言语中得到一点安慰,那样她的心里就会舒坦一点。
她希望爸妈能理解她漂泊在外心里的委屈和苦楚,跟她说:女儿,外面难,咱就回家,爸妈永远是你最踏实的避风港。
但是,每次与父母通话时,她都只能强忍着泪水,假装坚强地说自己一切都很好。
乔桑每次难过无助时,便在心里对自己说,在熬一熬会好起来的。
几年后,乔桑终于熬过了那段艰难的日子。
她从职场小白逆袭成职场精英,一身名牌,手拎大牌包,频频现身高档场所。
那时的乔桑也活成了人人羡慕的对象。
但是,乔桑整个人看起来并不快乐。
一个人独处时,乔桑总是用疲惫的双眼望着宽敞明亮的屋子,梳妆台上摆放着价值不菲的化妆品,随处可见乱扔的品牌衣服和包......
她发现,如今自己的生活品质提高了,可现在的生活却不是她想要的。
一个晚上,她站在窗前看着高楼林立的夜景,独自饮酒到后半夜,最后一个人哭了好久......
于是在2019年,乔桑回到了故乡石家庄。
回到家乡后,乔桑开始审视自己在北京经济富足的那段时光。
那时的她,每个周末会去商场买当季潮流服饰,平时无论去咖啡店还是甜品店总要办一张会员卡,为了能看到最好的夜景,她不惜花费3000元住最好的酒店。
而在新鲜事物面前,她也从不落后,她去最好的国家潜水,去土耳其尝试滑翔伞,最多的时候一次就花掉了5万元。
乔桑很清楚有很多事情她并不喜欢,但是她似乎习惯了,被欲望掌控的生活。
但她为此付出的是玩命的工作,长久的加班。
工作疲惫后,她就犒劳自己,疯狂地无止境消费,钱花出去了,她又玩命的工作。
桑乔在快节奏的生活中,没有真正停下来去思考自己到底需要什么?
而是从一个物质陷阱,又掉到另一个物质陷阱,在这样的恶性循环中,让她难以平静地生活,她总觉得有干不完的工作,买不完的奢侈品。
因此,她彻底迷失了自己。
直到,回到石家庄后。
她觉得不能再过以前的生活了,于是,她买了一套80多平米的房子。
然而,就在搬家的过程中,乔桑看着眼前一个个整理箱,数不过来的鞋盒,眼看着这些物品就要将房间占满,一种压迫感令她窒息,压得她喘不过气来。
乔桑傻眼了,她不得不将最重要的物品挑出来,放在门口的柜子里,其余的物品放到了空地。
看着屋里空旷的样子,她的心里一下子敞亮了好多。
此后,她将自己平时用不到的物品统统送人,只留下了最实用最重要的。
渐渐地,乔桑爱上了“断舍离”的生活,她每天都会对剩下的物品进行“断舍离”,决定它们的去留。
最后乔桑的家中只剩下6件必要的家电,就连床垫都被她“舍”出去了。
乔桑说:“那段断舍离的日子让她很开心,她找到了自己的生活节奏。”
为了坚持锻炼,乔桑每天早上5点半,准时直播做瑜伽。
直播中她会分享断舍离带给她的快乐,她觉得断舍离和瑜伽,都是让人向内求,从而寻找自己真正需要的生活。
这样的直播形式吸引来了一大批粉丝,有粉丝跟她说:“你去做不消费主义”。
“不消费主义”不是一分钱不花,也不是白吃白蹭。而是通过自己的欲望,为精神世界提供更多的思考,让人们知道自己真想要的是什么,从而减少不必要的花销。
成为“不消费主义”后,桑乔开始留意起了冰箱里,时间长不吃的鸡蛋,冷冻抽屉里去年的粽子,一些从未用过的调料、酱菜。
她开始和身边的人交换食物,用自己现有多余的食物,和别人交换自己需要的食物。
每次来到菜市场,她会向菜贩要一些蔫菜,她看到朋友家有吃不完的食物直接要回来,她还会到楼下蹭网,乔桑过上了“白吃白蹭”的生活。
乔桑还给自己制定了阅读计划,为了减少消费,她常常看电子书,或者去二手市场买,粉丝知道了乔桑的习惯,纷纷给她邮寄书籍,乔桑还在家中开了自己的书屋。
断舍离之后的乔桑,爱上了这样的生活方式。
在回到老家两年后,乔桑说:“已经辞职很久了,虽然现在挣钱少,但是自己的状态实在是太好了。”
乔桑的故事火上了央视,她还参加了《生活的减法》纪录片的拍摄。
今年5月,乔桑在社交账号上分享了自己的现状,她说:目前自己的收入还能支撑日常花费,现在生活很惬意也很自在,每天品品茶、读读书,她觉得很踏实。
现在的她有时也会为未来担忧,她害怕哪天无法维持自己的生活了,但每次这种想法出现的时候,就会很快消失,她再也不想为还没有发生的事情影响现在来之不易的生活。
乔桑的勇敢让她过上了自己喜欢的生活。
乔桑身上发生的故事,值得我们静下心去思考,生活中的我们做不完的工作加不完的班,又有多少人像曾经的乔桑一样,为了物质而生活,最终生活被物质填满。
而“断舍离”,真正的意义是:
舍去生活中过多的物品,留下自己最需要最重要的那部分,从而让人脱离了对物品的执念,知道自己的需求,创造游刃有余自在的空间和生活。
作者:你的轮廓
编辑:桢桢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203304862@qq.com
本文链接:https://jinnalai.com/jingyan/3932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