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10月2日讯(记者田艺伟 通讯员邓丽玲)重新开园的武汉动物园在这个中秋国庆小长假热度不减。昨天,武汉动物园发布公告,呼吁本地市民将线下购买门票的机会礼让给远道而来的市外游客,本地市民可通过线上预约或错峰出行。长江日报深度游武汉动物园,今天走进大洋洲展区。这是从东门进入后最近的一个展区,展区总面积1万6千多平方米,观景栈道和动物距离非常近,鹤鸵伸着宝蓝色的脖颈,长长的睫毛忽闪忽闪地眨着;沿着游客专属步道,走到草坡旁,可以看到袋鼠家族,育儿袋中的小袋鼠也探头探脑地跟大家打招呼。
澳大利亚国鸟鸸鹋
“而苗,而苗……”正在奔跑的3只鸸鹋发出开心的鸣叫声,这也是它名字的由来。鸸鹋被称为“澳大利亚国鸟”,长得和鸵鸟很像,是大洋洲独有的物种。
鸸鹋。赵端 摄
鸸鹋是澳大利亚最有代表性的走禽类动物,这种体型庞大的鸟类还飞上了澳大利亚的国徽,成了国家的象征。
作为鸟类中的“活化石”,鸸鹋是世界上最古老的鸟种之一。8000万年前在澳大利亚平原奔驰的鸸鹋与现今的鸸鹋构造相当接近。
鸸鹋全身披着褐色的羽毛,擅长奔跑,时速可达69千米,并可连续飞跑上百公里。鸸鹋虽有双翅,但同鸵鸟一样已完全退化,无法飞翔。
鸸鹋的性格很友善,若不激怒它,它从不啄人。对食物也不讲究,主要以草类、果实为食,也爱吃一些草蝶、蜥蜴及昆虫。
长相最像恐龙的鹤鸵
和鸸鹋比邻而居的是鹤鸵,别称食火鸡,也是体型仅次于鸸鹋的鸟,世界上第三大鸟,它还被认为是长相最接近恐龙的现存鸟。
鹤鸵产于澳大利亚到巴布亚地区,栖息于热带雨林中。鹤鸵喜单栖或成对生活,生性敏感且凶猛,奔跑迅速,时速可达50千米,当受到威胁时会发起攻击,受到骚扰时会用腿猛扫对方。
鹤鸵。赵端 摄
武汉动物园的2只鹤鸵今年3岁了,作为果食性动物,它们特别爱吃水果,每天要给他们提供8斤蔬果和2斤鸡料。它们通常会吃苹果、梨子、葡萄、千禧果、香瓜、黄瓜、香蕉等。一般上午喂蔬果,下午喂鸡料,每次喂食的时候它们都是迫不及待、争先恐后地冲过来,吃的那叫一个香,模样非常可爱。
跳上澳大利亚国徽的袋鼠
袋鼠是澳大利亚的象征物,出现在澳大利亚国徽中,以及一些澳大利亚货币图案上。许多澳大利亚的组织团体,也将袋鼠作为其标志。
在大洋洲展区,我们可以看到赤大袋鼠、赤颈袋鼠、灰袋鼠三大品种。
赤大袋鼠妈妈和小袋鼠。赵端 摄
赤大袋鼠是体型最大的袋鼠,体长可达130—150厘米,尾长120—130厘米,成年雄性体重约90千克。它们善于跳跃,奔跑时每一跳可达900厘米以上。
小朋友与大洋洲区的一比一还原的赤大袋鼠科普牌比身高。长江日报记者 郭可滢 摄
赤颈袋鼠因其脖颈皮毛的颜色会随着成熟期由赤褐色变成暗红色,故名赤颈袋鼠。赤颈袋鼠胆小机警,视觉、听觉、嗅觉都很灵敏,一般在夜间觅食。
灰袋鼠体型较小,体毛呈深灰色。主要生活于灌木丛中,以树叶和野菜为主食,也吃草类。结群生活,善于跳跃,生活习性和赤大袋鼠相似。
大洋洲区的游客栈道及科普牌。长江日报记者 胡冬冬 摄
仔细观察,你会发现有一只雌性赤大袋鼠的育儿袋中,时常露出一个小脑袋,打量着前来参观的游客。这只袋鼠宝宝大约2个多月大,从出生起就在妈妈的育儿袋中,前不久才第一次把小脑袋伸出来,再过4个月左右袋鼠宝宝才会从育儿袋中跳出来感受这片大草原。大洋洲场馆在设计时,增加了更多可躲可藏的树木、草丛、岩石等丰容,这是特意留给动物们的“隐私”空间。
【编辑:王戎飞】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大武汉”客户端,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欢迎提供新闻线索,一经采纳即付报酬。24小时报料热线:027-59222222。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kin0207@126.com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203304862@qq.com
本文链接:https://jinnalai.com/jingyan/3748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