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去年开始,有一种网红路牌,“啪”地一下子就火了。
不是一般的火,是大火特火。
如果你没在朋友圈刷到过几条带这种路牌的动态,你就该考虑考虑是不是自己的朋友圈已经陷入老龄化了。
路牌的内容很简单,就一句文案:我在XX,我很想你。
但经过时间的流逝,这句话现在已经变成招人烦的代名词了。
很多人开始魔改这句话,比如,我在xx,我没有素质。
试图通过这种方式与那些还沉迷于这个路牌的网友隔空对线。
以前都说“网上冲浪”,上网是一种自由畅快的体验,如今更像是在排地雷,生怕哪句话哪张图又惹得网友不高兴了。
这路牌多清新多文艺,怎么又不受待见了呢?
01
“我在xx,我很想你”,这样的表达,很容易让人联想到简单文字背后所蕴含的暧昧与情愫。
没说很多,但又好像说了不少。
早几年,娱乐圈刮过一阵拿流行歌曲改电影的风,比如《栀子花开》。
这块路牌早火几年,改个言情电影不成问题。
用公益性质的路牌来表达私人感情,也很符合年轻人所主打的反骨形象。
这是很多人上学时,在老师眼皮子底下传纸条,在女生宿舍楼下摆蜡烛青春悸动的延续。
用路牌说想你,有一种“假公济私”的美。
有点叛逆,有点文艺。
只可惜,这种洋溢着青春气息的解读,是一种一厢情愿。
据说最初出现的这种路牌是“公益性质”的,2022年时,疫情还在肆虐,很多人都被隔离在了异地,有家难回。
这种路牌就是在这个时间节点出现的,用来委婉地表达一种思乡之情。
如果去年我就了解到这块路牌背后的这层含义,我可能也会发一个朋友圈。
所有美好语句的最终归宿都是土味情话,这一句简单却意味隽永的文案也不例外。
这也不怪网友们,因为单看路牌上的这句文案,产生这种误会几乎是必然的。
所有的情感传到最后都被变成爱情,这本身也是现代的一个趋势。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原本是讲兄弟情的,现在专指恋人之间至死不渝的感情了。
另外,这块网红路牌还切中了网友们另外一个痛点:文案很难憋。
不少人,有时候情绪上来了,想发个动态。可码了几行字,最后觉得不合适又给删了,动态也不发了。
这个路牌就很好,图片自带文案,而且言简意赅。
当然,这种0门槛的传播,让反感也随之而来。
这或许是部分敏锐的网友嗅到了其背后的铜臭味,本能的反抗。
一块路牌是怎么跟铜臭扯到一起的?分享一个很有趣的概念,叫“爱情霸权主义”。
这是一个特别有意思的词。
爱情,都知道,霸权主义也都了解,可这两样风马牛不相及的东西组合在一起,怎么看怎么迷糊。
所谓的爱情霸权是指,爱情这一种感情拥有超然于其他所有感情的地位并带有强烈的排他性。
亲情友情等感情,不仅不能跟爱情相提并论,仅仅只是接近,就会被认为是一种对爱情的不忠和亵渎。
仿佛人生之前所有的人际关系,都是为了爱情做铺垫的,有了爱情,其他的感情都不重要了,也都变得可有可无了。
爱情固然重要,但爱情远没有重要到凌驾在亲情和友情之上,它仅仅是人类美好情感里的一种。
为什么“执子之手”会被讹传成爱情?
因为现在同性尤其是男人之间,手跟手是禁止接触的。
说句夸张的,你看见几个大老爷们在马路边互相扒裤子玩,都比看到几个男人手牵手逛街正常。
男女当街亲吻没什么,男男手拉手就很辣眼睛。
其实你读古文古诗经常能看到古人好友手拉手出游的描写,甚至是抵足而眠。
《三国演义》中刘关张三兄弟,一开心起来就一起睡一觉。
现在男性同性之间这些亲昵的举动都被禁止了,一旦“越界”,别人就会觉得你们俩之间有点不正常,有点同性交往过密了。
古人之间正常的情感表达,如今却成了禁忌,说好的现代社会更开放,更包容呢?
男人牵个手都不行,以后电视上拍到男人的手,也请打个码好了,我怕引起一些人的非分之想。
真相不是同性交往过密,而是牵手、同寝等亲密的肢体接触已经被爱情霸占。
两个人之间如果要做出这样的举动,有且仅有可能是爱情,不存在第二种解释。
被爱情踩在脚下的不仅是友情,还有亲情。
最经典的就是“我和你妈掉水里,你救谁?”
这道题的关键点并不在于救谁不救谁,而是两个人好好的在交往,为什么会突然出现这样一样极具排他性的问题呢?
如果是你的朋友问出这种问题来,你恐怕会赏他两个大嘴巴子,说的什么晦气话,你妈才掉水了!
可如果是恋人说出这句话,男人不仅不觉得奇怪,反而还得哄她,还得想怎么回答才能“忠孝两全”了。
这说明我们已经默认了爱情的侵略性,认为恋爱中的人逼另一半做出这种有些“丧尽天良”的选择也是情有可原的,甚至可以被理解成是一种爱的表达。
在影视剧中这种亲情与爱情的冲突就更常见了。
父母往往会被描绘成迂腐不近人情甚至是有些野蛮的形象。
亲情站到了爱情的对立面上,结果也往往是爱情战胜了亲情。
男女主角为了爱情离开了父母,观众都不会觉得有什么问题。
但反过来要是有一方为了亲情放弃了爱情,观众可能就要质问他,是不是没有良心?
爱情的霸道,恐怖如斯。
02
为什么有人要宣扬爱情霸权呢?仅仅是因为恋爱脑么?
当然不是,其实大部分人宣扬爱情霸权就是为了赚钱。
爱情是三种感情里,最花钱的。
有人曾给几种类型人的商业价值做了一个排序。
女人商业价值最高,男人则最低。
怎么“先富带动后富”,利用女人去把男人这个最不值钱的东西激活呢?
因为爱情。
最典型的一个例子就是钻石。
今年5月份,有这样一条新闻冲上了热搜。
有个女孩结婚时花一万八买的钻戒,因为没戴过几次一直闲置着,她就想拿去回收了换点钱。
去到回收一问价格,妈呀!一千八!
原价一万八,回收一千八。
你还别嫌便宜,因为这个一千八还不是钻石的价格,主要是钻石托的价格,上面那块晶莹剔透的小石头,保守点说,分文不值。
这并不奇怪,有一些珠宝知识的人就知道,其实钻石本身的价值很低,跟黄金真正的贵重金属根本无法相提并论。
那凭什么钻戒要卖一万八这么贵?
因为爱情。
钻石恒久远,一颗永流传。
太美了,不是钻戒太美了,是我们的爱情太美了,你不给我买钻戒,我们的爱情就不能恒久远,更不能永流传了。
你买还是不买呢?
网红路牌也有往钻戒方向发展的趋势。
去年就有网友统计过,截至去年9月,全国大约有200多个城市竖起了这一块网红路牌,尤其是在一些景区之中。
这样的做法会招致反感也就难怪了。
咱在商言商,做生意就做生意,何必假惺惺的装作是在谈感情?
嘴上说着,我想你,实际是想你的钱。
这是男人讨厌这块路牌的原因,那女人呢?
女人讨厌这块路牌,是因为它会让自己看起来不够闲。
03
如今网红有有两层含义,一是肯定它在互联网上的人气,二是否定它的品味。
网红就像是木桶原理里最短的那块木板,只有它够短,才会符合最大众的审美。
旅游方面的网红是最被嫌弃的。
因为网红的理念与旅游的理念是根本相冲突的。
旅游这件事,最有价值的,并不是告诉身边人自己去了某某地方玩,看了怎样的山,见过怎样的水。
旅游的核心思想是,我很闲,闲到有时间去玩,尤其是选那种大家都上班的日子发就效果更佳。
闲,是社交场所里最高的追求。
因为如果你炫耀自己有钱,别人会觉得你粗俗像个暴发户。
你炫耀自己有地位,别人会觉得你傲慢有距离感。
炫耀闲,就刚刚好,看起来轻描淡写,但却把你的有钱有势都表达出来了。
只有有钱有势的人才有闲。
喜欢看清宫戏的经常会看到这种宫里的女人,手上会戴几个指甲套。
这个东西叫“金驱”,是专门拿来保护指甲用的。
不管是留长指甲,还是戴金驱,核心思想只有一个:我很闲,我不用干活。
这还只能算是入门级,最夸张的是18世纪时,欧洲有一段时间以得肺结核为美。
因为得了肺结核的人,就会变得跟林黛玉一样泪光点点,娇喘微微。
除了这种病态美以外,也是在传达我很闲的这个中心思想。
只有有钱不用做重体力劳动的人才能跟这种病耗得起,这是一种富贵病。
现在虽然没有古代那么的极端,但炫闲依旧是刚需。不然妹子们整天p图晒图,究竟是图个啥?
而网红景点、打卡点,是一种文化泡面,好一点的可以算文化预制菜。
如果一个人出去旅游,拍的净是网红景点、网红店,这就说明她并不像表面上看起来的那么闲。
她都没有时间自己做攻略,自己安排行程,只能靠这种现成的东西,拾人牙慧的东西凑合凑合。
因此这些网红的东西太讨厌了,它让我看起来,不仅不够闲,还有点打肿脸充胖子。
04
想要消解掉网红路牌扑面而来的商业气息以及在时间上的廉价感也不是太难的事情。
只要让她具有时效性即可,只要存在的时间够短,就没人会去纠结背后的原因,反而乐于短暂的陶醉其中。
像是近几年火起来了“秋天的第一杯奶茶”就是一个比较克制的网红营销手段,因为不管怎样,它只会持续一天,就算再想烦你,也得明年再见了。
这个道理商家其实不会不懂,但能赚钱的时候总是想着榨干一个网红单品所有的剩余价值。
原本只有一天的双十一大促,现在都已经延长为整个11月了。
希望秋奶别跟着双十一学坏,别整成秋天的一打奶茶。
说到底,一块路牌没招谁也没惹谁,怎么会让人烦呢?
真的被人嫌弃的,还是其背后极致的商业化运作以及极致的速食文化。
网红路牌就像是一盒酸奶,只有连盖子也舔了,吃干抹净,被资本榨干所有的价值才肯罢休。
这也难怪,小红靠捧,大红靠命,一块路牌能几个月席卷了全国200多个城市,也算是“天命所归”。
当然,这种天命也不是随时都有的,这一次错过了,下一次又是什么时候呢?
花开堪折直须折,只要有热度就还有收入。
走红——收割——被嫌弃,这是几乎所有网红单品都要经历的过程,像是一个轮回难以逃脱。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203304862@qq.com
本文链接:https://jinnalai.com/jingyan/3653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