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持国货!”
这是一个近几年喊的越来越多的口号,既表现了中国人的爱国,也体现了现如今国产品牌的进步。
但很多外国品牌,正是抓住了民众这一心理,乔装打扮变成国产的样子,在中国市场混迹多年,赚的盆满钵满还没有被人发现。
金龙鱼就是这么一家企业,这个混迹中国长达32年的老品牌,竟然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外国货,光是2022年,金龙鱼就在中国狂赚2575亿。
那么一个外国企业,又是如何做到让人误认为是国企,从而大肆收割的呢?
金龙鱼实际上是一家来自新家皮公司,与中国企业并没有什么关系,如果硬要说的话,其创始人郭鹤年祖籍是福建的,但很早都已经移民到了国外。
在世界500强企业中,有一个名叫丰益国际的,其创始人也是郭鹤年,而金龙鱼正是丰益国际旗下的一个品牌。
所以说,金龙鱼自从诞生之日起,就拥有得天独厚的雄厚资金,这对于一个企业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
郭鹤年于1991年创办了益海嘉里,这是一个粮油加工厂,也就是现在金龙鱼的前身,之后于1992年打开中国市场。
届时,国内还处于拿油票打散装油的时代,而金龙鱼到来之后,首先便推出了小包装油,这在当时来说绝对是划时代的创举。
金龙鱼也就此抢占先机,有大量的时间可以做全方位的布局,根据益海嘉里公布的相关数据来看,在2019年,我国35个地级市中,就有超过110家金龙鱼企业。
其物流网络更是四通八达,遍布全国2839县市,其中经销商1585家,分销商则达到了惊人的5000多家。
近年来,金龙鱼更是成为国内食用油界的霸主,占据中国市场总量的40%左右,仅去年一年的营收就高达2575亿。
这其中,自然有金龙鱼前期完善布局的功劳,但还有另外几个重要因素,才让其成功化身“国产”风光进行收割。
“金龙鱼1:1:1调和油”
看到这句广告词,很多人可能都感到非常熟悉,这句广告词几乎可以说是陪着一代人长大的,魔性的1:1:1,更是深深印在了国人心中。
虽然很多人并不了解这个比例到底是什么意思,但广告中那骄傲的语气仿佛在告诉我们,这个比例就是黄金比例。
更令人感到难以置信的是,作为一款调和油,金龙鱼就这么大摇大摆的喊了出去,只不过前些年国人的健康意识还没有跟上,这也就让金龙鱼钻了空子。
对于广告费,金龙鱼也从不吝啬,斥巨资登上央视,并邀请林丹夫妇和黄晓明等为其代言。
再加上铺天盖地的民间广告投放,使其在民众之间拥有极高的认可度。
而且金龙鱼还是国家品牌计划中的一个,但很少有人知道,能否加入国家品牌计划,并不局限于中国企业,只要是对中国经济发展有贡献的,就都有机会加入。
而这也无形之中,给金龙鱼披上了一层国产外衣。
另外也不得不说,金龙鱼这个名字取的也实在巧妙,从这三个字身上,根本看不到一点点外国企业的影子,无论是“金”、“龙”、还是“鱼”对于中国人来说,都有着美好的寓意,非常迎合中国文化。
再加上其标签上大片的中国红设计,更是迷幻了国人的双眼,以至于很多人吃了几十年,也没发现它其实不是中国产品。
另一方面,金龙鱼还有一个很大的优势,在食用油三巨头:鲁花、福临门、金龙鱼中,金龙鱼是相比之下价格最便宜的。
不过,鲁花主打的是“压榨”,而金龙鱼则是“调和”,所以贵一点也是情有可原,只不过,早期因为经济原因,大多数家庭对食物的健康关心并不多。
这也就导致金龙鱼快速抢占市场,达到40%的惊人比重。
不过,除了金龙鱼自身创造的条件外,大环境的因素也让它顺利坐上了发展的快车。
目前,中国食用油的需求量大约在每年4200万吨,这是一个极为庞大的数字,大到中国食用油的自给率,只有不到三分之一。
也就是说,大部分的食用油还是需要从其他国家进口。
而形成今天这个局面,和当初我们的大豆“失守”有很大的关系,美国每年都会生产巨量的大豆,还会对本国农民进行价格补贴,以此来拉低市场上的大豆价格。
中国也因此买到了更便宜的大豆,有多便宜呢?可以说进口的比我们自种的还要便宜。
不过这可不是一件好事,美国也不是在做慈善,因为大量便宜的进口大豆,会造成国内种植大豆越来越少,对进口大豆的依赖越来越高。
加上2004年的“大豆风波”,一夜之间导致中国很多榨油企业纷纷批产,而那些外资企业便可以趁机抢占市场,金龙鱼也是其中之一。
但其实,只要没有威胁到国家安全,外资企业又能提供便宜实惠的好产品,民众还是非常乐意购买的。
只可惜,作为一款日常食用的必需品,金龙鱼却在转基因问题上进行了隐瞒。
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我们不仅迈入了全面小康社会,群众也对食物的健康越来越伤心,现在的国人,不仅要吃饱,更好吃好,吃的健康。
但在2020年,金龙油却陷入了“转基因”风波,根据国家规定,任何企业在销售以转基因植物为原材料的产品时,都必须明确标识出来,甚至有的都不允许进口和销售。
然而,金龙鱼却偏偏和国家以及广大群众对着干,在2020年11月,金龙鱼的一批初榨大豆油就被海关拒绝入境,原因就是这批具有转基因成分的商品,在任何地方都没有明显标注。
当时,金龙鱼还政策化着上市敲钟,却因为自己的错误做法而遭遇重创。
虽然金龙鱼去年的营收有2574亿,相比此前还是有所增长,但净利润却一反常态的暴跌36.27%,只能说,这一切都是因贪心而起。
要知道在2018年的时候,金龙鱼一家的销量,就抵得上茅台伊利两家大型企业的综合。
其实,为了扩大业务领域,金龙鱼也曾在预制菜上尝试过,只不过最终以失败告终。
不过金龙鱼在食用油领域的霸主地位至今仍没有撼动,除了金龙鱼外,还有香宴、香满园、金元宝等诸多产品,此外还有香格里拉酒店等产业。
一家企业做大后,不光要争取利益,更要有社会担当,否则,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最后的结局不会出现意外。
声明:刊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删除。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203304862@qq.com
本文链接:https://jinnalai.com/jingyan/3643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