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知乎上出现了一个网络热词:早F晚E,说的是当代打工人白天努力工作,忙到没有缝隙可以休息,晚上在家躺平,不出门不交友,甚至说一句话都感到心累。
这样过着咸鱼般的生活,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根本没有一点自己的梦想,也没有给自己发展的空间。
这让我想起,去年有985人大学历的流浪汉回归家庭之后,在接受记者采访中开直播,网友纷纷追问,他对答如流地说出了当年追梦的种种秘辛。
漂泊天涯8年,只为逃离周围人的眼光
这个流浪汉本名叫常学福,河南驻马店汝南人,1979年在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民家庭里出生。
9年前,常学福辞去上海的工作,回到了老家。
父母看到突然出现在自己面前的儿子,手里拖着一个行李箱,旁边没有其他人,感到很疑惑。
于是急切地问常学福:你怎么回来了?你老婆和女儿呢?
常学福吸了一口气,脸色有点苍白,对他父母说:“我已经卖掉了公司和车子,也离婚了,钱都留给她们母女俩了。”
父母本来还想继续问,但一看到儿子很累的样子,可能平时压力太大了,着实不忍心打扰他。
过了一段时间,常学福支起了一个水果摊。父母知道之后,觉得辛辛苦苦培养起来的大学生,结果就要来当个小商贩。
这消息一传出,满城皆知,很多人都清楚常学福曾经是当年的状元郎,一举成名,为家乡争光。
看到常学福如此落魄,有人好奇地问他:“人大毕业高材生,为什么不找个体面的工作?”
常学福镇定自若地说:“我已经没有对金钱的欲望了,现在卖水果,只是填饱肚子。”
他不是挺有本事的吗?在大城市待了那么多年,怎么回我们这小破地方来呢?
邻居的闲言碎语,不停回旋在大街小巷里。
常学福完全不理会乡亲们的看法,因为他内心世界只有广袤的书海。
在村里待了七八年,常学福跟家人说自己要去游历山川,混迹江湖。父母认为他疯了,再不济得在小城镇这边摆个摊来养活自己。
只有哥哥理解他:“他已经看破世事,赚钱的需求早已经不强烈了,每个人的活法不一样,由他去吧!”
家人没办法说动他,只好同意了,嘱咐他要经常给家里报平安。
他身上带了身份证、手机和两万块钱,背着背包,后来手机也扔掉了。
常学福在自己的八年流浪生活里,见到了草原和大海,翻过贺兰山、穿过沙漠、越过秦岭,也体验到每个城市的风土人情,感受到了灵魂的自由。
那常学福是怎么走到这一步呢?这个要从他的学霸成长史说起。
再现当年,成绩一路领先,不负众望
鸟不拉屎的小山村,鸟叫一声都能搅动村里每个人,何况还出现了唯一的大学生呢?
常学福的父母靠种田为生,有着一亩三分地,家里四口人,深知读书可以改变命运,就算砸锅卖铁,也要把两个儿子都供上学。
父母有些时候留意隔壁村,还知道了那里出过大学生,经常时不时地对俩儿子说:“隔壁村那户人家出来了一个大学生娃,你们也要争气。”
兄弟两人非常听从父母的教诲,大部分时间都用在学习上,村里的孩子来叫他们去玩耍,他们都没有去。
随着学习任务一年比一年繁重,常学福哥哥完全跟不上学习节奏,心里想:“既然我不是学习那块料,就没必要浪费时间了,反正家里有学福出息就够了。”
于是常学福哥哥主动向学校申请退学,回到父母身边帮忙干农活。
从小学到初中,常学福成绩一直名列前茅,确实没有让父母失望,父母因此感到很欣慰。
1994年,常学福考上了重点高中,更加勤奋学习功课。
品学兼优,排名一直靠前,仿佛成了他的主角光环,终于在1997年高考取得优异的成绩,一时间成了文科状元。
那时候高考制度体系尚未完善,总分900分,他竟能以800多分考中了自己选择的中国人民大学。
当地政府特意为他组织了一场舞龙耍狮大会,派人前来庆贺,连村干部也送来了奖学金。
乡里乡亲纷纷夸赞:“常家出了一个文曲星,太有福气了。”
那种风光无限的大场面,直到深夜才逐渐散场。父母的脸上有光,更有硬气在人前挺直腰了。
不满酒桌觥筹交错,创业业绩赢得青睐
大学生活的常学福,天赋异禀,在大学里果断选择主修国际贸易专业,另外选修了哲学。
常学福平时学业比别人完成得更加容易一些,省下来的时间,几乎全部都是泡在藏书丰富的图书馆里。
尤其喜欢阅读文史类书籍,像那种《四书五经》之类晦涩难懂的著作,他非常看得很投入,边看边思考,而别人却很少涉猎到。
由于长期沉浸在这种严谨的哲理气息,为他以后的人生选择埋下了浓重的一笔。
2001年顺利从学校里毕业,因为当时国家不包分配工作,常学福只能凭着名校学历去山东威海应聘入职,工作能力很强,使他一路升职加薪。
但他又不喜欢这种节奏感,于是放弃了现有的成就,返回颇有人文气息的北京。
常学福本来在北京工作了一段时间,为自己积攒了一些资金,打算去全国各地旅游一番。
正在这时候,有个同学邀请他一起去“魔都”上海打拼,常学福觉得去那里走走也好,马上同意。
然后他去上海找到了一份工作,头脑灵活,工作能力出色,很快得到了老板的赏识,给他提拔加薪,公司同事羡慕不已。
老板每次有酒局,经常拉着常学福去应酬,负责跟客户聊天喝酒,推杯换盏。
后来,常学福越来越厌倦了这种酒桌文化,连自己爱看的书籍也在角落里吃灰了,每天深夜都在思考人生的三大问题:“我是谁?我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
终于想通了,为了不再让自己沉沦去下去,主动向公司提出辞职,独自出来闯荡,开了一家公司。
常学福独具慧眼,善于抓住市场商机,科技的萌芽正在滋长,刚好赚到不少钱,因为当时业务模块是主要负责销售计算机硬件,提供有关的服务和咨询。
而在老家的父母,面对儿子寄来的钱,心里感动地说:“我孩子终于出人头地了。”家里的负担因此减少了许多。
处于事业上升时的常学福,生意做得越来越大,团队从一两个人扩展到上百人,接触的业务也越来越多。
功高盖过同行人,很多人上门找常学福合作,给他送礼。
常学福一眼瞅见送的礼,竟然是他喜欢阅读的文史,以为遇到了知音。
可谁曾想到,常学福就书里的内容问客户:“你对这书中的人物有什么感受和看法?”客户完全在逃避主题,反而大夸其谈,他这时候彻底明白了,这是利益使然,有求于他罢了。
再一次打击到他的精神世界,上天此时给了他一件礼物——寻到一段婚姻。
那常学福为什么有家庭了,还要不顾面子去选择流浪呢?
婚姻出现“滑铁卢”,变卖公司,一人归家摆摊
常学福在创业的过程中,遇到一个心仪的女人,两人一见钟情,有了共同话题,你来我往地互相讨论,就这样逐渐熟悉起来了。
很快他从热恋到步入婚姻殿堂,进入了一个新的生活。
婚后,幸福如影相随地又带给常学福一个惊喜,十月怀胎,生下了一个活泼可爱的小公主,总算有了父亲的身份。
为了让母女俩有更好的生活,常学福努力赚钱,四处奔波谈客户,连最爱看书的那点时间也占用了。
人生最幸福的事情,就是家人的陪伴。
可是常学福却忽视了妻子女儿,经常没有抽出时间来关心和陪伴。
有一次,妻子急匆匆地打来电话:“女儿在家里不小心被水烫伤了,你赶紧回来看看,我们一起送女儿到医院。”
正巧此时,常学福正和客户谈一笔生意,眼看就要做成了,却碰到这种状况,不想中途而废,就安抚一下妻子:“你先带孩子去医院吧。我这边的客户合同一签好就马上回去陪你们。”
妻子原先一直在打理家务,觉得男主外女主内,倒也没什么,但丈夫顾家太少了,已经超出常理了。
特别是女儿这次受伤,他竟然不管不顾,妻子再也不能忍受了
常学福生意谈完就马不停蹄地赶往家中,妻子心灰意冷地跟他说:“学福,我已经不再爱你了,你总是在外面忙到昏天黑地,很少关心我和女儿,我们离婚吧!”
常学福听完,心里有鬼,于是尊重妻子的选择,加上无心于事业,将公司变卖了,包括房子在内的资产全部留给了他妻子女儿。
每次回到老家的时候,常学福带着妻子女儿去看望父母乡亲们都会送来祝福,其父母瞬间感到脸上有光,觉得自己的孩子是他们一生的骄傲。
村里的乡亲父老们,都以为他们郎才女貌,风光无限一辈子,可万万没想到的是,昔日在上海做老板的他,家庭破碎,独自一人回到老家。
写在最后
2022年10月,家人找到常学福的时候,常学福一身蓬头垢面、胡子拉碴的样子,父母很心疼地说:“学福啊,跟我们回家吧!”
从此告别了流浪之旅。
现在,常学福回到家之后模样大变,经常在直播间带货,同时好好陪伴父母。
他说过,以后也许会在某个时间点会选择再次出发,那时我就带着手机直播,让关注我的粉丝跟着我的脚步去了解外面的世界。
幸福不是用金钱来衡量的,只要内心充满富足感,人生活法从来就不是唯一的。
作者:小鱼
编辑:毛毛雨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203304862@qq.com
本文链接:https://jinnalai.com/jingyan/363979.html